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板,肯定是希望员工个个精明,但是老板也知道,员工不是孙悟空,不可能那么神通广大,所以当员工出现错误的时候,大多也是批评一番而已,而不会真是要拿谁开刀,给谁穿小鞋。所以,当我们能换一个角度,站在老板的位置想问题时,许多看似是大问题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更有助于公司的发展和进步。
为什么自己没有别人的财富?为什么在社会上打拼了这么多年还是个普通人?关键就在于我们不懂得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想问题,所以我们做不出成绩,得不到老板的赏识,自然更拿不到高薪了。
当你以老板的心态去对待工作的时候,你会完全改变你的工作态度。你会时刻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你的业绩会得到提高,你的价值会得到体现。你会改变以往的态度,而以一个积极主动工作的人出现在老板面前。工作,不仅仅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与工具,更是我们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充分施展自己潜能的舞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企业只有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前进才能超越现状,实现崛起腾飞的目标;而个人,也只有在不断努力追求中,才能超越自我,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企业就是我们,如果企业没有了我们,就没有了企业中的人,所以也就不能称上企业了,只能是一个空壳了。所以,我们就是企业,企业与我们是一体的,企业的发展就是我们的发展,我们的进步就是企业的进步,两者是相关连的一个整体。
一个能够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他绝不会事事都被人推着走,而是自己决定前进的方向和路线,他们从来不消沉、从不会轻易言败,而是充满热情地迎接每一天。
改变我们看事物的习惯,改变我们所站立的角度,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对自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能看清自己未来的道路和方向,更能接近成功。
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没有那位老板不喜欢雇用能工巧匠,没有人不喜欢把工作交给技术娴熟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都能做到尽善尽美,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专家,那么别人就无法替代你,无法超越你了。
无论在哪个行业,老板们都希望自己的员工个个身怀绝技,每一个老板都喜欢技术精湛的人。
有一个人问一位资深人士:“个人努力与成功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位资深人士说:“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做的,但我的原则就是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担任什么职位都要使自己成为行内高手。”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都报有一种应付差事的心理,认为只要把事糊弄过去,把自己的工资拿到手,就算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这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有损于公司利益,也会使自己身陷得过且过的陷阱。虽然当前老板没有觉察你的这种行为。但是,在未来你生活和未来的发展道路也会惩罚你,因为你已经养成了不思进取、不务正业的坏习惯。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想方设法地钻研它,尽量使自己成为一名专家。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曾说:“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我有两个期望:一是期望他们有本领,成为‘带工具的人’;二是期望他们有抱负,争当‘不可或缺的人’。”
一位成功学家曾聘用一名年轻女孩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信件,薪水与相关工作的人员相同。有一天,这位成功学家口述了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机记录下来:“请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她将打好的文件交给老板,并且有所感悟地说:“你的格言令我深受启发,对我的人生大有价值。”
这件事并未引起成功学家的注意。但是,却在女孩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那天起她开始在晚饭后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给读者回信。
她认真研究成功学家的语言风格,以至于这些信回得和自己老板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一天,成功学家的秘书因故辞职,在挑选合适人选时,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女孩。
在没有得到这个职位之前已经身在其位,这正是女孩获得提升最重要的原因。当下班的铃声响起之后,她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没有任何报酬承诺的情况下,依然在刻苦工作,最终使自己有资格接受更高的职位。
故事并没有结束,这位年轻女孩的能力如此优秀,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他公司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请她加盟。为了挽留她,成功学家多次提高她的薪水,与最初当一名普通速记员时相比已经高出了4倍。对此,做老板的也无可奈何,因为她不断提升自我价值,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了。
每一位在职场中摸爬滚打的人,都应记住这句话:“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下决心使自己掌握所在领域中的所有知识,在技术上高人一筹。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荣誉、利益自然会随之而来。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又怎能因自己的失败而责怪他人、责怪社会呢?
在北京,曾有一家研究所。有一天研究所的高层领导者突然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个决策:30年工龄以上的人全部内部退休,是否聘用待定。工作30年的人,年龄是在50岁左右的人,没有了年龄优势,也没有了精力储备,如同一只只无助的羔羊,任人宰割。但是有一个人,她是一个十分认真敬业的编辑,别人不懂这一摊业务,所以她向所长提出不接受内退,虽然你可以返聘我,但是我还需要个人尊严。结果所长对她实行了例外对待,没有让她内退。她说:“我之所以能够站住,是因为我不可替代。”
“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让别人离了你就无法正常运转,这样你的地位就会大大提高。”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如此说。
“物以稀为贵,人以杰为尊。”不可或缺的人,就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就是企业的转动轴、千斤顶,就是企业实现奋斗目标道路上的主力军。不可或缺的人,就是企业的发动机,就是企业的心和肺。企业只要一离开他,就会呼吸不畅。
因此,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做到优秀其实也十分简单:“只要你意志坚定持续不断地努力,养成让自己保持优秀的习惯,成为你所在那个行业的专家,做一个不可或缺的人就可以了。”
会减压,不做职场“疲惫族”
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于个人的习惯,这其中既包括思想习惯上的,也有行为习惯上的。
现代社会,压力正一步步的逼迫着人们,因压力带来的疾病以及精神疾病已不断地在人身上出现。精神失控、自杀等因压力过大而出现的恐怖场景,正在人们的面前和各类媒体上演。
在近一段时间来,你是否感觉人际交往总是让你无法脱身,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越来越远?你是否总感觉和自己最近发生争执,总觉得孩子不听话,而且父母那里又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办理?你是否感觉到最近经济问题总是让你羞于算计?如果在你身上已经出现了这些情况,那么,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其实这些都是由于压力造成的。
压力无处不在,特别是作为经济发展中流砥柱的都市白领们,每天都周旋于繁杂的事务之中,其身心都经受着来自各方的考验。
适度的压力能激励人、鼓舞人,让人振奋,促进人们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工作的动力。正所谓:“压力即是动力。”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和宣泄,日积月累就会引起人的心理和生理各方面的不适。过大的压力会使人烦躁不安,让人神经紧绷,就像一把小提琴上绷紧的琴弦,稍不留意,一碰即断。
长期受压抑的人其情绪往往表现为:孤僻、易怒、固执、轻率、自卑、焦虑、妒忌、悲观、失望等,以及其他类型的变态心理,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心理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还会影响人的健康。如妨碍工作进展、家庭和睦、事业发展。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疾病专家黄宛教授明确指出:“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和病情的发展,都与不良的精神和情绪有关。”因此,对任何人而言,应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尽力消除压抑,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会减压,并能把它当做习惯应用的人,生活必然是轻松自在、幸福美满的。但是,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压力都来自于个人的习惯,这其中既包括思想习惯上的也有行为习惯上的。所以解除压力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自身,我们要对自己的习惯作一次清理,把不好的习惯抛弃,把好的习惯保留下来。
——减轻情绪压力。
现实生活中,身心疾病数不胜数,每一种疾病都有其情绪上的诱因。
一个下属在和老板吵架,如果继续吵下去其结局必定被“炒鱿鱼”,那么我们这时就应改变自己的情绪习惯。比如我们可以及时地改变态度,或者暂时地依靠上司的意见去处理,还可以暂时压制住自己的情绪,闭口不说话。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因为被炒鱿鱼而给自己造成压力。从而避免了接踵而来的有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后果。
——减轻心理压力。
心理疾病的产生,既来自外界也来自自身。当有压力时,应学会向依赖的亲朋好友诉说,以此便可理清你的问题思路,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如果有些事情我们无法对身边的人讲,我们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一些不便与身边人讲的事情在心理医生那里却可以全部吐露出来,从而得到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以此解脱自己的心理压力。
——把握健康的心态。
人人都有压力,没有压力的生活只是一种奢望,TCL掌门人李东生在谈到压力时说:“不是没有压力,而是要争取做到把工作当成一种带薪的愉快学习过程。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化压力为动力;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能有不断追求进步的愿望,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才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成功机会。”所以,我们应学会调整心态,把工作当做学习的过程,从而使自己拥有了一个健康的心理。
——改变生活习惯。
生活总是慌慌张张,难免充满压力,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生活习惯上着手减轻压力。比如,为了减少上班迟到带来的经济压力,我们每天早晨可以提前15分钟起床,从而忙乱的早上变得从容自如。再者,在每天晚上就将第二天要用的东西就准备好,如第二天的早餐或准备要穿的衣服等。改变拖延带来的压力,想明天做的事,今天就完成;今天想做的事,现在就做。不要总依赖于自己的记忆力,每一件事情只有事先做好计划才能完成的更完美。
——把工作排出秩序。
人常说:“办事要有顺序。”做事有秩序,人对工作才会有兴趣,做起来才有节奏感。
比如,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行的多项工作。我们可以运用系统论、运筹学等原理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处理,使自己在同一时间内综合进行几项工作,这样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而那么有类似之处,相互之间又有联系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其相同或相关的特点,一起研究解决,这自然就省去了重复劳动的时间。
学会减压是有必要的,减压作为一种习惯也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将良好的工作方法培养成习惯,我们的工作效率才会提高,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益。
——运用冥想排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