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汽车检测技术
2296700000013

第13章 汽车底盘检测技术(2)

当把转向测量仪对准被测转向盘中心,调整好三只活动爪长度与转向盘连接牢固后,转动操纵盘的转向力通过底板、力矩传感器、连接叉传递到被测转向盘上,使转向盘转动以实现汽车转向。此时,扭矩传感器将转向扭矩转变成电信号,而定位杆内端连接的光电装置则将转角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这两种电信号由微机自动完成数据收集、转角编码、运算、分析、存储、显示和打印,因而该仪器既可测得转向扭矩(或转向力),又可测得转向盘转角,当然也可测得转向盘自由转动量。

检测转向力时,将转向参数检测仪安装在被测的转向盘上,使参数测量仪对准被测转向盘中心,调整好三个连接叉伸缩卡爪的长度,与转向盘连接并固定好。按下“转力”键并输人转向盘半径,然后按规定条件缓慢的转动转向盘,则可测出转向盘的转向力。

2.经验检测法

无参数测量仪时,也可以通过弹簧秤沿切向拉动转向盘的边缘来测量转向力。转向力的检测方法有多种,目前在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有如下两种。

(1)原地转向力检测

①将测力弹簧秤安装在被测车辆的转向盘上。

②将汽车转向轮置于转角盘上。

③通过测力装置转动转向盘,使转向轮能达到原厂规定的最大转角。

④在转向轮转动的全过程中,用测力装置测得最大数值即为车轮原地转动的转向盘转向力。

这种检测方法为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中规定使用的方法,营运车辆使用该法的检测标准是:转动转向盘的最大转向力应小于或等于120N。

路试转向力检测

将转向参数测量仪安装在被测的转向盘上,让汽车在平坦、硬实、干燥和清洁的水泥或沥青路面上,以10km/h的速度在5s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过渡到直径为24m的圆周行驶,测出施加于转向盘外缘的最大切向力数值,该数值即为转向盘转向力。

这种检测方法为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推荐使用的方法,其检测标准是:转动转向盘的最大转向力应小于或等于245N。

三、最小转弯直径的检测

1.最小转弯直径检测的作用及其国家标准

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和通道圆是汽车的机动性参数,其大小影响汽车的通过性。

汽车前轮处于最大转角状态行驶时,

汽车前轴离转向中心最远的车轮胎面中心在地面上形成的轨迹圆直径山,称前外轮最小转变直径。如图3-6所示。

汽车前轮处于最大转角状态行驶时,

汽车后轴离转向中心最近车轮胎面中心在地面上形成的轨迹圆直径必,称后内轮最小转弯直径。

汽车前轮处于最大转角状态行驶时,车体离转向中心最远点形成的轨迹圆直径,称最远点最小转弯直径。

汽车前轮处于最大转角状态行驶时,车体离转向中心最近点形成的轨迹圆直径山,称最近点最小转弯直径。

汽车最远点最小转弯直径与最近点最小转弯直径之差的1/2,称最大通道宽度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675-1999《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规定:当汽车前行向左或向右转弯时,转向盘的回转角和回转力不得有显着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6.10条规定:机动车的最小转弯直径,以前外轮轨变迹中心线为基线测量其值不得大于25m。

2.最小转弯直径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GB/T12540-1990《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规定了适用于前轮转向的各类汽车的汽车最小转弯直径的测定方法。

(1)试验条件要求

①试验场地为平坦、硬实、干燥、清洁的混凝土或沥青地面,其大小应能允许汽车作全圆周行驶。

②汽车的前轮最大转角应符合该车的技术条件规定。

③汽车应装载均匀且为满载情况,同时要保证全轮着地。

④试验仪器:行驶轨迹显示装置,钢卷尺。

(2)试验方法

①在前外轮和后内轮胎面中心的上方,在车体离转向中心最远点的最近点垂直地面方向,分别装行驶轨迹显示装置(一般用喷水针,针头与地面的距离小于50mm)。

②汽车以低速行驶,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保持不动,待车速稳定后启动显示装置(用喷水针对地面喷水),使各测点分别在地面上显示出封闭的运动轨迹之后,将车开出轨迹外。

③用钢卷尺测量各测点在地面上形成的轨迹圆直径,应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测量,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④汽车向左转和向右转各测定1次。

(第三节)行驶系的检测

汽车行驶系技术状况的好坏,不仅影响汽车乘坐的舒适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因此,对行驶系的检测与诊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行驶系检测与诊断的主要内容有车轮平衡的检测、悬架性能的检测、车轮定位的检测以及行驶系故障的诊断。

一、车轮平衡度的检测

随着公路质量的提高和汽车技术的进步,汽车的行驶速度愈来愈高。高速行驶的汽车,

若车轮不平衡,则会引起车轮的跳动和摆振,这不仅影响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而且还使车辆难以控制,严重影响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同时也加剧了轮胎和相关零件的磨损和冲击,使汽车的相关零件容易受到损坏,缩短了汽车的使用寿命。研究发现,车轮由于位置不正或不平衡严重时,其磨损率是正常使用情况下磨损率的10倍。因此,车轮平衡度检测已成为汽车检测的重要项目之一。

1.车轮平衡的概念与不平衡的原因

车轮的平衡可分为车轮静平衡和车轮动平衡。

(1)车轮静平衡与静不平衡

支起车轴,调整好轮毂轴承松紧度,用手轻转动车轮,使其自然停转。车轮停转后在离地最近处作一标记,然后重复上述试验多次。若车轮经几次转动自然停转后,所做标记的位置各不一样,或强迫停转后,消除外力车轮也不再转动,则车轮为静平衡。静平衡的车轮,其旋转中心与车轮中心重合。

如果每次试验的标记都停在离地最近处,则车轮为静不平衡。静不平衡的车轮,其旋转中心与车轮中心不重合。

(2)车轮动平衡与动不平衡

(a)中,车轮是静平衡的,在该车轮旋转轴线的径向反位置上,各有一作用半径相同质量也相同的不平衡点与W2,且不处于同一平面内。对于这样的车轮,其不平衡点的离心力合力为零,但离心力的合力矩不为零,转动中产生方向反复变动的力偶M,使车轮处于动不平衡中。动不平衡的前轮绕主销摆动。如果在rni与m2同一作用半径的相反方向上配置相同质量mi与m2,则车轮处于动平衡中,如图3-7(b)所示。动平衡的车轮肯定是静平衡的,因此对车轮主要应进行动不平衡检测。

(3)引起车轮不平衡的原因

引起车轮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

①轮毂、制动鼓(盘)加工时定心定位不准、加工误差大、非加工面铸造误差大、热处理变形、使用中变形或磨损不均。

②轮胎螺栓质量不等、轮辋质量分布不均或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太大。

③轮胎质量分布不均、尺寸或形状误差太大、使用中变形或磨损不均、使用翻新胎或补胎。

④并装双胎的充气嘴未相隔180°安装,单胎的充气嘴未与不平衡点标记(经过平衡试验的新轮胎,往往在胎侧标有红、黄、白或浅蓝色的或-符号,用来表示不平衡点位置)相隔180°安装。

⑤轮毂、制动鼓(盘)、轮胎螺栓、轮辋、内胎、衬带、轮胎等拆卸后重新组装成车轮时,累计的不平衡质量或形位偏差太大,破坏了原来的平衡。

2.车轮平衡机的类型

3.离车式车轮平衡机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1)离车式车轮平衡机的结构简介

近年来生产的车轮动平衡机,其显示与控制装置多为微机式,具有自动诊断和自动系统,能将传感器的电信号通过微机运算、分析、判断后显示出不平衡量及相位。

为了使显示的不平衡量恰等于轮辋边缘所加平衡块的质量,还必须将测得的轮辋直径A轮辋宽度犫和轮辋边缘至平衡机机箱的距离a(轮辋外悬尺寸),通过键盘或选择器旋扭输人微机。

(2)离车式车轮平衡机的使用方法

①清除被测车轮上的泥土、石子和旧平衡块。

②检查轮胎气压,视必要充至规定值。

③根据轮辋中心孔的大小选择锥体,仔细地装上车轮,用大螺距螺母上紧。

④打开电源开关,检查指示与控制装置的面板是否指示正确。

⑤用卡尺测量轮辋宽度犫、轮辋直径(也可由胎侧读出),用平衡机上的标尺测量轮辋边缘至机箱距离a,用键人或选择器旋钮对准测量值的方法,将a、b、d直接输人指示与控制装置中。为了适应不同计量制式,平衡机上的所有标尺一般都同时标有英制和公制刻度。

⑥放下车轮防护罩,按下启动键,车轮旋转,平衡测试开始,微机自动采集数据。

⑦车轮自动停转或听到“嘀”声,按下停止键并操纵制动装置使车轮停转后,从指示装置读取车轮内、外不平衡量和不平衡位置。

⑧抬起车轮防护罩,用手慢慢转动车轮。当指示装置发出指示(音响、指示灯亮、制动、显示点阵或显示检测数据等)时停止转动。在轮辋的内侧或外侧的上部(时钟12点位置)加装指示装置显示的该侧平衡块质量。内、外侧要分别进行,平衡块装卡要牢固。

⑨安装平衡块后有可能产生新的不平衡,应重新进行平衡试验,直至不平衡量<5g(0.3oz),指示装置显示“00”或“OK”时才能满意。当不平衡量相差10g左右时,如能沿轮辋边缘左右移动平衡块一定角度,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4.就车式车轮平衡机及其使用方法

就车式车轮平衡机可直接在用车上使用,非常方便,而且既可进行动平衡检测,又可进行静平衡检测,校正的部件包括车轮、制动鼓(盘)、轮毂轴承等高速旋转体。

(1)就车式车轮平衡机结构简介

使用就车式车轮平衡机,无需从车上拆下车轮,就车即可测得车轮的平衡状况。就车式车轮动平衡机一般由驱动装置、测量装置、指示与控制装置、制动装置和小车等组成,驱动装置由电动机、转轮等组成,能带动支离地面的车轮转动。测量装置由传感磁头、可调支杆、底座和传感器等组成。它能将车轮不平衡量产生的振动变成电信号,送至指示与控制装置。

指示与控制装置由频闪灯、不平衡度表或数字显示屏等组成。频闪灯用来指示车轮不平衡点位置,不平衡度表或数字显示屏用来指示车轮的不平衡量。不平衡量,一般有两个挡位。第一挡往往用于初查时的指示,第二挡往往用于装上平衡块后复查时指示。制动装置用于车轮停转。除测量装置外,车轮动平衡机的其余装置都装在小车上,可方便地移动。

(2)就车式车轮平衡机检测校正车轮动平衡的方法

①准备工作:

a.检测前,将汽车前部用千斤顶支起,注意保持前轴水平,使两边车轮离地间隙相等。

b.清除被测车轮上的泥土、石子和旧平衡块等。

c.检查轮胎气压,必要时调整至规定值。

d.用手转动车轮,检查轮毂轴承是否松旷,必要时调整至规定值。

e.在轮胎外侧任意位置上用白粉笔或白胶布做上记号。

②车轮静平衡的检测校对:

a.使用三角垫木或其他方法固定另一个前轮和两后轮,将传感磁头吸附到悬架或转向节下,调节可调支杆高度并锁紧。

b.推动车轮动平衡机至车轮侧面或前面(视车轮平衡机形式不同而异),检查频闪灯工作是否正常,检查转轮的旋转方向能否使车轮的转动方向与汽车前进行驶的方向一致。

.操纵车轮动平衡机转轮与轮胎接触,启动电动机带动车轮旋转至规定转速。

d.观察频闪灯照射下的轮胎标记位置,并从指示装置上读取不平衡量数值(用第一挡显示)。

e.操纵车轮平衡机上的制动装置,使车轮停止转动。

用手转动车轮,使其上的标记仍处在上述观察位置上,此时轮辋的最上部即为加装平衡块的位置。

g.按指示装置显示的静不平衡量选择平衡块,牢固地装卡到轮辋边缘上。

h.重新驱动车轮进行复试,这时指示装置用2挡显示。调整平衡块质量和位置,直至符合平衡要求。

③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校对:

将传感磁头吸附在经过擦拭的制动底板边缘平整处,使磁头与车轮旋转中心处在同水平位置。

b.驱动车轮旋转至规定转速,按照上述的检测方法观察轮胎标记位置,读取动不平衡值。

C.停转车轮,按动不平衡值选择平衡块和在车轮上的加装位置,加装平衡块。

④注意事项:

a.轮胎要正确安装,同时要用快速螺母锁定。

b.安全操作轮胎动平衡仪。

二、悬架性能的检测

悬架装置是汽车底盘的一个重要装置,通常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和减振器三部分组成。汽车悬架系统的故障将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因此,悬架装置的技术状况和工作性能,对汽车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检测悬架装置的工作性能是十分重要的。

汽车悬架装置工作性能的检测方法有经验法、按压车体法和试验台检测法三种类型。

经验法是通过人工外观检视的方法,主要从外部检查悬架装置的弹簧是否有裂纹,弹簧和导向装置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减振器是否漏油、缺油和损坏等项目。

按压车体法既可以人工按压车体,也可以用试验台的动力按压车体。按压使车体上下运动,观察悬架装置减振器和各部件的工作情况,凭经验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修理减振器和其他部件。

检测台能快速检测、诊断悬架装置工作性能,并能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激振方式不同,悬架装置检测台可分为跌落式和共振式两种类型。其中,共振式悬架装置检测台根据检测参数的不同,又可分为测力式和测位移式两种类型。

1.悬架装置检测台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1)跌落式悬架装置检测台

如图3-12所示,测试中,先通过举升装置将汽车升起一定高度,然后突然松开支撑机构,车辆落下产生自由振动。用测量装置测量车体振幅或者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车轮对台面的冲击压力,对振幅或压力分析处理后,评价汽车悬架装置的工作性能。

(2)共振式悬架装置检测台如图3-13所示,通过试验台的电动机、偏心轮、蓄能飞轮和弹簧组成的激振器,迫使试验台台面及其上被检汽车悬架装置产生振动。

在开机数秒后断开电机电源,从而由蓄能飞轮趺落式悬架检测台产生扫频激振。由于电机的频率比车轮固有频率高,因此蓄能飞轮逐渐降速的扫频激振过程总可以扫到车轮固有振动频率处,从而使台面一汽车系统产生共振。通过检测激振后振动衰减过程中力或位移的振动曲线,求出频率和衰减特性,便可判断悬架装置减振器的工作性能。

(3)测力式悬架装置检测台和测位移式悬架装置检测台

一个是测振动衰减过程中的力,另一个是测振动衰减过程中的位移量,它们的结构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