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2344000000007

第7章 以理服人解救丈夫

春秋时的晋国,到了公元前557年,国君为晋平公。这时的晋国远不如百年前晋文公称霸时的晋国了。晋平公性烈嗜杀,他在位二十六年,无辜而受刑的大有人在。有一次,他在暴怒之下要杀戮一名工匠时,却被一位普通女人——工匠的妻子阻止了。

这个女人是晋国繁(PO)姓人家的女儿,生来聪敏,善于据理而辩。成年后,嫁给了一位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生活虽然不很富裕,但夫妻恩爱,倒也其乐融融。丈夫的手艺日臻高超,成了远近闻名的制弓高手。晋平公喜欢涉猎,便请工匠制作许多弓,他用起来都不得力,不是射程太近,就是箭头穿透力不够,连一层竹甲都穿不透。后来他听说有一位工匠制作出来的弓,拉起来省力、箭头的穿透力也强,射程更为理想。这个匠人就是繁姓人家的女婿,那位远近闻名的制弓高手。

工匠听了晋平公的具体要求后,爽快答应。但说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制作出国君所要的弓。平公想了想说:“工期太长了,我没有耐心等待,最多给你三年时间,到时候,你做不成,将要问罪于你。”工匠无奈,只好说:“三年就三年,那我就得昼夜不停了。”

平公根本不顾及一个平头百姓的辛苦,便冷着脸说:“三年以后的今天,你必须把一张上好的弓交给我,多一天也不行。”工匠回家对妻子说了这件事,妻子安慰他说:“你不用担心到时候做不成平公所要的良弓,在这三年里,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不用你操心,你只需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做弓上。每顿饭我端给你吃,夜间就睡在这间做弓的房子里,夏天我为你扇凉,冬天我为你把房间弄暖。你睡的时间虽然少,但保证你睡得香甜”。

工匠听了,甚为欣慰,信心十足。当天便动手干了起来。三年中,他除了寻找制弓材料,外出一些时日以外,其余时间不分昼夜地苦干。有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倒觉得苦中有甜。

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这位忠实的工匠“精雕细刻”,把那弓制作的非常精巧。弹力大、拉力轻,用起来省力而功效倍增。且外表十分漂亮、质量坚固,不易折损。

在三年的最后一天,工匠带上“穷自己千日之功”而完成的“精品”,面呈晋平公。晋平公看了这把弓,做功的确精细,造型也很美观。拿起来,把玩许久,然后便命人准备车舆,兴致勃勃地到城郊试射。但放射的结果很糟糕,箭矢连一层竹甲都没有射穿。他见了立刻大怒,把工匠叫到跟前说:“你说这张弓足足用了三年功夫才做成,外表确实很好看,可怎么连一层竹甲都穿不透。一定是你偷工减料,戏弄国君,你这是犯了忤逆大罪,罪当死。”说完,不等工匠分辨,便把他押进大牢。

工匠的妻子,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十分焦急。她目睹了丈夫制作弓的全部过程,从选材找料到亲手制作,丈夫都十分认真卖力。三年中,他几乎没睡过一夜香甜觉。夏天炎热,她不停地摇扇,他仍是汗流浃背;冬天,两手冻得红肿,忍着疼痛,不肯休息片刻。做成的这张弓,是他所作弓中最好的一个,这晋平公怎么还要治他的重罪呢。不行,这太不公平了,自己必须去面见国君,为丈夫诉说冤情。邻人见她做出这样的决定,都劝阻她,不要去冒险。闹不好,不仅解救不了丈夫,反而把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她对大家说:“我最了解丈夫为这张弓所吃的苦、受的累。他没有偷工减料,哪能定他的忤逆之罪呢。如果我不去对平公说清楚,他就死定了。我去为他分辨,即使平公不听信,甚至将我也处死,我也对得起丈夫,死而无憾了。”

这位勇敢的工匠妻子,直闯宫殿,见到平公以后,膝不曲、腿不跪,挺直腰板说:“我是被您打入死牢工匠的妻子。据说,您是以‘偷工减料’、弓张无力、穿不透一层竹甲,而定他忤逆大罪的。您的想法违背了事实。他非但没有欺骗您、戏弄您,反而对您非常忠诚。他在制作这张弓的三年里。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他。他选料用心,制作用心,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我和他都深信这张弓,是当前晋国最为优良的弓。”

平公听得不耐烦地说:“你说他选料用心,那你就说说,他都选用什么材料?”

工匠妻长叹了一口气说:“要说起选用材料,我的丈夫辛苦太多了。为了寻找上好的木材,他远到泰山的山坳里去砍伐,那里常有野兽出没,十分危险。而且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每天都要经过三阴三晒和风雨雷电。所以说,那木料是用他的生命换来的。光有木料还远远不够,又北到燕国之地用那里的牛角和楚地的荆鹿之筋、大河中的鱼胶作辅料,才能做成最好的弓。而这些料都是天下最好的东西。用这些材料,加上我丈夫的娴熟技术和努力,这张弓也是天下最好的。用的得当,至少可以穿过六七层坚硬的竹甲。您在试射时竟连一层竹甲都穿不透,那是您拉弓射箭的技术不行啊。这怎么能责怪我的丈夫呢。”

晋平公更加不高兴了,厉声说:“你这是诡辩,国人都知道我善于射猎,你怎么敢说我的技术不行呢。你再这样说下去,我也治你的死罪。”

工匠妻毫无惧色地继续说道:“射箭不是光凭力气的,要有巧劲儿。我听射箭高手说过,射箭的要诀在于‘左手稳定,右手依附;右手发箭,左手不动’,国君不妨按此道试试。”

众人簇拥着平公到了城郊,他依工匠妻子所说,用那张新弓连射两箭,结果头一箭穿透了六层竹甲,第二箭穿透了七层。众人欢呼,平公也笑逐颜开,命令侍卫说:“传旨,立即释放那位工匠,让他与妻子一同回家。”

工匠妻阻拦说:“国君,乡女还有话要说,希望您能耐心听下去。”平公正在兴头上,便答应了。

她说:“国君,您射箭的功夫很好了,但您动辄杀人是很不得人心的事情。您一定知道昔日周族领袖公刘,厚民爱民的故事吧,宫里的牛羊践踏了庄稼和韦草,他都为百姓心痛。一位恩及草木的领袖,绝不会随便杀人的。还有,与先祖晋文公相距不远的秦穆公,盗贼偷了他的马,还杀了吃肉,他不只不惩罚他,还赐他美酒,以仁义之心感化他;楚庄王的一名大臣,在群臣聚会时,趁蜡烛熄灭之际,偷偷拽了庄王爱姬的衣袖,这位爱姬当即拔下那人的帽缨作为证据,告诉了庄王。庄王为了给这位大臣解围,竟在重新点燃蜡烛之前,命令在场人都拔掉帽缨。这三位君王都以仁慈博爱而名扬天下,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他们不轻易惩罚人,更不肯随意滥杀无辜,所以才受人尊敬,名垂千古啊。国君,您对于要杀我丈夫的事,不觉得轻率荒唐吗?”

晋平公听了一个乡女,能够说出这许多历史故事,一再强调仁义爱人,心里有了歉疚。但他不好公开表示,只是再一次命令道:“马上释放工匠,念他制弓有功,赏赐他黄金三镒(古代重量单位,每镒二十两)。”

工匠与妻子得到了重赏,带着六十两黄金,回到家中。邻人们都前来祝贺,知道了这位妻子,以自己的勇气和能言善辩,不仅解救了丈夫,还得到了赏金,都齐声赞扬她。大家说:“今后,我们如果遇到为难的事时,都要请你想办法。你是个既贤惠又有本事的女人。”从此,历史留下了晋国工匠之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