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2344000000010

第10章 母亲的榜样——仉氏

旧时小孩子们在私塾里的启蒙课本《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四句话。短短十二个字中包含了一位伟大母亲为了儿子的成长,所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沉重代价。这四句话囊括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孟母三迁”,另一个是“断织劝学”。结果是,这位苦心孤诣的母亲,终于培养出一位仅次于孔子的大儒、唐宋以后的学界亚圣——孟轲。

孟轲的父亲孟激,字公宜,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据说他是鲁国公族孟孙的后裔,血统高贵,饱读诗书,很有抱负,却怀才不遇。为了致仕为官,光宗耀族,便离家远去宋国寻求机会。谁料在外游历了三年,妻子盼回去的却是丈夫客死他乡的噩耗。当时孟轲才三岁,失怙的幼童只有依靠年轻的寡母来抚育了。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寡母是一位明达事理、勤劳节俭、教子有方、堪为人母楷模的伟大女性。她的故事在封建社会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妇孺皆知。直到如今,人们也耳熟能详。

孟轲的母亲仉氏,战国时魏人。嫁与孟激后住在邹城郊外马鞍山下的凫村。她在怀着儿子的时候,曾在夜梦中看见一位慈眉善眼的神仙,乘坐祥云自泰山飘然而至,在孟家上空盘旋不去,仉氏久久凝视,忽然,一片五色彩云竟覆盖在自己居住的房屋上面。仉氏惊喜而醒,天未亮,就生下了孟轲。这时正是周威烈王三年(公元前422年)的四月初二的凌晨。她当然相信这是吉兆,儿子是由神仙相伴、乘坐五彩缤纷的祥云来到孟家的,所以特别钟爱他。丈夫死后,她越发怜爱儿子。孟轲自幼聪明,活泼好动。父亲病故后,遵照周礼,妻子要为丈夫守节,儿子需要尽孝。但当时还没有像后来汉朝那样强调,子为父丧必须守孝三年。可仉氏是个讲究礼仪的人,她觉得应当让儿子懂得居丧之礼,于是在埋葬了丈夫以后,便携带儿子把家迁到了距离坟茔很近的鬼村。这在《三字经》注解备要中有记载:“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这样一来,除了自己守节,还可以随时告诉儿子父亲的墓地就在附近,应当尊风俗按时到墓前祭祀。从凫村迁到鬼村应当是孟母携子的第一次迁居,目的之一是培养儿子的孝道之心。但是,事与愿违,小小的孟轲与邻居孩子们一起,经常看到成群结队的人们披麻戴孝为死去的亲人送葬、祭拜,觉得很好玩,便模仿成人做些挖土坑、埋葬死人的游戏。仉氏知道了这些以后,心情很沉重。她一直认为儿子长大应当是个非同一般的名流学者,哪能从小就熟稔这些卑俗的事情。给他讲道理,他又太小,收效甚微。于是她决定,搬离这个不适宜儿子成长的地方。俗语说:“搬家三年穷”,况且是一个已经很穷困的寡妇,再次搬家,犹如雪上加霜。但为了儿子,再穷再苦,她也没有动摇决心。这第二次她又搬到了一个叫庙户营的小村,以为这下远离了荒野的坟茔,环境好多了。但距这个小村不远,就是一个集市,而孟轲又是个极富模仿性的孩子,见集市上那些行商坐贾,有的高声叫卖,有的坐地销售。行人如织,举止各异。他便学着那些人的样子或吆喝买卖,或装做锱铢必较,争长道短,俨然一位沿街叫卖的小商贩或一个专搞批发的小老板。他的母亲见了,又十分懊丧。心想:“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作用太大了”。她不希望儿子成为惟利是图的富商,更不愿意他沦为靠卖苦力维持生计的小贩。但没有别的办法可以阻止一个才只几岁孩子的浓烈兴趣,只有再次远离这喧闹的小集市,搬到一个有利于儿子成长的地方。经过前两次的教训,仉氏这次慎重多了。她左挑右选,最后看中了一座学宫附近的茅屋。房子虽然破旧,但环境肃静和并满了书香味儿。儿子在门外可以经常看到的多是一些神情淡定、举止从容,循规蹈矩的莘莘学子,听到的是悠悠扬扬的读书声。其实,孟轲是个天生的好学之人,来这里不久,便常常与小朋友们结集在一棵古槐下,演习揖让进退礼节,模仿朗朗的读书声。仉氏见了,由衷地高兴。上面这些才是完整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许多记载中都只是后两次,把从凫村搬到鬼村忽略了。这大概是因为那一次仉氏是为了自己守节、不完全是为了儿子的教育。其实不然,那一次同样是为了培养儿子从小懂得礼仪,养成孝敬父母之心。

仉氏教子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的。为了培养儿子诚实不欺,她十分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当母子二人住在集市旁的庙户营村时,近邻有人杀猪,孟轲问母亲他们为什么要把猪杀掉,她脱口说:“是为了烧熟了给你吃的,咱们不是很长时间没有吃肉了嘛!”孟轲听后十分欣喜,便眼巴巴盼着午饭有肉吃。其实,当时他们连粗茶淡饭都是上顿接不上下顿,哪里有钱买肉吃。仉氏说完知道自己失言,但失言是自己的事,而失信可就要影响儿子了。因此,她立即变卖了自己仅有的一支头饰,买回了一块肉,给儿子炖熟吃了,这件事直到孟轲长达成人以后才知道了,他非常感激母亲的良苦用心,一生都不曾失信于任何人。这就是传诵久远的“杀豚不欺子”的故事。

经过三次迁居以后,孟轲长大了。到了应当读书的年龄,母亲送他进了一所学塾,并谆谆教导他要尊重师长、友爱同窗,努力读书,成绩要优于别人。孟轲天赋好,有慧根。但也与其他小孩子一样,有时因贪玩儿而忽略了学业。一次,他与小朋友们玩耍,竟然耽误了读书的时间。待到天黑回家时,母亲问他学习进程,他如实承认了自己贪玩误课的事,仉氏听后很生气。但他没有像其他母亲那样厉声责骂他,而是把儿子叫到自己的织布机旁,让他亲眼看着自己用剪刀剪断了织好的锦绢,那片整洁、光亮、色彩艳丽的锦绢顿时破为两段。孟轲一时不解母亲为什么这样做,便瞪着一双天真的眼睛问道:“母亲,您为什么把刚刚织好的绢弄断啊?”母亲一脸严肃而不失慈爱地说:“儿子,你觉得很可惜吧?我这样做是想告诉你一个道理,你随便逃学,中断学业,就像我把织好的绢剪断一样,中道废而不为,怎么能够成就大事呢。”孟轲听了恍然有悟,惭愧地低下了头,并向母亲请罪,母亲见他知道错了,就宽恕了他。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曾懈怠过学业,孜孜以求,日夜苦读不辍。后来,仉氏又为儿子延请了孔子的嫡孙子思为师,终于学有所成。孟轲成长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学散四夷”,诸子百家,各领风骚的时代。而他既漠视老庄的玄虚之学,又十分厌恶杨朱的极端利己主义,斥责他:“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对于古代先贤他只尊崇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四个人,称他们为“古圣人”。对于“治亦进,乱亦进”的伊尹尤为钟爱,因为这与他的“君子应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十分吻合。孔子在君臣关系上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却说:“君之视臣如手足,臣则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对应变化的。应当说这比孔子的主张更为临情近理。到后来,他的思想日臻完善,又进一步提出了“民为上,君王次之”的“民本思想”,这就更加凸现了这位大儒的难能可贵的平民意识。以致遭到了专制主义的明太祖朱元璋的憎恶,把他的亚圣牌位从孔庙扔了出去。

在做人上,孟轲一直保持着高尚的节操。绝不趋合奉迎,苟荣取悦。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为人立身的格言,为世代贤良之人的座右铭。直到如今仍不失其珍贵价值。

早年丧夫的贫妇仉氏,含辛茹苦培养出这样一位久经考验而矗立不倾的古代圣贤,她的卓越功劳是值得众多母亲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