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2416800000032

第32章 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2)

托尼在美国一家保险公司任高级精算师,受中国某保险公司之邀,托尼前来中国商谈一些可能合作的培训项目。托尼提出与地方的保险经理们见个面,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保险业市场。托尼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在离首都不远的一个城市,某保险经理人的会客室,托尼见到了几个重要的负责人。处女座的托尼非常注重细节和卫生,而那天会见的人,却着实给托尼留下了一个“难忘的第一印象”。他说:“那个主要负责人热情地坐在我身边,专注地介绍着中国保险业的前景,而我的视线却无法离开他的鼻子,我根本没有听进去任何内容,我的思维全被那‘红杏出墙’的鼻毛占领了!只要一看他的脸,我就产生强烈的欲望——要替他剪掉那扰乱我思维的鼻毛。我试图忘却他的鼻毛,把目光和注意力移到他头以下的部位,却又看到他肩上落着白花花的一层头屑,我忍不住要作呕。为了礼貌,我只好又把目光放在他脸上。整个上午,我的大脑中只有两个画面——黑鼻毛、白头屑。待到中午吃饭时,我生怕自己被安排在他身边,借口讨论技术坐在另一个负责人身边。”如此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人,给客户留下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凭着这样的影响,即使生意谈妥了,你还指望会有下次吗?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不注意细节而影响了整个事态的发展。细节对于事情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做事注重细节,就会在人生的旅途中如鱼得水,做事忽视细节,相应地要受到细节的惩罚,下面的例子将会为你说明这一切。

还记得讳疾忌医的故事吧,说的是扁鹊去进见蔡桓公,发现其面色难看,就要求为其治病,可蔡桓公为了不让别人知道他有病,坚决不治,以至于疾病从皮肤蔓延到肌肉,到肠胃,再到骨髓,最后死于本可以治愈的皮肤病。几千年以来,不乏为蔡桓公叹息者,如果他当初听取扁鹊的意见,就算是没有感觉到不适也应该让医生看一下,那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平时生活中看似很细微的事情,就是这样毫不留情地影响着整个事态的发展,也许它只是无数块砖头中的一块,却导致了整座大楼的倒塌;也许它只是一个棋子,却影响了整盘棋局的输赢;也许它只是蔡桓公身体里的一粒癌细胞,却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命丧黄泉……什么是不简单,就是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情;什么是不平凡,就是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只有注重细节,留心细节的人,才能构筑理想的大厦,走向成功的殿堂。宝洁公司的汰渍洗衣粉由于在广告中倒洗衣粉的时间用了3秒钟,而奥妙洗衣粉在广告中这个动作仅用了1.5秒,结果消费者就误认为只有倒入大量的汰渍洗衣粉才能洗干净衣服,这不经济实惠。就是广告上这么细微的一点疏忽,对汰渍洗衣粉的销售和品牌形象造成了伤害。所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残酷的今天,任何细微的东西都可能成为“成大事”或者“乱大谋”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重视细节,不要让细节成为身体里的那颗“癌细胞”,不要让细节成为粥锅里的一粒老鼠屎,不要让细节成为成功之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所以说,做事注重细节的人必定是一个细心的人,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都会谨小慎微,处处留心,在细节中酝酿伟大,在伟大中发现细节。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是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是鸡毛蒜皮般的小事,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只有注重细节的人,才能达到理想的尽头,才能聚沙成塔,实现心中的目标。

要想把事做好,就请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被忽视的细节中做起吧!

5.做管理就是做好细节

做事金典:做好“小事”是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它要求你必须付出数倍于别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超越他人的成就。

古语有云:“窥一斑而知全豹”。于是,执行在于细节,其本质就是从小事做起,且步步做好。

“从小事做起”,就是指所有管理层的负责人,包括高层和基层的管理者,都应该把所有下属员工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全部放手让他们去做。例如业务部门,在公司经营方针指导之下,如何具体开展市场业务工作,如何与客户洽谈,如何安排市场推广宣传活动,这就要求高层和基层的管理者与相关员工一起商议出计划和方案后,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就可以了。

如果一个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的目标都已经明确,在其理想、使命和目标之下,各个部门以及部门里的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明确理想、使命、目标和行动计划方案,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公司还有什么“大事”呢?

“从小事做起”还得注意,就是从那些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抓起,抓那些薄弱的环节。由此,管理者就有必要经常亲自去过问下属中的一些看起来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有时候经理还需要亲自拜访客户,了解在客户服务当中出现的问题。

在企业管理上,日本人的精细和认真执著的做事风格为其产品赢得了世界各地极高的赞誉。日本人具有那种“将微不足道的工作做得完美无瑕”的职业精神,因为,他们懂得,任何一个“细节”问题,都有可能成为事业失败的根源,在市场上被无限级放大直至市场崩溃。他们这种追求细节完美的行为并不是浪费资源和牺牲工作效率,相反,他们的细致工作,极大地减少了许多反复出现的无效的问题,逐步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品质,卓越也因此产生。

所谓润物细无声,商业竞争的最终成败归根在于细节的较量,从小事做起,关注客户的细节需求,积极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哪怕是一两点,只要能打动客户的心,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市场利害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是敏锐的市场嗅觉。

这一点对于企业的管理尤其重要,小的细节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体现出能否将一件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到“高水准”,具有超越其表面现象的价值。我们每个人努力追求自身工作的完美,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具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意义,也是创造卓越的根本点和立足点。

我们所做的各种工作是由无数工作细节组成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十分重要。我们必须以高标准、高要求规范自己,把每一项细小的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6.世界上最难遵循的规则

做事金典:忽视小事、只想专做大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不如做小事的人。

世界上最难遵循的规则是度,度源于素养。而这里的素养,则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细节的积累,这种积累则是一种功夫。

古人说得好,小事虽然微不足道,但不做也是不能成功的,那些常常游手好闲的人,他的成就肯定不会超过常人多远。古人还说,忽视小事,专做大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不如做小事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小事来得频繁,办事所花的日子也多,积累起来数量也就大;而大事来得稀少,积累起来数量也就自然小了。

积累,一件又一件小事地去积累,直到有一天,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比如**,他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珍惜每一件小事,把每件小事都当作一个新的出发点,当做一件大事来看待,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心血,谁又能怀疑他的伟大呢?

每一年积累,不如每季度积累;每季度积累,不如每个月积累;每个月积累,不如每一天积累。

一天不是一周,一周不是一月,一月不是一年。一周需要七天才能构成,一月需要四周才能构成,一年需要五十二周才能构成。一件事情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几件事情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从搬运工到哲学家,从奴隶到将军,从凡人到伟人,都不是一天、一月、一年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长期的追求、长期的积累、长期的磨炼才能够达到。

也许一个家徒四壁人,会因为某种机遇而一夜之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但一个搬运工成为一个哲学家,一个凡人成为一个伟人举世闻名,绝不是某个机遇的缘故。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不断地行动,才有不断的成就;不断地积累,才有不断的提高,不断的积小步,才有跨大步的力量。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子,播什么花籽,开什么花儿。人积累耕耘的经验就成为农夫,积累砍削的经验就成为工匠,积累贩卖货物的本领就成为商人。这种积累,既是痛苦的,又是快乐的。

有位医学院的教授,在上课的第一天对他的学生说:“当医生,最要紧的就是胆大心细!”说完,便将一只手指伸进桌子上一只盛满尿液的杯子里,接着再把手指放进自己的嘴中,随后教授将那只杯子递给学生,让这些学生学着他的样子做。看着每个学生都把手指探入杯中,然后再塞进嘴里,忍着呕吐的狼狈样子,他微微笑了笑说:“不错,不错,你们每个人都够胆大的。”紧接着教授又难过起来:“只可惜你们看得不够心细,没有注意到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进嘴里的却是中指啊!”

教授这样做的本意,是教育学生在科研与工作中都要注意细节。

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力,这种功力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谈到日积月累,就不能不涉及到习惯,因为人的行为的95%都是受习惯影响的,在习惯中积累功夫,培养素质。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所以,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热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还应该搭上习惯这一成功的快车,实现自己的目标。

“自立者,天助之”这是一句很好的格言。上天从来不会帮助懒汉。没有平时的积累和总结,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只能够一次又一次地与之错过重来。短短的人生有多少事情可以重来呢?企业营销和策划的时候,常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产生创意。一般来说这个时间为短短的三天,如果三天过后还不能有创意的话,那么花再多时间去想也是枉然。但是你要知道,做这一行的人都相信“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立即产生杰出创意的能力”。这不是很矛盾吗?其实不是,如果你知道他们在平时做过多少次的调查,记录过多少次自己新奇的想法,你就会明白,如果平时不去积累素材,要在瞬间内产生伟大的想法都是痴人说梦。

而且,在你看来也许仅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于有心人而言就是难得的机遇,也就是说,即使是机遇,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见,抓得住的,这需要平时积累的一种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