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富人有什么
2413000000016

第16章 富人有心计(3)

而一个人如果总以高薪酬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那么他是不大可能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薪酬固然是工作目的中的一个,但它绝不是最终目的。也就是说,你获得最多的并不是装在信封里的工资。

工作的好处在于除了能给你带来生存所需要的工资外还给你带来了很多机会。一方面,你有机会从上司和同事身上学习成功的经验,总结经验教训,学习他们的技能;另一方面,你也有机会锻炼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增强工作能力,使自己成为更有本事的人。

纽约城的一位富人的奋斗史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在他最初到纽约的时候,只是在商店里替人扫地,薪酬每周只有6美元。后来又找了一份工作,每周是14美元。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几年后,他进了一家纽约的大公司,成了一位商务代表,年薪是30万美元。由于工作努力,业绩显著,在他最初合同尚未到期时,就获得了一份长达10年的高薪酬的新合同,并且进入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成为公司合伙人之一,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事实上,在他最初做那些只有微薄薪水工作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就对他说过:“你工作不挣钱而且那么累,每天加班到深夜,这样你能发财吗?”但是这位富人不那么认为,他觉得任何工作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即使是在店内扫地时,他也在观察老板是怎样和客户打交道的。他总是在不断地观察、学习、总结,如果不工作的时候,他也尝试着和客户交流,了解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有时也会向老板请教一些经营方面的问题,时间久了,他也积累了许多经商的经验。虽然,当时只有6美元的薪酬,但他却学会了如何经商。这些经商的经验岂是6美元可以买到的?所以他觉得工作的时候要为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考虑。不论你从老板那里拿到多少薪酬,你都要知道自己每天从工作中学到了什么。因为这些东西才真正的永远属于你,它是你未来资产的一部分,用金钱是无法估量的。它们可以创造更多新的金钱。

因此,我们说工作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你可以在工作中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行政能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等。而所有这一切都远远超过了你得到的工资的价值。当你从一个新手、一个无知的员工成长为一个熟练的、高效的员工时,你实际上已经大有收获了。

那些只为了钱而工作的人是最没有出息的人。对于工作的人来说,工资固然是必须的,因为你需要有钱去买面包黄油,需要有钱租房、交电话费等。但是你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应该努力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绝对不要只为薪水而工作!薪水虽是工作的一种最直接的报酬方式,但却不是最重要的一种。提高自己的能力,挖掘自身的潜力,这才应该是我们从工作中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

八、富人有能屈能伸的品质

日本大神机电在沪登报征聘华籍高级雇员。不满30岁的邵先生凭一口自学的流利日语,轻松地通过考试,当场被聘为业务代表。上班第一天,商务处主任大竹先生向邵先生详细介绍任职后的工资、待遇、补贴、福利,去日本联系业务的机会以及晋升的可能。大竹又对邵先生说:“请邵先生多多为大神出力,拜托了!”说罢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90度的躬。邵先生深受感动,连忙起身还礼,并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成功。

邵先生果然成功了,3年以后被提升为驻沪商务处的副主任,当上大竹深可依赖的副手。

邵先生在代表日商与对方谈判合同价格时,深懂其中的技巧。他熟谙反客为主的真谛,总爱先抓住对方报价中的漏洞,乘机掌握谈判的主动权,然后步步逼近取得成功。当然,邵先生得心应手地施行此计绝非一日之功,全靠平素的经验积累和勤于思索,尤其是第一次出马就走弯路的教训,给了他有益的启示。

那是邵先生首次代表日商与上海一家五金公司洽谈中国钨砂的购销业务。钨乃是冶金、机电、电子、航空、航天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中国钨砂品位居世界之最,一向被国际市场器重,也是我国五金矿业的免检产品。但由于某西方国家的作祟,中西方的一些官方进出渠道不是很畅,于是民间的转口贸易就成为外商眼热的生财之道。此番大神公司沪办派邵先生登门,意在征询试探。他走进这家公司的业务科,见四处胡乱地堆着杂物,办公桌上散着碗筷,有的人在看报纸,有的人在闲聊,有的人在电话里谈私事,却没有一个人接待他。邵先生掏出美国烟散了一圈,才被告知科长不在,继续遭冷落。过了一会儿,一个打完电话的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了,上前答话。

邵先生极想通过这个小伙子促成交易,尽力把涉及的双方利益全都说得清清楚楚、详详细细。可小伙子听完后却摇摇手,说自己“做不了主”。邵先生又介绍了促成这笔生意的方法、步骤。小伙子又笑了笑说:“不要讲那么多,生意成不成对你关系很大,对我没有一丝一毫的好处,不会多拿一分钱的奖金。”

为了等待可以做主的科长回来,邵先生就与小伙子闲谈起来。话题慢慢地由电影扯到歌星,邵先生说自己认识香港某著名歌星的经纪人,小伙子立刻来了精神,称赞邵先生“脑子活络”。邵先生是上海人,当然知道这句上海话中隐藏着的那种含义,他当即拍胸脯许诺,下午就送几张这个歌星在上海举办演唱会的票来。这一招使小伙子竟有些眉飞色舞了。

邵先生虽没有搞到歌星演唱票的路子,但讲信用。从五金公司出来,他驱车赶到体育馆门口,高价买了10张黑市票,再折回五金公司业务科。小伙子惊喜了,全科人员也开始重新认识邵先生。于是,热气腾腾的香茶端来了,亲热的脸庞凑近了,并且不再把他当成外人。

“慢慢来,跟我们公司做生意,总是开头难……”小伙子劝慰邵先生。科里的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告诉邵先生:只要能跟我们业务科搭上线,这桩生意随便你怎样做,公司头头没有一个懂业务,关键是叫他们愿意跟你做买卖。邵先生当即答道:“我想办法再弄点演唱会的票来……”“这对头头没有用。”小伙子断然否定。邵先生一脸沮丧,掏出十几只进口一次性打火机分送给各人,请求帮助。

同乡之情最容易贴近,洋买办在自己面前是个弱者,更能使上海人的自尊心获得满足并慷慨地付出同情。业务科的人替邵先生出谋划策了,只要邵先生把日本老板带到公司里来,公司领导就不得不出面接待,到那时大伙帮着说说,再特别强调一下你们商社是我们公司的老关系户,成交就不困难了。

好戏上演了,很简单但很成功。公司头头见到了日本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双方拍板成交用了不到一个小时。邵先生经他人之手导演的反客为主,恰好符合中国的国情——倘若只是打通上层,那将面对下面各个环节的困阻,未必办成事情;假如仅仅疏通下层部门,也不一定能与当权者签约,因为下面的人为避嫌而不肯多说话;唯有借助于以内为外、以外为内的角色移位,才能达成交易。此后,大神株式会社驻沪商务处很快成为上海这家五金公司的主要外销渠道,而上海这家五金公司也逐渐变作大神株式会社驻沪商务处的重要业务支柱。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典型事例。事实上富人不仅仅是在商场上,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场合,他们都能保持这种能屈能伸的品质,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圆满做人,赢得财富。

九、富人有钱不屑于占便宜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错误地认为友情是建立在利益互惠的基础上,这样的人与他人交往目的是在于对方有什么利用价值,天天盘算着与人交往会带来什么好处。当对方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为自己提供便利时,便心里乐哈哈,与他形影不离,仿佛情深义重,可是一旦对方没有了利用价值或者遇到麻烦,便推诿责任退避三舍,甚至落井下石。这实在是一种自以为聪明的愚蠢表现。这样做的结果,无疑向别人表明:自己是多么的无情无义,又是多么的无耻。以后当别人与他交往时,必然会小心提防,以免被其利用。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富人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事情也都彼此联系,互相依存。富人与富人之间不免有些明争暗夺,有些摩擦,这一切都来源于是吃亏还是占便宜的心理,一切又都结束于吃亏与占便宜的行为。在富人看来,不就是那么点利益吗,不至于与人争个高低。富人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既获得心灵的平静,又可以获得道义上的支持。一旦对方醒悟过来,你的我的自然一清二楚。相反,处处想占小便宜的人,心理上永无宁日,让天下人耻笑。

在富人眼里,世间最美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且纯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能够敞开心扉,乐于为对方付出,然后是愉快地享受彼此的劳动成果。因为,富人明白,在财富的圈子里,他们需要太多太多的友情,需要真诚的付出,而不是索取与占用。

李嘉诚认为自己吃亏可以争取更多人愿意与他合作。他说:“你想想看,虽然我只拿了6分,但现在多了100个合作人,我现在能拿多少个6分?假如拿8分的话,100个人会变成5个人,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李嘉诚一生与很多人进行过或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分手的时候,他总是愿意自己少分一点钱。如果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什么也不要了,愿意吃亏。这是一种雅商的风度,是一种雅商的气量,也是恪守原则的经商信念在支持着他,也正如此,才有人乐于与他合作,他也就越做越大。所以李嘉诚的成功更得力于他“生而弗有”的经商处世智慧。

富人因为拥有财富而看得更加长远,他们往往更注意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