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亡国太后
22872500000008

第8章 查明真相

事情既已查明,柳若兰也没理由拖延,自然是尽早解决为好,她当即让人向小镇送了消息,说明日辰时,会给大家一个真相,并且让他们小心刘盟。为了避免刘盟逃跑,他们会暗中守住小镇的出口,任他插翅也难逃,不过这句她是不会告诉流民的。

事情比想像中要复杂得多,就在当晚,刘盟发现了自己的属下,也就是投毒之人不见了,然后他又发现那一家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不是蠢人,自然明白大势已去。悄悄地观察了一下,他发现人们看他的眼光已经有些变了,不再是之前的完全信任,而是有了怀疑。他们不敢明着看他,就在一旁偷偷地打量,这种感觉真是糟透了,这里恐怕不能再留。

等到夜深人静,镇子里再无灯火,刘盟偷偷地溜了出来,手中提着一个木桶,这是他几经搜寻才得到的一桶油。铺好干柴,将油倒在了镇子中心人最多的地方,然后一个火折子扔下,火势迅速蔓延。看到很快就烧着了好几户人家,刘盟这才满意,向镇外跑去。

柳若兰派的人早就等得急了,如今终于见到了人影,顿时来了精神。刘盟只是一介书生,根本就不会武,很快就将其拿下。

看到镇中火光大起,几人更是恼怒,让人将刘盟押回复命,剩下的则全部过去救火。幸运的是,人们睡得并不算太熟,身处乱世,终究无法彻底安枕。火势一起就有人发现了不对,很快整个镇子都开始救火,取水的取水,救人的救人,不到半个时辰,就将大火扑灭,所幸发现得及时,没有造成太大伤亡。

结实牢固的房屋经过一场动乱,染上了鲜血,如今一场大火,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地上流淌的泥水,也染上了火焰余烬。人们心情复杂,有被欺骗的愤懑,有死里逃生的庆幸,更有对未知的恐惧,他们知道自己错了,错在不该相信刘盟,错在无法亲手将其杀死,错在酿成了大祸,却无人能救,导致自己陷入了险境。

等柳若兰登上城楼,下面已经黑压压挤满了人,昨夜之事,已经证明她说的是真的了,且经过一场大火,流民们更加显得狼狈。此时他们跪在城楼之下,心中悔恨不已,千不该错信歹人,万不该出身低贱,无权无势,只希望朝廷能够宽恕他们,给他们一条活路。

柳若兰望着下面的子民,开口道:“哀家知道你们是被贼人蒙蔽,这几日哀家和皇上一直都在调查事情的真相。如今真相已经大白,是我齐人刘盟伙同梁人金四一起在药罐里下毒,害死了无辜百姓,并且还害死了药罐的主人。试想一下,药罐的主人并未吃过太医开的药,又怎么会无故死去?所以这一切的关键都不在太医,而是在药罐。如今我们已经找到了被砸碎掩埋的药罐残痕,经过比对,里面含有剧毒,所以每个用它煮药的病人,最后都被活活毒死。而刘盟和金四,不但下毒害人,竟然还煽动你们谋反,其心之毒,可见一斑。如今所有的人证物证都在此处,你们谁还有疑问,尽管提出来,哀家会一一为你们解答。”

众人面面相觑,事情的真相他们已经知道了,只不过知道得太晚了,如今谋反的事实俱在,他们的命运却还不知会如何,又哪里还有什么不该想的疑问?

柳若兰静静地看着他们,也明白他们此时在想什么,不过她不会说的,就像儿子说的,他们并不无辜,他们失去了亲人,为人蒙蔽是很可怜,可那镇子里的人又做错了什么,竟惨遭他们屠戮!敌人来了,他们没有奋起反抗,而是选择了逃离,如今面对自己的同胞,却下得去如此狠手,该说他们什么好?又该怎么处置他们,才能对得起那些无辜惨死的人!

见他们没有人敢抬头,更没有人敢说话,柳若兰平静了一下心情,怕自己会忍不住降罪于他们。然后让人把那家人和刘盟金四都带了过来,让他们站在了所有人面前,刘盟招认了罪行,金四则是一言不发。那家主人作为证人说完之后就下去了,那破碎的药罐,还是在他的帮助下才找到的。

柳若兰当即宣布了对刘盟和金四的处罚,“谋反者,灭九族。刘盟身为齐国举子,不思报国,反而伙同梁人谋害同胞,煽动百姓叛乱,罪无可赦,即刻判处斩刑,其九族于秋后问斩!金四入我齐国刺探机密,谋害百姓,妄图颠覆国之根本,处以剐刑,即刻行刑!”

而那家人因举证有功,从而避免了更大悲剧的发生,则特许他们留在江陵,并赐房屋。

判决已下,刘盟金四很快就被押上刑台,一声惨叫,刘盟人头落地。而金四则没有这么简单了,刽子手一刀刀下去,痛苦也在不断升级,一时间只能听到他嘶哑的叫声。

越是安静,底下的人越是胆战心惊,因为他们的命运,还未可知。他们现在是恨不得吃了刘盟和金四,若不是他们两个捣乱,他们这些人又怎么会谋反?

柳若兰在城楼上走了几步,她要看清楚这群跪在地上的人,虽然低着头,但他们的目光都是朝着刘盟和金四的,她之所以当着他们的面处决两人,就是为了这一幕。看吧,直到此时,他们还不反省自己的过错,而是把一切责任都推卸到刘盟和金四的身上,似乎罪魁祸首得到了惩罚,他们就可以不用负责,不得不说这是人性的悲哀。

等到金四咽下最后一口气,柳若兰眸中透出冷意,语气却更加温柔。

“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之中,有谁是没有杀过人的?请站出来。”

下面的人沉默,在攻占小镇的时候,他们都被蒙蔽了双眼,凭着一股不平之气,以杀人的方式宣泄着从出生以来的不公和愤怒,逃亡路上的千辛万苦,到达江陵的几经绝望,达官贵人的视人命如草芥,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他们屠戮的借口。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小女孩站了出来,柳若兰微微一笑,从城楼上下来,走到了她面前,“好孩子,来,到哀家这儿来。”

小女孩眨着一双无神的眼睛,脑袋朝父亲的方向偏了偏,小女孩的父亲安抚了她两下,让她听话,然后小女孩就轻轻松松地从人群中走了过来。

柳若兰将其揽入怀中,看来她在很小的时候眼睛就盲了,不然不会动作如此熟练,能通过周围的环境分辨出每个人的具体位置。

柳若兰抬了抬头,“还有吗?还有没杀过人的吗?”

一个人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不过当即就有人反对,说自己看见他杀了人,而且杀的还是一个走不动路的老人。

柳若兰眉头一皱,当即就有侍卫上前,将那人斩于地下。

小女孩只是脑袋向着父亲的方向,没有注意到已经死了人,而且在逃亡的路上,死人已经太多,她早已经不奇怪了。

柳若兰见她没事,然后对众人道:“也许你们觉得委屈,明明自己是被蒙蔽的,为什么却要让你们来承担责任?你们觉得委屈,是因为你们有人可以用来推卸责任。如果你们是那个镇子里的人,本来生活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一群人莫名其妙地过来,见人就杀,直到屠光整个镇子,那你们还觉得委屈吗?”

柳若兰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你们为什么逃亡?是因为梁国打来了,你们不想死,可是他们呢?他们不是死在梁人的刀下,而是死在你们的手中!你们害怕死亡,却给他们带来了死亡,这样你们还觉得委屈吗?”

那群人此时已经明显变了神色,就是因为他们经历过,所以他们才更能体会到,从天而降的灾难,是多么的恐怖。

这些话说出来,柳若兰心里也不太好受,这些人是有委屈,可也不无辜,但又不能全都杀了,所以有些怒火就只能压着。

“哀家再说最后一遍,如果有谁没有杀过人,那就站出来,只要事实证明你没有说假话,那么一切都与你无关,如果再不站出来的话,那就一起承担罪责。”

陆陆续续的又有几人站了出来,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之人,柳若兰让他们去了一边,剩下的,就是杀过人的人了。

暗中叹了一口气,柳若兰这才道:“没有杀人的人,哀家不会追究。但你们,就要有所惩罚,不然对不起那些无辜惨死的百姓。凡是男子,充军三年,三年后去留随意,女子则负责军中的军服鞋袜,也是三年,你们可有疑义?”

众人纷纷叩首谢恩,本来以为这次肯定是要人头落地了,却不想太后仁慈,饶了他们一命,只是三年而已,这其中衣食住行全都不用考虑,只等三年一过,他们就再也不是谋反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