书城小说全怪谈:扶桑鬼话(套装共6册)
22762800000018

第18章 鲛人报恩记

在近畿的著名古刹石山寺不远的琵琶湖畔,住着一个二十九岁的青年俵屋藤太郎。由于祖上留下了不少的祖产,他在生活上却也还轻松。然而生活没有什么特别,每天都只是一成不变地持续下去。

然而一天,当他路过濑田长桥时,却发现一只如同怪物般的东西蹲在栏杆旁。他吓了一跳,这不是像怪物,而是本来就是怪物。它像人一般,又全身漆黑,脸如牛马,须如长柳,但它的一双眼睛碧绿如玉,盈盈可爱。

就在他仔细观察着这只怪物时,脚步不知不觉地走近了。当怪物向他看来时,他几乎拔腿就跑。这时,怪物却说出了人话。

“不要怕。我只是一个可怜的鲛人。”它说。

藤太郎虽然害怕,却也大感好奇,便问:“你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鲛人叹了一口气说:“我是鲛人,原来是龙宫里的仆役,侍奉八大龙王。只是偶然犯了错,被放逐出了海外。我本是生在龙宫,也愿死在龙宫。如今一出来,举目无亲友,人生路不熟,吃得不饱,又无容身之所。我日日饱受着日晒风吹,皮肤已经快要干裂了。我不知将去什么地方,也许就死在这里了。我看你也不像坏人,不知是否可以为我准备些食物,找个地方让我休息一会。”

鲛人声音凄凉,那清澈的双眼,竟似有泪水盈盈,身上的皮肤确实干裂,没有一点色泽。藤太郎不禁恻然,他本是一个重情、善良的人,便说:“我家院子倒是有个可以说是既大又深的池子,只是相比龙宫而言,可能是小太多。你要是不介意,可以到那里休息一会。吃的东西,自然是有的。”

于是藤太郎将鲛人带回了家。鲛人一跳进水里,就像活了过来一般。藤太郎心里也欢喜,便说:“你要是没地方去,就留在这里吧。”鲛人是被驱逐的人,本来就没处可去,不禁大为感激,便接受了藤太郎的好意。

这样半年过去了。除了家中庭院池中多了个鲛人,生活没有太大变化。藤太郎心中依然郁郁,感到自己的生活是不完整的。他马上就要满三十了,然而他从来没有遇上过令自己心动的女生,从来不曾有人可以替他分享心中的喜忧。

这年七月,大津城的三升寺要举办仕女参拜的活动。到时,全国各地的女孩都会云集在大津城。为了寻找自己的幸福,藤太郎决定到大津城去。这是他为数不多的远行。于是,他向鲛人告别,独自来到大津城。

大津城里热闹非凡,街上万人空巷。寺院里也是灯光通明,人潮汹汹。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寻自己的所爱又谈何容易呢?藤太郎不禁一阵伤感,就在他抬头想走时,一个女孩映入她眼帘。她的出现,就如同一束阳光忽然降临黑暗,一阵晨风吹散积郁。藤太郎立在那里,已经不知身在何方了。那女孩也忽然向他投来一瞥,然后又娇羞地迅速地转过头。

整个盛会结束,那女孩再也没有看他,而是不停地跟别人说话。她的声音如娇莺,吐气如兰,举止文秀。虽然再没有目光相遇,但藤太郎深知自己的生活如果没有她,那将是没有色彩的。盛会结束后,他偷偷地跟在女孩后面,看着她走进濑田村的一家小房舍。

藤太郎心中大喜,他的家境不坏,以为对方绝不嫌弃他。他多番打听,得知女孩叫珠名,年方十六,为了参加城里的仕女参拜活动而借住在濑田村的一家亲戚里。这正是适婚年龄,他父母自知女儿天生丽质,不想她吃苦,想让她嫁入豪门,所以立下条件,要迎娶珠名,必须以一万颗宝石作为聘礼。

藤太郎大失所望,精神萎靡地回到琵琶湖畔。一万颗宝石,这纵然集合全国的宝石也未必能凑够。何况他虽然有祖产,却算不上是富贵之家,这一万颗宝石是如何也凑不齐的。然而,女孩的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他脑海。想到即将有人迎娶自己心爱的女孩,他便心如刀割。他日思夜想,有时连饭也吃不下,只是一个人独自地伤感。藤太郎也迅速地消瘦下来,最终因身体过于虚弱而卧病在床。

鲛人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藤太郎从大津城回来后就闷闷不乐,总是一整天不开口,也不吃饭。直到藤太郎卧病在床,气息奄奄,它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藤太郎也曾请医师来诊断。医师看了一番后,摇摇头说:“你患的不是普通的病,是心病。这种病是药物没法治疗的。以前琅琊王伯也得过这种病,最后也还是死了。治疗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把心中的人拿掉。这样,你是否愿意?”

藤太郎听了医师的话,虚弱地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医师只有叹息说:“那就没办法了。死去是迟早的事。你要明白这点。”

说完,他便拎起药箱走了。

鲛人躲在门后,听了这话,虽然对什么“心病”、“心中的人”不太了解,但它知道,藤太郎病得很重,而且不久的将来会死掉。藤太郎是单身汉,没有人照顾他。于是鲛人便开始照顾藤太郎,不分日夜。然而情况没有丝毫好转。藤太郎也自知命在旦夕,但他不肯放下心中的执念,他是如此地爱着那个女孩。

一夜,他从昏睡中醒来,看见鲛人正在身边照顾他,心中十分感动,便说:“人的生命犹如朝露,遇见太阳便要消散。我的死是迟早的,是注定的。但可惜当初说要照顾你,如今我死去,这诺言也无法实现了。人生中的事,总是以遗憾居多啊。”

鲛人被藤太郎这么一说,心中也大为悲戚。想起当初藤太郎不仅不害怕自己,不讨厌自己,还给自己一个大池子和食物,鲛人心里就伤感起来。它没想到这位善良的朋友竟会这么快死去,便不禁哭了起来。这声音如丝如缕,听来十分悲凉。

藤太郎心知这便算是哭丧了。然而随后鲛人哭声的响起,也似乎有什么东西落在床上,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藤太郎勉强睁开眼,看到满床的都是血红一般的宝石。他再看鲛人,发现从它眼里涌出的血泪,落下来就成了红宝石。藤太郎惊讶不已,心中也异常惊喜,他跳了起来,捧着红宝石,也是激动得泪如雨下。

他嘴里喃喃地说:“有希望了!有希望了!”

鲛人见藤太郎跳了下来,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精神上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它感到十分惊讶,便不再哭了,而是满怀惊喜地看着他。藤太郎见鲛人不再哭,红宝石也不增加,心中焦急起来,说:“你怎么不哭了?你不哭,我就没有宝石了。”

鲛人听了这话,心里不快起来,它以为藤太郎是贪财之人,气愤地说:“我不是卖哭女。我之所以哭,是因为念及你的大恩,而你将死。你要知道,海里的生物是不轻易哭的。我们的眼泪如宝石一般宝贵。而你竟然是为了财宝才让我哭,这样的话,我是不会哭的。”

藤太郎自知失言,便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在人类的感情中,还有一种感情叫爱情。这种感情和你们的感情一样真。我在大津城爱上了一个女孩,然而要跟她在一起,便需要一万颗宝石。这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我既拿不出一万颗宝石,这就意味着我要失去她。所以我才会因想念而卧病在床。如果没有这一万颗宝石,我最终会因为相思致死的。就像你为我哭,我为她死。”

鲛人听藤太郎说得恳切,知道他所言非虚。但是藤太郎既然没死,它也便哭不出来了。只是藤太郎拿不到一万颗宝石还是会死了,这样,他对它的大恩就永无相报之日了。

“明日,我们在濑田长桥上置酒对饮。”鲛人说。

藤太郎不解,便问:“为什么?”

鲛人不说,默然地回到池中。藤太郎虽然不解,却知道它这样做必是有原因的,便如它所说,准备好了酒菜。第二天一早,藤太郎和鲛人来到濑田长桥上。鲛人望着东方,吞了一杯酒,然后泪开始滚下来。泪一出来,就化成了宝石。藤太郎既惊又喜。他喜的是,宝石能凑够,惊的是不知鲛鱼为何而哭。

他只好默默地收拾着宝石。鲛人先是大哭,后来一边大哭,一边高歌。这样持续了半个时辰,宝石也凑够了。这时鲛人才缓缓地说:“东方是我的故乡,那里有一大片海。那里是我生长的故乡,我有许多同伴,有许多亲人。然而我再也回不去了。我的一生也许就要在漂泊中度过,但那里的生活,将永远像一块烙铁烙在心中,既痛又爱。”

藤太郎这时才明白鲛人为什么会哭。就在这时,鲛人却忽然丢下了酒杯,回头对藤太郎说:“大恩已报,我也要走了。”

藤太郎心中戚然,鲛人是被驱逐的生物,世上再没有湖泊大海可以容纳它。也是在这个时候,东方忽然传来了一阵很怪异的音乐。这种音乐藤太郎从来没有听过。

然而鲛人一听到这音乐,悲戚的表情就变得惊喜起来。它望着东方,那眼神就如同最初他喝酒大哭时的眼神一样。它纵身跳下桥,朝着音乐传来的声音游去,然后消失在远方。慢慢地,那怪异的音乐也消失了。

藤太郎知道,那音乐肯定是大海对鲛人的悲泣的回应。也许,龙王听到了鲛人真心的悔改和思念而赦免了它也不一定。

这样一想,藤太郎也便释然了,抱着用箱子装好的一万颗宝石,去迎娶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