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2344000000058

第58章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1)

历史对武则天的评说和对吕雉的评说很接近,有褒有贬。她们两个都是既有嗜权如命、心狠手毒、滥杀无辜,遭人唾骂的一面;又是具有勤奋进取、勇于创新、治国有术、极为能干的女人。对于这样的女人是否应该列入“百名女杰”之中,我确实有过犹豫。但考虑再三,觉得她们在中国历史上都堪称独一无二,所以还是决定“请君入座”了,但对武则天写的更加简略,详细展示给读者的,是她极为难能可贵的一面——从谏善纳,并将那些利国利民的好建议,付诸实施。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一说四川广元市)人。原名武照,后来她将“照”改为自己独创的“曌”。人们推断,这个“曌”字的含义是,她如日月高高在上,而且目空一切。因为她自幼聪明伶俐,父亲非常爱她,便又为她起名媚娘。到了她的三儿子李显(又名哲)当上了皇帝(唐中宗)后,为了讨她欢心,又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所以后人便称她为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矱是个木材商人,赚了很多钱,便用钱买了个低级军事官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当时的太原留守、后来唐朝的开国之君李渊。武士矱甚会攀附李渊,李渊也很欣赏他的谦恭礼让,曾到过他的家里做客用餐,两人关系很好。后来李渊起兵反隋,武士矱积极支持参与。公元618年,李氏得了天下,建立了大唐,武士矱便成了开国功臣,拜光禄大夫、太原郡守,逐渐擢为工部尚书,历任利州、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在武士矱屡屡升迁、春风得意之时,他的女儿武媚娘也渐渐长大。这女孩才只几岁的时候,便显现了她的与众不同,不只相貌娉婷,而且极为聪明和富有心计。到了十多岁时,便懂得了追逐权势、心怀嫉妒,不肯居于人下等一些成年女子所不具有的特质。她几乎是完整而又加以改善地接受了父亲的遗传基因。

到了唐太宗称帝的贞观年间,大唐的国势日隆,呈现了蒸蒸日上的势头。贞观十年(636),年仅三十六岁的一代贤后长孙皇后薨逝,太宗李世民非常悲痛。这时便有人向他推荐武家有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既漂亮又贤惠,完全可以排解皇帝中年丧后的郁闷心情。唐太宗便命此女进宫,这时已是贞观十一年(637)的深秋。当武媚娘以一个十四岁少女的稚嫩绝色,出现在三十九岁的太宗皇帝面前时,他竟惊得目瞪口呆;当她又向他莞尔一笑时,他则已是心旌摇荡,性动难抑了。这个小女孩很快被封为才人,成了极为受宠的皇妃。后宫向来是美女们争风吃醋的集聚地,武媚娘的到来,自然会遭到众多嫔妃的妒忌和施压。而这个尚未成年的小皇妃,却总是以一副傲然自得、昂首挺胸的样子面对那一双双美丽却又装满怨恨的眼睛。她常常想:我现在才是个才人,你们便这般不服气,用不了多久,我登上皇后的位子了,你们还活得了吗。

她在唐太宗面前不仅示美示媚,还展示了心狠和无畏。

唐太宗虽然不是马上得天下,但他戎旅半生,骑术精湛,爱马如宠妃。一次,西域向他进贡了一匹好吗,名为“狮子骢”,性烈难御,无人可以征服。武媚娘得知此事后,主动“请缨”说,皇上如果肯于给她三样东西,她则可以制服此马。这三样东西是,皮鞭、铁锤和匕首。并解释说,先用鞭子抽打它若不服,再用铁锤击打它的头部,仍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太宗听了,如同初见她的美貌一样,又是一惊,嘴上夸她骁勇可嘉,心中却暗想:此小女子心之狠毒,非一般女人可比。同时太宗还联想到,民间曾传说太白星下界,是为女妖,已入宫中,唐三世之后,有女主武氏代为天下。太宗想到此,对这位可爱的小媚娘,有了戒心,她开始失宠。开始,她不明失宠原因,当她了解一切后,便认真揣摩这传言。她回忆起幼年时,父母为她占卜,就曾有类似预测。从此她暗自得意,野心也随之滋生并不断膨胀。但表面上却适当收敛,搞起了韬光养晦。

不久,太宗小病,儿子李治进宫探视,认识了皇妃母亲武媚娘。两人一见倾心,相互爱慕,很快“母子“便相恋了。李治生性懦弱,这正是武媚娘所需要的。她想:今后,他若被立为太子,继位皇上,以自己的相貌和才智,完全可以驾驭他。驾驭了他,便是掌控了大唐。从此她便用尽心机,笼络这位皇子的心。并积极讨好老臣长孙无忌,诱导他推荐李治受封为太子。李治住进太子宫以后,两人相会更加方便和频繁,时常同枕而眠。

其实,当时李治已有发妻王氏,李治册封为太子后,王氏被封为太子妃。王氏很厚道,对于丈夫和武氏的猥琐行为,竟不加干涉。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驾崩西去,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册立王氏为皇后。

按照唐制,皇帝死后,后宫的嫔妃均得削发为尼,入寺修行。武媚娘虽然极不情愿去过那种昼夜与青灯黄卷为伴的苦寂生活,但她不敢破坏这种规矩,便与一群年轻的后宫女人,进入了长安近郊的感业寺水仙庵,当了尼姑。当时她年方二十六岁。她人在庵里,心却时时思念着高宗李治对她的床笫之爱和枕边许诺。但水仙庵并不太高的门槛却使得她无法逾越。在这度日如年的日子里,她的勃勃雄心却丝毫没有减弱,她怀着更大的希望在等待着。

这一天终于来了,高宗李治处理了刚刚即位的一些重大事情后,便于永徽初年(650),偕同众后妃到感业寺祭拜太宗,与武媚娘再次相见。当时两人都有许多感慨,在相互注视间,竟都饱含了泪水。在武氏的住室里,两人拥抱后,高宗答应她,尽快想办法把她接回宫里。而对所有这一切,王皇后都看得清清楚楚。

其实,高宗这时已经有了新的最爱,是一个姓萧的女子,册为萧淑妃,并已为高宗皇帝生了儿子。王皇后对于皇帝专宠萧淑妃非常不满,她自己夺宠不成,便想出了一个歪点子,自己做主把武媚娘提早接回后宫,让她暂作自己的侍女,慢慢地让这个手段更高的女人去对付萧淑妃。以武媚娘的聪明练达,早把王皇后的心事看穿,便极力讨好她,对她卑躬屈膝,百般奉迎。愚蠢的王皇后觉得这个女人即便得到皇帝的宠爱,对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威胁。于是便亲手把她送到高宗的怀抱里,她这是典型的引狼入室。

已经二十八岁的武媚娘,在小她四岁的高宗面前,依然经常做娇滴滴的少女状,以她惯用的柔情和迷人的房术,把个皇帝弄得神魂颠倒,如痴如醉。不久又为高宗生了个儿子李弘,更为得宠了。直到这时,没心少肺的王皇后依然没有设防并在皇帝面前继续为她的说好话,高宗便顺水推舟封她为昭仪,成了皇妃中的排头兵,在后宫的地位仅仅次于皇后了。武媚娘可是个深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女人,对王皇后的恩和对萧淑妃的妒,不分青红皂白地统统化作了恨。她不能容忍后宫里有个姓王的头领,更容不得高宗心里还爱着另一个女人——萧淑妃,必须尽快除掉她们。于是便大刀阔斧地展开了攻势:第一步,是用具有飓风之力的枕边风,向高宗灌输萧淑妃的坏话,使她很快失宠并被打入冷宫;第二步,便把矛头指向了王皇后,先诬王皇后曾用“巫蛊”仇害皇室要人。高宗听后大怒,要废掉王皇后,经长孙无忌等老臣的劝谏,才保住了王皇后的尊位。但武媚娘是不肯善罢甘休的。不久她又生了个女儿,王皇后去看望她们母女。待皇后离去后,她亲手把女儿掐死,然后用锦被蒙好。待高宗来看女儿时,发现孩子早已死了。武媚娘便大哭着说:“刚才孩子还好好的,只有王皇后看过,怎么就死了呢。”这明明是说,女儿是王皇后害死的。高宗在气愤之下,立即下诏,废了王皇后并打入冷宫,与早于她被囚禁的萧淑妃隔墙而居。武氏很快就被册封为皇后,成了六宫之主。

武皇后对于冷宫里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仍不放心,担心她们有朝一日“翻身得解放”,她便下定斩草必须除根的决心。于是下令砍去这两个女人的手脚,将残缺身子放进酒缸里浸泡,她言之为“骨醉”。这与吕雉戕害戚夫人何其相似!

对于武后的专横跋扈和残酷无情,大臣上官仪实在看不过眼,便上奏高宗尽数她的不是,高宗对她的强悍残暴也有不满,便命令上官仪拟诏废掉武皇后。诏还没有拟成,武后知道上官仪与自己过不去,便迅速麻利地先把他消灭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杀鸡给猴儿看。上官仪是西台侍郎,官职仅在宰相之下,他稍一动作,便遭到了灭顶之灾,别人谁还敢再有丝毫造次。从此,这太宗的小妃、高宗的大后便更为肆无忌惮了,前殿后宫,大小政事都得她点头才算数,连高宗也畏惧她几分。为了讨好她,把她与自己并称“二圣”,二圣治唐,岂有不盛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