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七雄并立
22869900000010

第10章 2——②三晋对戎狄部族的兼并

西周初年晋国初封之地原为北方戎狄各族久居之地。据文献记载,晋国初封时,“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春秋时期的人们追述周初的史事时说:“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匡有戎狄”。直到春秋时期,晋国之境仍是“戎、狄之民实环之”。《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晋文公“攘戎狄居于河内圁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吕相绝秦的话:“白狄与君同州”。杜预为《春秋左传》作注时说,“白狄在晋国西北”。事实上,春秋时期白狄中的鲜虞、肥、鼓均活跃于今河北省中部一带,则白狄的活动区域似并非仅仅局限于春秋时期晋国西北一带。除白狄之外,今山西境内还散布着大量赤狄部族。《国语·郑语》载史伯追述两周之际被放地区的民族分布情况说:“当成周者……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韦昭注:“卫,康叔之封;燕,邵公之封,皆姬姓也。狄,北狄也。鲜虞,姬姓在狄者也。潞、洛、泉、徐、蒲,皆赤狄,隗姓也。”由此可见,两周之际,北方地区赤狄支系甚多。从文献记载看,以上族群与殷商、西周时期的鬼方似应有着共同的族源,经过西周、春秋时期,赤狄族群不断进行着分化、整合,从而形成数量众多的支系。清代学者董增龄《国语正义》指出,以上所举赤狄各狄支系,除了泉戎远在晋国之南今河南“伊阙南”,“徐未知何地”外,赤狄中的其它支系均散布在两周之际的晋国周围。根据《左传》宣公十五年、《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洛、蒲等地均于春秋时期相继为晋国兼并,成为晋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之际,今河北蔚县东北一带为代戎居地。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简子大女儿曾嫁为代王夫人。公元前476年,赵简子刚刚去世,赵襄子即北登被称为“北方之险,亦天下之阻路”的夏屋山,并乘宴请代王饮酒之机,“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史记·赵世家》另载,赵襄子灭代后,“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地遂成为襄子兄伯鲁之子周代成君的封地。

在攻灭代戎不久,《韩非子·说林下》记载,公元前458年,智伯瑶谋攻山中之国仇由(一作“厹繇”)。由于道路不通,智伯乃铸造一口大钟作为礼物送给仇由之君。仇由之君不听赤章、曼枝的劝告,高兴地接受智伯所送大钟,并为智伯开辟道路,前往迎接。接着,智伯就灭掉了仇由。在灭掉仇由的次年,智伯伐中山,取穷鱼之丘。以后,赵襄子攻灭智氏后,也曾攻中山,攻取了左人、中人(今河北省行唐县以西和西南)的大片地区。

春秋时期,伊水、洛水流域的戎人因居住在黄河之南、秦岭山脉之北,因而被称为阴戎,又成为伊洛阴戎。阴戎支系众多,来源复杂。见于文献记载的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等。《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所载“小戎”,根据杜预的解释,小戎为允姓戎的一支。该族又名陆浑之戎,僖公二十二年,秦、晋两国将其迁徙到伊川。伊川地处晋国阴地,所以《左传》昭公九年亦将出没于陕西商洛以东,河南嵩县及陕县一带的陆浑戎视为阴戎的支系。先秦文献中还有姜氏之戎,春秋时期该族初居山西北部的瓜州,与允姓戎联为一集团,后亦被迁至伊川之境。《左传》襄公十四年将其与允姓戎同名为九州戎、陆浑戎或阴戎。另外,《左传》昭公九年也提及“允姓之戎”,因居住在山西北部瓜州,而“瓜”与“九”为双声,《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哀公四年所载“九州之戎”实即居于瓜州之地的允姓之戎。王玉哲先生以为

其即西周时期的玁狁之后。据文献记载,公元前525年,晋攻陆浑,其首领奔楚,部分民众归附周朝,整个部族服属于晋。顾颉刚先生《史林杂识》“秦与西戎条”说:“陆浑既灭,即无阴戎”。从春秋、战国之际的记载看,阴戎除大部分融入华夏外,有一少部分次第西迁。战国初年,“韩、魏复共稍并伊洛阴戎,灭之,其遗脱者皆逃走,西逾汧、陇,自是中国无戎寇。”杨宽先生认为,《古本竹书纪年》载“晋出公十九年(公元前456年)晋韩取卢氏城(《水经·洛水注》所引),就是韩、魏共并伊洛阴戎的事。卢氏当是阴戎中一支的名称。从此以后,古代文献中不再见九州之戎、伊洛阴戎及陆浑戎等名称,根据战国初年的形势推测,以上戎人被相继被韩、魏兼并,并陆续改编为编户之民。韩、魏对阴戎所在地区的兼并,使韩、魏二国的国土范围不断得到开拓,随着混入人口的数量的增加,韩、魏二国的国力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