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2344000000113

第113章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一代女侠——秋瑾(2)

就在公元1905年,满清政府与日本的文部省沆瀣一气,为了压制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活动,竟颁布了一道“取缔清朝留学生规则”,这引起了中国留学生的极大愤怒和反抗。他们通过罢课表示抗议,忠诚的民主革命斗士陈天华,竟以舍身蹈海的壮举,向日本反动政府和清廷发出了最强烈的讨伐。秋瑾在悲愤之余,竟然在一次集会上,登台讲演。她声泪俱下,慷慨陈词。她提议罢学归国,找清廷算帐。说到激情难抑处,她拔出短刀用力往讲桌上一戳,随着“刷”地一声响,她瞪圆了一双秀眼说道:“如果有人回国以后,敢于卖友求荣,讨好或投降满清政府,别人容得了他,我绝不会饶他,要让他尝尝这把刀的厉害!”

秋瑾是说到做到的,她主张罢学归国,自己便率先行动。很快回到了国内。当时她的儿子还不满九岁,女儿才只五岁,在国外她也曾经常思念他们。但是归国以后,她却没有回家。先去了上海创办了中国公学。次年三月,她又到浔溪女校任教。在她的课程表上有日文、有自然科学还有妇女卫生和革命启蒙知识。她在千方百计地向学生灌输新知识新思想,用革命理论去启发她们。

1907年1月,经秋瑾奔走呼号,又筹得了一些款项,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筹办此报的宗旨是:“开通风气,提倡女权,联感情,结团体,为以后创办‘中国妇人协会’制造舆论,奠定基础”。这是继她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爱国妇女组织“共爱会”以后,开创的又一个第一份中国妇女自己的报纸,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成立妇女联合会的主张。对所有这一切,秋瑾都是竭尽全力、披肝沥胆,没有丝毫怠慢。但她自己仍不满意,总觉得做的不够,做的不好。她在给留在日本的同学信中说:“吾归国后,亦当努力筹划,以期光复旧物,与君等相见于中原。成败虽未可知,然苟留此未死之余生,则吾志不敢一日息也。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死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无所悔也。”这段话实际是她发自内心的誓言。由此也就不难看出,这时的秋瑾,对革命的忠诚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浔溪女校的校董是个顽固分子,容不得她的主张,便将她辞退了,此后她便住在了上海虹口一个革命党人的秘密联络点。因秋瑾在陈伯平家里制造炸药爆炸,她和陈都受了轻伤,秘密联络点也被巡捕房查封。这次事件给了她很大教训,从此,她谨慎多了,不再轻举妄动,把精力用在了宣传、鼓动武装起义和唤醒妇女觉醒上,《中国女报》便成了她最好的宣传阵地。为了办好这份报纸,她想尽了各种办法。她知道,很多女同胞文化水平较低,为了让她们看懂报内文章,她一律用白话文,并且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弹词、歌曲等形式刊出。但因资金短缺,这份倾注了秋瑾汗水和心血的报纸,只办了两期就停刊了。但它在人们、特别是广大妇女同胞的心目中,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少有志于革命的女青年,便是在《中国女报》的激励下走上革命道路的。通过创办《中国女报》,人们进一步了解了秋瑾,她不只是一位言之凿凿、掷地有声、忠诚的民主革命斗士,还是一位爱心绵绵、多才多艺、文武兼长、刚柔相济、世不多见的奇女子。

女报停办以后,秋瑾于1907年2月受陶成章、徐锡麟等绍兴大通学堂的创办人和进步师生的邀请,到该校担任督办,主持校务工作。因为这所学校是为了培养军事人才和训练革命骨干、为日后的武装起义积蓄力量而开办的,所以授课内容,除了文化知识、革命理论,还有军事训练。秋瑾从少年就有骑射和拳术功底,做起军操来,身段有刚有柔,娴熟多变,俨然一位很为出色的军事教官。她在大通学堂还建立了体育会,招聘浙江各地的会党头领教习多种兵操。强调女生和男生要一起学习骑射操练,不得有任何落后。一时间,大通学堂十分活跃,一群血气方刚、志在报国的男女青年,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秋瑾见了非常高兴,她觉得中国各地都有不少这样的热血青年,只要大家能够团结一致、振臂一吼,便能使清廷殿堂的根基动摇。这期间,她还忙里偷闲,成就了不少诗作,一首《赤壁怀古》,女诗人仿佛看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拼争就发生在昨天,火攻之后的岸边花草还闪烁着火红的颜色,令人思绪翩跹。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处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蕉灼尚余红。

春天来了她唱春,秋天到了她歌秋。在《柳赋》中,她写道: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消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这看似唱柳,实则怨柳。怨它不知把恨和娇给予何人,实际上是寄托了诗人对那些不知觉醒人们的无奈。

一首《秋海棠》,则是宣泄了女诗人为国“不惜春光力”的慷慨之情: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来一丛浓。

平生不惜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秋瑾本想在大通学堂培养一支女子革命骨干,编成国民革命军,以备将来能够参加起义战斗,但遭到社会和校方封建反动势力的阻挠。在心志受挫的情况下,她写了一首“剑歌”表达了对时世的抨击和她的英雄胆识: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悖悖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诗的末后几句,明显承袭了岳飞的大志大勇,可见诗人当时已经忽略了自己女儿身,把“斩妖魔,澄天下,报效祖国”引为己任了。

大通学堂成了秋瑾从事革命活动的大本营、庇护所。她频繁往来于沪杭之间,与革命党人竺绍康、王金发、吕熊祥、陈伯平、马宗汉等人秘密筹划武装起义大计。她亲自拟定了《光复军制稿》、《光复军起义檄稿》、《普告同胞檄稿》等文件,经讨论通过后,大家又公推徐锡麟为首领,她为协领。各地会党组成了八个义军,对起义的各项事宜都做了规定,具体部署了行军路线,最后议定于当年(1907年)七月中旬,由徐锡麟在安徽、秋瑾在浙江分别指挥义军举事。当这一切都规定下来以后,秋瑾和她同志们,心情非常激动,热血沸腾,相互望着对方那英气勃发的面庞和那双明亮坚定的眼睛,似乎都在说:“祝愿我们成功!”秋瑾还嫌表达的不够,伸手拔出了短刀、刺破手臂,歃血明誓。当秋瑾握着她的同乡、亲密战友徐锡麟的手时,竟一时失了常态,连连说:“麟兄,麟兄;成功,成功;保重,保重!”

时年三十四岁的徐锡麟精明、干练,老成持重,遇事沉着冷静,常把火一般的革命热情深藏不露。当时见秋瑾那个样子,心里竟涌起一阵莫名的爱怜之情,他想:她还不满三十岁,而且有个为官的丈夫和一对年幼的儿女,本来可以深居家中过着衣食富足的生活,可她偏偏选择了这样一条荆棘丛生、生死难测的路,而且是如此的无畏和坚定。能与她为伍,实为此生一大幸事。于是,他也动情地说:“秋瑾同志,你现在所做的本是男人应做的事,但有几个男人能比得上你。斗争太残酷了,再相会时,定以浓酒相敬。”

徐锡麟回到了安庆。他的精明稳健早已得到了时任安徽巡抚恩铭的信任,命他担任了巡警学堂会办的职务,这就大大方便了他的秘密工作。进入七月,他所领导的起义准备工作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可就在这关键时候,清廷在上海逮捕了一名革命党人,他在严刑下变节,招供说:“在安庆官场藏有革命党人的头目。”并把安庆的革命党人名单全部供出。恩铭找到徐锡麟商议清剿革命党人事宜,徐锡麟在那份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化名,预感到自己会很快暴露,便决定提前率众起义,打恩铭一个措手不及。

七月六日,趁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的机会,校方请恩铭等官员前来检阅,就在这时,陈伯平等人向人群投掷了炸弹,在一片慌乱中,徐锡麟用手枪打死了恩铭。很快,清军包围了大通学堂,经过激战,陈伯平壮烈牺牲,徐锡麟被俘后,惨遭杀害。临刑前大义凛然,开怀大笑,在场的清朝官员,竟吓得连连后退,不敢正视这位英雄。

秋瑾得到了安庆起义失败,徐锡麟、陈伯平等战友殉国的消息,悲痛得难以自抑,顿足失声,大哭不止。形势在急剧逆转,但她没有绝望、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和英勇。她决定七月十九日在浙江起义,首先攻占绍兴。绍兴是她和徐锡麟的故乡,她要用故乡的率先光复祭奠和告慰战友的在天之灵。她对自己说:“浙江起义或成或败,成是胜,败亦胜,枪弹和鲜血总会惊醒世人,动摇清廷。”七月十日,她给女友徐小淑寄去了绝命书,表示“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

当时秋瑾虽然下了死不退缩的决心,但她对其他同志的安危却是非常顾念。为了保存革命实力,以图再起,她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战友们迅速离开绍兴,分散隐蔽。当时有不少人劝她暂避锋芒,免遭不测。特别是上海的战友们,已经知道大通学堂暴露,敌人会很快对她下手,便责令杭州女师的胡踵秋督促秋瑾迅速离开。她听了这些以后,一方面表示对同志的感谢,一方面再次坦述了以死报国的决心。她说:“我如果怕死,就不参加革命。推翻维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哪能不流血不牺牲。牺牲了我一个,可以唤醒许多民众。对于我来说,为自己的信仰而死,是革命的胜利、是自己的成功。请你转达两个学校的女学生,要为男女平等而战,要为推翻封建王朝的罪恶统治而坚持斗争。我不入地狱,尚求何人?”说完,便去带领学生做应敌的准备工作,转移武器,埋藏或焚烧文书信件,探望生病的革命师生。一位体育教员因病离校,秋瑾在他一本书的封底,留下了最后一首诗作,表现了她对革命遭到重创的无限惋惜和为国粉身碎骨的决心:

大好时光一刹过,雄心未遂恨何如?

投鞭沧海横流断,倚剑重霄对月磨。

幽谷无泥累铁马,洛阳有泪泣铜驼。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祖国。

七月十三日下午,清兵派重兵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带领为数不多的革命骨干,英勇反击,但因敌我众寡悬殊,激战中秋瑾被俘。敌人早闻秋瑾大名,便想从她口中挖出更多革命秘密。但任凭酷刑折磨,秋瑾除了要求速死,其他事守口如瓶。绍兴知府贵福见秋瑾只字不吐革命秘密,便给她笔纸,命她书写供词。她怀着满腔怒火和杀敌不得的愤恨,挥笔疾书了陶澹人《秋暮遣怀》诗中的一句“秋风秋雨球煞人”,发泄了她痛惜革命受挫、同志们遇难的痛苦心情。

两天后,即1907年7月15日凌晨,不屈的女中豪杰在古轩亭口刑场,惨遭杀害。临刑前,她昂首东方,望着喷薄欲出的太阳,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沮丧,倒是在她那张年轻、美丽、英气十足的脸上布满了“虽死犹生”的安详。

正如秋瑾所预期的那样,她的英勇就义,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舆论大哗,就连一些不问国事、甚或反对民主革命的人,也为一位青年女子的凛然不屈、视死如归的胆量和气魄,扼腕叹息。满清政府扼杀革命的罪恶,昭显于光天化日之下,遭到了国人的责骂和诅咒。

秋瑾之死的影响是深远的,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浙江的革命党人积极响应。秋瑾生前的许多同志和属下都参加了这场斗争,很快推翻了全省十一个府的满清政权,并在她的战友王金发的率领下,攻占了浙江巡抚阁门,光复了秋瑾和徐锡麟的故乡——绍兴。为什么浙江会有这样的辉煌,宁波义军领导人叶颂清说出了个中原因:“推原所自,吾浙实由秋瑾倡之、联合之,故组织颇为完善。”

依照秋瑾生前对好友徐自华的嘱托,她的遗体被埋在了美丽如画的西子湖畔、西冷桥边。她终于可以与碧波荡漾的西子湖水为伴,在静谧的西冷桥边,看着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终年三十岁的秋瑾,用自己的鲜血,又书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女英雄不朽功绩”,她的积极进取、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应当说,她是我们精神家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烁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