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2414500000048

第48章 诡异的预言(7)

1883年8月28日晚上,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新闻编辑爱德华· 萨姆逊工作得有些疲惫,于是便躺到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疲惫不已的他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次日凌晨三点刚过,他突然从一场噩梦中惊醒,一身冷汗但已清醒的他回想起梦境中的凄惨景象仍然心有余悸。他回到桌子上继续工作,但脑海不断呈现出梦里的景象。于是他随手拿起笔索性把梦见的情景原原本本写了下来。

他写道,在离爪哇不远的地方,有个叫做帕拉拉普的小岛,他看到一群群的土人为了逃避那紧跟在他们后面流淌而来的火山熔岩,都争抢着冲向大海,炙热的岩浆烧灼着大地和海面。景象十分凄惨。他还依照梦境详细描述了海上的狂风巨浪是如何颠覆所有船只,海水和高温怎样将一些土人无情地吞噬。直到最后,一声巨响,火山整个爆炸了,小岛沉入海中,仅留下一个还在喷着火焰的火山口。

他写完后,鬼使神差地在稿子首页左上方标上“重要新闻”字样,然后离开办公室回家去了。

第二天一早,主编在办公桌上看到这篇稿子,以为是萨姆逊头天晚上从无线电广播里抄录的新闻消息,就赶紧把它编入当日的头号新闻,并加上横幅大标题。其他报馆得知消息,纷纷前来联系,询问详细情况。主编还用电报将稿件内容发往纽约,由美联社无线电讯转发,当即就有好几十家主要报纸以头版进行转载。当时的新闻业如日中天,报纸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最重要的途径。相应的,报纸也就承担了最为重要的社会角色。

这则灾难事故的新闻报道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普通读者接连多日要求报馆提供更多的材料和消息,此时的环球报对外只好推称灾难发生地点遥远,暂时尚未沟通联系,而在内部新闻主编则一再提出要萨姆逊设法弄到更多的消息。萨姆逊全然未曾料到一则梦境实录竟会被当做新闻报道,职业的敏感告诉他,如果再不澄清事实,事情将会愈发地不可收拾。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萨姆逊找到《波士顿环球报》的发行经理,向他说出了实情,并一再解释他并不是有意要欺骗大家。发行经理听罢大怒,立即将萨姆逊赶出了报社。

萨姆逊虽然被开除了,但是报馆面临的困境仍然无法摆脱。事到如今,《波士顿环球报》已经无路可走,于是决定向世人公布真相,并且做好准备充当整个美国新闻界的笑柄。

谁知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罕见的巨浪汹涌着扑向美国的西海岸;在马来西亚及印度一带汹涌的浪涛将成千上万个村庄吞没;澳大利亚也传来消息说北部地区听到了天空雷声轰鸣般的巨大声响。

这一系列的事故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各报也把新闻的着重点置于采集报道各地的天灾情况方面,而将《波士顿环球报》的“骗局”检讨材料暂时扣下来。没过多久一些船只颠簸着驶进印度洋的一些港口,带来消息说,克拉克吐阿火山爆发了。

记者们借此收集了各方面的消息得知这座沉睡了两百年的火山在1883年8月27日(萨姆逊做梦的前日)开始活动并且喷火,于次日爆炸成碎片,这座9平方公里的小岛被整个儿地炸上了天,堆堆岩石在烟火中被崩得到处乱飞,其高度竟达17 英里。同时,海面上堆积起了厚厚的浮石层,达5英尺高。灼热的熔岩流入海中,激起72英尺高的浪涛。这些惊人的数字表明这是一场空前的灾难。萨姆逊很快就被《波士顿环球报》请了回去,并且在随后的报道中,报纸将他的照片刊登在头版,称他为世界新闻的“快手”。

然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克拉克吐阿岛即为帕拉拉普岛。“帕拉拉普”是当地土人对它的称呼,而这个旧名称早在150年前就已废止了。萨姆逊的梦境逐一被事实所验证,难道这一切都是巧合吗?一场梦境与现实齐发的灾祸,让人再次对梦境这一奇妙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邓恩的梦

英国早期飞行员兼航空工程师邓恩为人严肃,是一个自称做过许多预兆之梦的人。在波尔战争时期,邓恩随部队驻扎南非。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离奇古怪的梦,醒来后他将故事写进一本书里。梦中邓恩看见自己站在一个山头上,眼看着一座火山即将爆发,水气从四周的地上冒出来。他心里感到非常害怕。然后邓恩又看见自己在附近一个岛上,哀求那里的法国官员派船去拯救大约4000个遇险者。正当他还在苦苦哀求的时候,他醒来了。

没过多久,运到邓恩营地的最新英国报纸报道了一宗灾难,情形和他梦中的情景十分相似。《每日电讯报》的大标题是“马丁尼克岛火山爆发”,内文报道这次在法属西印度群岛的火山爆发,导致4万人丧生,遇害人数是邓恩梦中看见的10倍;生还者被当局派去的救援队救走。

几乎所有读过邓恩作品的人,都感觉他的资料详实可靠,不存在虚假问题。他在作品中还提到几件类似的事。有一个晚上,他梦见自己在苏丹喀土穆附近,看见三个英国人,他们衣衫槛楼,声称从非洲南端一直步行而来。第二天早上,他在《每日电讯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说英国一支计划从好望角徒步到开罗的探险远征队抵达喀土穆。而邓恩事前对此全不知情。在另一个破晓之前做的梦里,他看见一列火车,在苏格兰弗夫桥附近出轨,坠下路基。几个月以后,邓恩这一个梦得以应验,当时一列名叫“飞行苏格兰人”号的著名火车发生意外,出轨坠下路基。这些梦境与现实的诡异巧合,让人怀疑是否人类有奇异的能力,在梦境中旅行到未来,见到未来发生的事情。

未婚妻的噩梦

法国姑娘塔丽特有一名当警员的未婚夫,名叫佛朗哥斯·克林。

1985年4月30日晚上,塔丽特做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梦:未婚夫佛朗哥斯倒在血泊之中,不远处有很多蒙面持枪的黑衣人……在爱人的葬礼上,她哭得死去活来;她决定要与死去的丈夫举行一场隆重的婚礼,在场的人一致反对;就在这时,总统密特朗也来参加佛朗哥斯的葬礼,竟然同意了她的要求……

塔丽特被这个可怕的梦惊醒了。她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并将这个梦告诉了佛朗哥斯,嘱咐他行事小心。佛朗哥斯只是微微一笑,并未认真,随后安慰了美丽的未婚妻几句。

一个月后,可怕的梦境却真的应验了。1985年5月30日,佛朗哥斯在追捕一帮匪徒时不幸中弹。当佛朗哥斯被送入医院时,警方立即将此事通知了塔丽特。但当塔丽特赶到医院时,佛朗哥斯已经断气了。塔丽特痛不欲生,在出席佛朗哥斯葬礼仪式时,一个奇特的想法闪过塔丽特的脑海,她要和心爱的人举行婚礼。

塔丽特想到:“那些冷血残忍的匪徒虽然夺取了我心上人的生命,但他们却不能夺走一个女人的爱;他们虽然粉碎了我的梦,但却夺不走我的回忆。于是,她决定要和未婚夫举行婚礼,即使他已不在人世。不出所料,亲朋好友都劝她不要这样做。塔丽特说:“当时有很多人认为我精神不正常,但是我却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们不理解,这是对爱的一种承诺。”不过,塔丽特虽然想嫁死人,但她的这种做法在法律上却不容许。她到有关部门申请时,第一个答案就是不能和死人结婚,于是她找来律师商讨对策。一位律师建议她向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直接申请结婚请求。这种婚礼通常只批准给战时怀孕的妇人,但鉴于佛朗哥斯是警察且属于因公殉职,塔丽特可以试一试。

申请手续持续了10个月的时间,最后总统被她的真情打动,批准她和已故的未婚夫举行婚礼。在未婚夫死去差不多一年后,塔丽特独自一人步入登记处,登记并宣誓成为一名死人的妻子。可怕的梦境和甜蜜的爱情成为这个故事最好的注脚。

妻子的梦

1933年,韦纳与爱玛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婚礼,结为夫妻。几天后,他们来到风景如画的瑞士度蜜月住在一座酒店中。当两个星期的蜜月结束时,夫妇俩由于深深眷念宁静典雅的瑞士山村生活,便决定在瑞士长住下来。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们再也没有离开过瑞士。然而,好景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破坏了原本安宁的生活,最致命的是摧毁了两人的经济支柱,他们的积蓄在1957年全部花完。幸运的是,酒店主人卡特对两人的恩爱钦羡不已,对他们眷恋瑞士湖光山色并在此定居的行为也颇为欣赏。尽管这对恩爱的夫妻变得一贫如洗,但卡特仍然让他们居住在酒店中,无偿为他们提供服务。

据酒店内一名服务员介绍说:“韦纳与爱玛的脸上永远面带微笑,他们从不吵架,表现得非常恩爱。即使在他们经济拮据之时,他们之间的互相关爱和体贴也丝毫没有改变。”

一次,爱玛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见自己的丈夫突然离开人世,而她因为悲伤过度,也在18天后死去;死后两人葬在了一起。爱玛被这个梦惊醒了,她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半个月后,韦纳在睡梦中平静地死去,享年78岁。爱玛痛不欲生,在丈夫的墓旁,她特地挖了自己的墓,希望自己死后,仍可以陪伴在韦纳的身边。18天后,在极度的悲伤和思念中,爱玛也平静地离开了人世。酒店主人遵照爱玛遗愿,将她葬在韦纳墓穴旁边,完成了他们生死相随的心愿。

梦见打死对手

1947年,休格·雷·鲁宾逊参加了一次中量级拳击锦标赛,对手是吉米·多伊尔。比赛前一晚,鲁宾逊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后来他被梦惊醒。鲁宾逊后来在自传中忆述那个梦时写道:“多伊尔和我在拳击场里比赛,有好几次我出重拳击中了他,最后他倒下了。他睁大眼睛,目无表情地瞪着我,我也看着他,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裁判员进行10秒钟计时,但是数到10,多伊尔还是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我听见人群中有人叫道:‘他死了,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