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2344000000018

第18章 集褒贬于一身的著名皇后吕雉(2)

高帝十二年(前195)四月,刘邦驾崩,十七岁的太子刘盈继位,是为孝惠帝。这刘盈乃吕后亲生,早已立为太子,但险些被废。据《史记?吕后本纪》记载:“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刘邦的这些话,大大刺激了吕后的中枢神经。如果刘盈真的被戚姬所生之子如意取代,她的皇太后之梦便破灭了。怎么可以?必须想办法遏止。但当时的吕后在刘邦的心里也不吃香了。《史记?吕后本纪》曾有:“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的记载。接着说:“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涕泣,欲立其子代太子。”由此不难看出,一位年龄大、长年见不到皇上的皇后,与一个深受皇帝宠幸、经常陪伴他在外的妃子,两人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争太子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在这场斗争中,皇上明显支持爱妃。他曾多次召集大臣们商议,要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但遭到朝中大臣张良、周昌、叔孙通等人的坚决反对。理由简单但很充分:中国传统的宗法制度基本原则之一,便是嫡长继承制,非有特殊原因,绝对不可以废长立幼。这对吕后是极为有利的。但她的自身条件却敌不过戚贵妃。

吕后十九岁出嫁,四年后刘邦离家起兵反秦,斗争了三年。又经过与项羽的楚汉之争,打了四年,到吕后从楚营中释放回汉与丈夫重逢,算起来,两人结婚已经十一年了。到她做了皇后,年龄应当三十多岁,已是半老徐娘、人老珠黄,与丈夫又是离多聚少,自然久别情薄了。在这种“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吕后必须依靠那几位极力反对皇上“废长立幼”的大臣。于是,她开始运作了。首先找到她的哥哥吕泽,让吕泽逼迫张良设法阻止高帝“易储”。张良开始说:“这事如果在高帝登基之前,他还能够听从我的意见,可现在是因为宠爱戚贵妃而要废掉太子刘盈的,恐怕我的话不会起作用了。”吕泽逼问:“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张良说:“有个办法可以试试看。”接着详细述说。

原来刘邦为了治理天下,特别注意“招贤纳士”,当时商山上有东园公等四位长年隐居的高士,因为他们的头发都白了,人称“商山四皓”。刘邦很重视他们,多次召请他们出山,均遭拒绝,他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张良说,如果太子刘盈能以自己的宽厚仁义感召这“四皓”,请他们下山辅佐他,高帝便有可能因看重太子而不再坚持“废长立幼”了。

吕后依计让儿子亲笔书写了一封言辞恳切、语句动人的长信,请四位长者下山帮助自己学习如何理政。这四位不接受皇上召请的老头儿,却因太子的长信而改变了态度,他们真的下山进了太子宫殿、辅佐刘盈了。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刘邦的耳朵里,他不相信这是事实。便命令太子带着身边的谋士参加次日的朝宴。果然,当太子刘盈出现在他的面前时,身边真的有四位穿戴讲究、气度高雅的白发长者。细一追问,真的是“商山四皓”。老人们向刘邦行了大礼,自报了家门。刘邦遂问道:“我多次请你们下山,你们总是逃避我。现在为什么肯于跟随我的儿子呢?”老人们齐声回答说:“我们听说陛下不爱读书,爱骂人,担心进宫受辱,所以就躲避了。而人们都夸奖太子仁孝谦恭,爱护尊敬读书人,我们愿意为太子效力,所以来了。”刘邦听后只好说:“那就烦请四位长者,好好帮助太子吧。”

朝宴散后,刘邦对戚姬说:“我曾想更换太子,但太子羽翼已丰,且誉满天下,连‘商山四皓’都肯下山帮助他,我撼动不了他的位子了。”戚姬听了,绝望地失声痛哭。

令刘邦改变易储想法的大臣周昌,是刘邦起兵反秦时的伙伴,一直鞍前马后跟着他南征北战,刘邦做了皇帝,他为御史大夫。此人没有文化,又口吃,说话结结巴巴,但他坚决反对废掉刘盈,他曾直面刘邦说:“你就是下了废掉太子的诏书,我也不会接受。”因此,史书上记述了“吕后跪谢周昌”的故事。

刘盈继承了皇帝位子以后,称吕后为皇太后。这时的她已是今非昔比,没有人可以挟制她了。对于那位集情敌、政敌于一身的戚贵妃,开始实施报复。先是令她脱掉贵妃的衣冠,换上了罪衣,剃光了头发,囚于水巷,戴着手铐,每天舂米。她的儿子如意刘邦在时已经封为赵王,去了封地邯郸,远离京城。当时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助她。在极度痛苦中,她便一面舂米,一面哭着唱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后知道这件事以后,立刻警觉起来,觉得这两母子,对自己的未来威胁太大,不如趁早斩草除根,灭绝后患。她首先要除掉的是赵王如意。

对于吕后得势后,必定加害戚姬和赵王,刘邦早有预料,为了赵王的安全,他让太子及群臣都很敬畏的周昌去做赵国之相,嘱他全力保护当时年仅十二岁的如意。周昌忠于皇帝的嘱托,处处留意赵王的安危。当吕后欲意加害赵王诏令他返回长安时,周昌知道是计,便回复吕后说:赵王偶有小恙,不便奉召,请吕后宽宥。吕后知道是周昌设阻,便诏周昌进京问话,周昌刚刚离开邯郸,吕后再诏赵王。惠帝刘盈知道弟弟如意此行危险,不等吕后见到他,便将他接到自己宫中加以保护。吕后得知这一消息,非常生气,大骂儿子不懂母亲的用心,当面斥责惠帝说:“亏你还做了皇帝。当年若不是老娘逼迫张良献计,打消了高帝‘废长立幼’的念头,现在的皇帝就是刘如意了。”

吕后一时对赵王难以下手,急的她茶饭不思,便集中全副精力,窥测时机。很快,机会来了:一天早上,惠帝出城练习射箭,吕后急忙派人把鸩酒强令赵王喝下,当即中毒身亡。周昌得知,从此称病不朝。戚姬得知儿子被害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大骂吕后蛇蝎之心,不得好报,并速求一死。吕后闻知,冷笑道:“,让你死,不费吹灰之力。可我偏偏不让你死个痛快,要让你生不如死。”说罢,即令人砍掉她的四肢,挖去她的双眼,又用毒药熏聋她的耳朵,灌哑她的喉咙,使她变成一个“肉桩”、“人彘”,极为痛苦地活着,吕后特地让惠帝去看她,惠帝竟不相信她就是那位貌若天仙的戚姬,当场难过得大哭起来。从此惠帝“日饮为淫乐,不听政”自己糟蹋自己。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母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朝政,竟将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与张敖所生之女立为惠帝皇后,舅舅娶了外甥女,典型的乱伦。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八月,年仅二十四岁的汉惠帝英年早逝,因为与张皇后膝下无子,便由吕后做主,以张皇后的名义收养了一名妃子的儿子继承了皇位,称为少帝。吕后则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

吕后的心狠手辣,专横霸道和一意孤行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令人责难非议。但她也还有另外一面,为了大汉的安全,在屈辱面前,她又表现出了非凡的宽容和气度。汉初,匈奴就不断侵扰中原,刘邦去世以后,他们更觉得大汉软弱可欺。当时匈奴的单于冒顿,为了引起争端,借口南侵,竟下书凌辱吕后。信中说:“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全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看罢,怒火中烧。这哪里是友好的求婚,分明是在粗鲁骂人。在气头上,她立即召集朝廷重臣开会商议对策,樊哙等人极力主张率兵攻打匈奴,而季布等另一些人则认为当时国力不强,不宜应敌。吕后认真听了双方不同意见,并做了冷静思考,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权衡利弊,最后接受了季布的意见,决定忍辱修书答复冒顿。她在复信中以“(自己)年老气衰,齿发堕落,步行失度”而婉言拒绝,并以车马相赠。冒顿见了复信和赠品,十分惭愧,责怪自己一个塞外堂堂男子,竟不如中原一巾帼女流。便派人到长安赔礼道歉,回赠马匹,表示愿意与汉室友好相处。吕后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化干戈为玉帛,充分表现了政治家的大度。

汉初,不只外敌觊觎,内患亦不间断,战事常有发生,直接导致了经济凋敝,百姓生活极为困顿,不少地方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再加之秦朝遗留下来的苛捐杂税和严刑峻法,民众苦不堪言。吕后执政后,大刀阔斧地修订了秦之法令,减免了徭役赋税,积极扶植群众发展生产,人们得以休养生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经济明显复苏,百姓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整个社会出现了安定繁荣景象。《史记?吕后本纪》称:“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罪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由“人相食”到“衣食滋殖”,这是多么大的进步!

吕后令历史大加非议的,除了她的残忍狠毒以外,再就是她得政以后,大封吕氏宗亲,完全废止了汉初高祖在白马与大臣们所作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言。当时吕氏家族的人几乎全部受封。连她两个已经去世的哥哥也照封不误。大哥吕泽为悼武王,二个吕释之为赵诏王;活着的就更无一遗漏了。侄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连她的外孙子(鲁元公主所生)张偃也受封为鲁王。其他族侄族孙则晋封为侯,总共有十几个人登上了为王为侯的高官宝座。刘家创建的大汉江山,几近变为吕氏的天下。这当然遭到了老臣们得反对。其中以右丞相王陵表现得最为突出,吕后不容,立刻夺了他的相位,让他去担任有职无权的皇帝太傅。王陵不服她的打压,气愤之下告病还家;陈平、周勃等也都不服,但摄于吕后的淫威,只好保持沉默。

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年近古稀的吕后,身体日趋衰弱。她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为巩固吕氏集团的统治和保证在今后的斗争中吕氏得胜,做最后的拼搏。首先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帅北军,负责卫戍都城;梁王吕产统帅南军,负责保卫皇宫,并安排他为首相,掌握国之政务;娶吕禄的女儿为帝后,意欲把皇上也控制在吕氏家族的手中。这番煞费苦心的“经营”,耗尽了吕后的精力和心血,不久便撒手人寰。正如吕后所料,她刚刚去世,刘氏集团便打起了“翻身仗”。首先是刘邦的长孙齐王刘襄自山东发兵,直捣京都,其他刘姓诸王和周勃、陈平等朝廷老臣,群起而向吕氏权力中心发起总攻,没用几天,通过蓄谋良久的宫廷政变,里应外合,便把吕氏集团彻底摧毁。朝野上下,欢欣鼓舞,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迎立刘邦的另一个儿子刘恒为帝,即汉文帝。从此汉朝走向了大治之路。

历史是公正的,尽管吕后做了不少错事坏事,赢得了骂名。但作为一个握有重权的女人,她没用贪图享乐、沉湎于骄奢淫逸、胡作非为,而是关心国之大事,为了巩固汉初政权,尽心竭力帮助高祖铲除分封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刘邦死后她又在发展经济,改革秦法,推行黄老之道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显著成绩,为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好的基础。对于她可以用“瑕不掩瑜”来形容。她,是一位值得历史记住的有作为的高层政治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