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火系精锐3李商隐
22830000000006

第6章 出游

几个月后,李商隐已经花光了身上的所有钱财,已经不能纸醉金迷的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好好回去做好他的幕僚了。

他回到令狐府,这次从山南的令狐楚变成京城的令狐绹,有了令狐楚这层关系,令狐绹对他依然是很照顾,带他结识朝中不少牛增儒党派的臣子,为他的仕途铺路。

他也结识不少好友,有司户刘蕡,这刘蕡乃是军旅出身的官员,李商隐从小就立志要为圣上东征西战,这是他的理想,刘蕡是个文武双全的官员,在朝中也有很多的支持,似乎对李商隐也很有好感。

李商隐带着众人的期望,准备着科举考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二年科举,上天好像又跟他开了个玩笑,李商隐又没有中举,不由得李商隐已经是满腹才华无处宣泄,大丈夫存于世间,第一就是要有自己的功名,没有功名的举子,就像没有羽毛的凤凰。

第三年,还是没中,每次准备妥当,但命运之神却一次次擦肩而过,李商隐年年落榜,但是还是要年年再去。

直到834年,他又一次落榜,令狐绹很着急,但每次要帮助他,却又否定,这或许是他最后的尊严。

或许他死心了,这次他决定了,前去游览山河大川,他现在是越来越理解到了李太白的处事和经历,他要像李白那样放荡不羁,以酒作伴,行走天下河流山川,看尽这世间的花红酒绿。

一直往东,他骑着马,竟也不知走了多远,眼见天就要黑了,只见前方不远处有一高大的亭子,上书骆氏亭,就在附近找了家客栈住下了。

这骆氏亭附近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刚才喧嚣的京城离开,这里繁花似锦,正好多呆一会。

“等一等,那不是义山兄弟吗?”两个青衣青袍的青年正从他身后走来。

“义山。”

“原来是两位表哥啊,怎么这么巧啊。”李商隐既惊又喜,没想到自己还能在他乡遇故知,好久没回去了,看到家人,李商隐欣喜不已。

“听闻义山在京都令狐府,缘何到此啊?”

“说来话长,我此次科举不中,正辞别了令狐令公,准备要效仿前人,登山涉水,云游天下呢。”

“前人也喜欢登高游历,如杜工部的登泰山,‘会当凌绝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更上一层楼’。李白登蜀道,‘难于上青天’。”

“登高赋诗,这是你们这些才子最喜欢的东西,却没想到我两兄弟能在此相遇你。”

“所谓人生四大喜事嘛,久旱逢甘霖,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只待明年中举便齐四喜,不知家中一切可否安好,老母亲安否?”

“家中一切安好,老母亲安好,义山放心,你只管追求你的功名,家里的事我们兄弟也会过去帮衬帮衬的”。

“那就有劳二位表兄了,我义山求取功名之后绝不敢忘了,照顾之情。”

“都是一家人,应该的。”

“李友呢?”

“二表弟在私塾读书,这孩子有前途,将来肯定能和你一样有出息。”

“那就好。”听到这个出息,李商隐心里闪过一丝痛。

那一晚,他们三兄弟把酒言欢,知道深夜才散。

李商隐喝得有点醉,辗转床上就是谁不这,又是一个人待着的夜晚,习惯了喧嚣,安静反而令自己心绪不宁,他转身起来,朝院子走去。

‘哎,也不能亲眼看看家中母亲。’二崔一来,又勾起他心里的涟漪,想着很多关于家人的事。

正是深秋,还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荷塘里荷花被人采过藕,一片狼藉,残花点缀清池。见二崔欣喜之余,心中伴随着的思绪和忧愁正无处排遣。

李商隐诗兴大发,要作一首诗抒发一下当下的心情。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的枯荷听雨声。”

写毕,他趁着酒意,把他寄给令狐绹,让这位恩人知悉一下他现在的处境。

没过几天,令狐绹回信了,信中言道让他尽快入京去拜会同僚,熟悉为官之道。信中言道,下一届的科举主考官有郑亚和刘蕡,这刘蕡是牛相的门生,郑亚虽是李党,但素来是爱惜人才,举人唯贤,令狐绹都向他们推荐过你了,他们也很赏识你的文采,知道你屡次不中,不能让朝廷有遗珠之憾。

其实就是令狐绹以自己的影响力给他们施压了,李商隐这次中举看起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李商隐都懂,但是他内心是极度地不愿意令狐绹插手帮他获取功名,他只想凭借自己的力量。

所以李商隐故意停步不前,没有按照令狐绹的指示赶去京城拜会考官。

离开骆氏亭后,李商隐继续往东行。

此时来到嵩山。

一路上便听闻了朝廷巨变的消息,吓得他心里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