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风流云散
2431800000040

第40章 后记

张仲秋

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结识了Y君。其实之前也认识他,因为我跟他的弟弟就是非常要好的同学。只是因为他长我几岁,所以一直没有交往过。

有一天看《浏阳日报》,不经意间看到一篇报道Y君六十寿庆不请客不做酒,而是举办个人生日演唱会的文章,就被他这一不落俗套的举动深深地吸引并打动了。因为文章中说到了他在“湖南知青网”上一些情况,因此我又上了“湖南知青网”,并在“湖南知青网”上看了他个人生日演唱会的所有视频资料。因为自己也曾当过几年知青,而“湖南知青网”就是知青们自己的精神家园,便油然有了一种亲切感。正好当时写完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刘家老屋》,见“湖南知青网”也是一个“草根”论坛,就以“人中禾火”为网名注册,不揣浅陋地把自己的拙作发了上去。没想到一石激起千重浪,《刘家老屋》很快就得到了一些知青朋友的认可。很多网友在原帖后跟帖留言,表示了对《刘家老屋》的喜欢甚至是偏爱。我也是在陆陆续续的回帖中结识了Y君。

是2011年6月“湖南知青网”组织的江永之行使我们真正走到了一起。整个过程几乎和小说中描写的相差无几。因为和他有了比较坦诚的相处和交流,也因为对他和他们家的情况比较了解,他又是那么地真情相托,我也就不再推辞,答应以他为原型,并利用他提供的部分素材!开始了《风流云散》的写作。

在征得了Y君同意的情况下,我一边写一边在“湖南知青网”上发。一时间也吸引了不少的读者,很多网友甚至是在等着我的帖子看。二十多天的时间里,点击率就突破了四千。据朋友说,这在“湖南知青网”是少有的火爆了。

但麻烦也随之而来。一位网名叫做“车窗外”的网友不知出于什么动机,在没有认真阅读小说的情况下,就发了一个《〈风流云散〉是丑化知青的劣作》的帖子,并提出来要和我“商榷”。Y君知道了后很是着急,并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问我怎么办?我马上就上网去看了这个帖子。因为“车窗夕”说是耐着性子一目十行读完我的小说的,而“商榷”又用的是近似谩骂的“文革”语言,像“大字报”一样充满着无须争辩的火药味。我知道要去和这样一个满身“文革”遗风的人去“商榷”,无异于是“对牛弹琴”。于是我决定不去和他“商榷”。但我对他的帖子和其他跟帖却一直密切关注。在发现矛头有点不对的情况下,我只好另树一“帜”,也发了一个帖子,叫做《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对那些不是善意的言辞甚至是人身攻击的谩骂予以还击。一时间,“湖南知青网”的“茶座”栏目是唇枪舌剑,刀光剑影,硝烟弥漫……最后,版主和管理层为了“和谐”起见,只好将《风流云散》一删了事!

这件事“闹”得只要“百度”一下就能搜到。我也因此一时成了“湖南知青网”的“名人”。

在这场“争论”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Y君。作为小说中的原型,他对别人的谩骂攻击不屑一顾,对我对主人翁的描写刻画不置可否,从不认为我在小说中对“他”进行了“丑化”,他一直认为我写的就是“小说”,而自己却从不去“对号入座”。我真的十分感谢他对我的这种大度宽容和真诚理解。

但我在事后还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我在认真听取了朋友们不同的意见后,开始重新审视《风流云散》的得失,并下决心要将这部小说尽我的能力做一次认真地修改。只是因为自己的水平所限,《风流云散》最后还是只有这个样子,不一定会让读者朋友们满意了。

因为小说是以Y君为原型的,他又为我提供了主要的故事资料,因此在筹备小说出版的过程中,我几次提出来要署上Y君的大名,但几次都被他拒绝了。他说“都知道小说是你写的,署上我的名反而让人笑话。”我说不过他,也就只好是悉听尊便。但我又总觉得自己是贪天之功而为己有,对他那种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常常是心怀愧疚。

现在《风流云散》总算是付梓了,我也只能是借此机会,对Y君和所有关心过这部作品的“湖南知青网”的各位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了!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关注和批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宽容和理解,《风流云散》才有了今天的这个样子。尽管这个样子并不一定会让读者朋友们满意。

张仲秋2012年6月29日于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