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三节掌握技艺猛虎添翼 (1)
掌握精彩演说的技艺
据一项调查显示,有关商业或其他专业方面的演讲,听众对演讲者的要求依次排列如下:
第一,印象深刻;第二,风趣;第三,激动人心;第四,内容充实;第五,有说服力。在五种需求中,对信息的要求仅位列第四!富有表现力的技巧比传递信息更为重要。因此,掌握一种使演说精彩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许多人最怕的是当众发言。人们对在一群人面前发表演说的恐惧更甚于对死亡的恐惧!“发言恐惧症”的典型表现有出汗、焦虑、惊恐、手脚乱动及可以想像到的其他讨厌的感觉。该如何消除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呢?下面两种方法可供参考:
第一种方法源自常识和普通的放松技巧。紧张时,你会呼吸短促;相反,放松时,你的呼吸则会缓慢而深沉。
好好利用“深呼吸”。
发言前重复做几次就可以感觉镇定些,而且,你在做深呼吸时可以让人毫无察觉。
另一种保持镇定和自信(有时甚至是兴奋)的有效方式是用“得意之举”。它的心理学基础是一个人内在的或大脑产生的形象往往会决定他的实际表现。演员、体育明星及各行各业的人总在他们真正实现自己目标之前就想像,也就是说,在头脑里构思他们成功时的情形。
这样的做法可以使你在发言时保持愉快和自信。
闭上眼,想像你最感自豪的时刻,想像你当时的样子,你的站姿,你脸上的表情和你的神态。将你的手和手臂放到想像中的在你自豪的时刻它们所处的位置,然后睁开眼,用这个“得意之举”走上讲堂。以后每次演讲,都可采用这种方法。
除了演说前心理和情绪的准备外。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如何设计、准备一篇构思精巧、完备的演说提纲了。设计提纲,首先要考虑听众的“胃口”。
一个好的演说者应能取悦于听众。只有平庸的演说者才会在准备或发表演说时不把听众可能的反应考虑在内。
有两种方法可以使你尽快地“读懂”听众,弄清楚怎样才能打动他们。一种方法是分析听众的人际交往模式;另一种方法是弄清楚处在不同职业水平上的人一般都有哪些要求和需要。
一个好的演说者会确定他的听众究竟喜欢哪种人际交往模式,他的注意力何在,然后采取这种模式交流。这在演说之初尤为重要。它会让听众觉得演说者与他们是“一伙的”。毕竟,人喜欢与基本上相似的人相处。
那么,在面对不同职业水平上的人,要知道决策层的职员最倾向于关注全局。这就是说,他们通常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听众中那些基层管理者和非管理者则关注细节。毕竟,公司雇他们就是要他们做这个。而中层管理者的关注点也在中间。他们最关心的是笼统的细节:既不是整个森林,也不是单个树木。
考虑到实际存在的这些情况,通过确定听众在机构中所处的职位,演讲者可以大致判断怎样演讲。举个例子来说,当面对一群决策者发表演讲时,通常最好将演讲重点放在对全局的概述上;相反,生产线上的工人则更愿意听有关部门细节的演讲。
分析完听众的情况后,就该组织发言的内容架构了。组织一次发言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通常在3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而且这还不包括你打算使用胶片和幻灯的时间。
只要你照着以下步骤做:
第一步:在一张纸上,打印上你发言的“题目”;
第二步:在另一张纸的中央,打印“主题”这个词。然后,列出二到六个你将涉及的主要主题;
第三步:给每一个主题准备一张单独的纸(例如,你在第二步列出了三个主题,那么就得准备三张纸);
第四步:在每张纸的顶端(见第三步),列出你要讲的一个主题(见第二步),同时为每一个主题列出二到六个要点;
第五步:重新拿一张纸,在靠近顶端的地方标上“总结”。在上面列出第二步做的“主题”页中列出的那二到六个主题。
准备好演说架构后,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牢记演说内容。
这技巧就是:按照一张一张胶片或一幅一幅幻灯的顺序依此讲下去。如果你照着做,你就再也不需要死记硬背或照本宣科了。与之相反的是,看着幻灯胶片上的要点,你就能记起来往下该说什么。
毕竟,写在视觉教具上的每一条,都会使你记起你想告诉听众的一个观点或一个事实。这是使用视觉教具的主要目的。
好了,到现在为止,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剩下的就是你大显身手、一展风采的发言了。引人注目是发言的基本技能。大多数演讲者都死死地呆在讲台后面,我们称之为“讲台障碍”。他们的能量因此少了一个很重要的出口,不仅由于躲在后边,也由于缺少走动。
好的演讲者总是一边发言一边走动。他们走到听众中间,或是走向提问者,然后走开。这种走动能达到好几个重要目的。例如,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调动观众的热情等等。
还有一种可靠的方法使你的话听起来更具鼓动性:说得比你平常的声音大50%~100%。
当你说话比平时声大时,就会产生好些有用的效果。首先,你听起来就会自然、热情得多;其次,你的听众会更加留意;再次,你会觉得不那么紧张,因为开大声量能释放出那些可能压抑在内心的紧张感。
掌握了如上所述的诸多技巧,你就再也不会为在公众面前讲话,发表演说而害怕紧张了。许多时候,困难和障碍只是一层窗户纸,只要你勇敢地跨出去,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比想像中更为宽广、更为精彩!
掌握科学管理时间的技艺
时间是人的第一资源,谁善于运筹时间,谁就找到了通向学习成功的阶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今中外学者无不信仰时间贵于黄金的“黄金原则”,无不讲究时间运筹方法。钟表之国瑞士的温特图尔钟表博物馆的古钟上刻有名言,“如果你跟得上时间步伐,你就不会默默无闻”。
生命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充分利用时间等于延长了生命。苏轼关于静坐读书的诗句有“无事此静坐,一日为二日,若活七十岁,便是百四十”;爱迪生在79岁生日时,宣称自己已是135岁的老人,因为他常常一天干两天的工作。浪费时间对自己无异于慢性自杀,对别人无异于图财害命。马克思指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
每个人都应牢记:时间给勤奋者以智慧,给懒汉以悔恨。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当时间老人走到他身旁,要主动向他要时间。没有一种不幸可以与失去时间相比,学生应该学会避免这种不幸。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经常告诫学生:要在珍惜时间上建立功勋,要抓住偷光阴的贼,切不可当时间的凶手。
那么怎样来运筹时间呢?
1加强时间管理
对时间要加以管理,不能任其自流。要学会理财,也要学会理时。这就需要制订用时计划,编制时间预算。要拿出时间用来安排自己的时间表,通过安排时间来赢得时间。要消除无所事事的时间。高尔基说过:不知道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
2力戒办事拖拉
要加快生活节奏,说干就干。***说,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这个“今”,不但指今天,而且指现在。今天、现在就是每个人成就事业的里程碑。不但要抓住今天,还要抓住现在。鲁迅就强调:赶快做,马上做,从现在做起,与其说明年喝酒,不如立刻喝水。
3提高用时效率
学习效果,主要不靠加大时间量,而靠提高时间利用率,在用时上以质胜量。空话和瞎忙是效率的大敌。爱因斯坦坚决反对空话,他的著名公式是: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方法,这个z就代表少说空话。有些科学家是以“闲谈莫过五分钟”为座右铭的。瞎忙也是毫无价值。美国作家梭罗说得好:一味忙是不够的,问题是在忙什么!
4善于聚合时间
巧用时间的边角料,积累点滴时间以成大业,这是用时的聚合原则。正像马克思说的,财富就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中。有人说“20小时是银的,4小时是金的”。20小时指的是工作、睡眠各8小时,再加吃饭、文娱、社交4小时。剩下的4小时则是用时挖潜弹性很大的主攻阵地。
5缩小用时单位
达尔文从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时间。俄国军事家苏沃洛夫主张:一分钟决定战局。童第周也说: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前苏联历史学家雷巴柯夫说,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的人,时间多59倍。学生学习应该争分夺秒,寸阴寸珍。
6善于按质用能
每个人的最佳时间有所不同,因为生物钟有个体差异。生物钟是内在的节律性的生命活动。
生物钟不同,最佳用脑时间也不同。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猫头鹰型(夜型),夜晚精神好;百灵鸟型(昼型),白天劲头足;混合型,混有二者特点。
最佳用脑时间要最佳利用,这是按质用能原则。不同质的时间能源,安排相应不同的学习内容。精力最好的时间从事最费脑的学习,集中攻坚。用较长时间从事耗时较多的学习活动,一气呵成,以免中断后重新进入角色影响效率。
掌握写作优秀商务公文的技艺
每个人都想写好。但好的商务公文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给人深刻印象的备忘录、信函和报告应包含:
清楚、易懂的短语、句子、段落、小标题。
明了、符合逻辑的观点、事实、推理。
正确的拼写和语法。
集中于读者的需要,而非作者的需要。
一些活泼、多彩的词语和短语。
连贯、易读的格式。
只要遵循以上的指导,你就能写出一流的公文。那么,如何培养写作优秀公文的技能呢?下面给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明确读者的需要或愿望
在你在纸上涂抹词句之前,写作过程已经开始了。首先要做的是准确认定最终读者的性格及需要,然后依照这些来决定如何“讨好”该读者。
读者的首要注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吸引他的方法。例如:重视结果的读者主要想知道现在几点了;而重视细节的读者则关切你制造出一只表的全过程;重视友情的读者想让公文更富人情味。
2善于应用提纲
研究结果显示写得好的最佳方式是“自由写作”。自由写作只需一次一步地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拟提纲。提纲越详细,第二步就越容易。
第二步:写作。把你的提纲变成句子和段落。
第三步:编辑。把你第二步写的东西整理一下。
另外,提纲越细(第一步),就写得越快、越轻松(第二步)。多数人有同样的感觉。所以拟出一个详细的提纲是值得的。如果你发现你写作(第二步)用的时间太长,或者写得不够流畅,那么你可能没有把提纲做得足够详细。所以,下一次,在你把你的至理名言变成句子和段落前,先做份更详细的提纲。
3力求简短
写作用词造句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用短小的词语。例如,我们写“想”而不是写“思索”,写“用”而不是写“利用”。找本同义词典或字典来与“长词狂热症”作斗争。
用短句。短句比长句更易读。一般地,让你的句子不超过15个词或打印后不超过两行。
避免云山雾罩。云山雾罩是指读者必须苦思冥想才能明白作者的意思。阅读云山雾罩的文章感觉像在一池子胶水中游泳。为避免此类问题,请用短词语来写短句,并把迷雾控制在最低限度。
4行文生动活泼
生动、活泼、主动的词语可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吸引他,并让他投入其中。相反地,被动的用语就不那么显得生气勃勃。
5体现读者的需要
读者的需要必须是备忘录、信函和报告的着眼点。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些特定的词语能发挥特殊的魔力,即:
使用你的读者的姓名;
加入一些词语来显示你的读者“拥有”该作品的论题。这些词语包括“你”、“你的”、“我们”及“我们的”。如果你的读者迫切地想要感到某备忘录、信函或报告是针对他的需要,而不是你的(作者的)需要的话,这些词语对他们颇有意义。
6引人注目的“又及”
人们在信的结尾才读到“又及”。利用这一点让它对你有所帮助。可以不时的在某封信的结尾插入一个“又及”来陈述一个你绝对想让读者注意到的重要的观点。既然人们很难不去阅读“又及”,你的论点或可得到注意。
又及:记着要这样做!
7巧用着重线
有很多苦思冥想后写出的作品可能永远没人阅读。该如何引起读者的注意呢?那就是应用着重线;
给关键词语、意见、文字划着重线;
给最重要的观点划着重线,划着重线奠定了被快速理解的基础。
8运用小标题“分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