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改革大师:王安石
2450900000005

第5章 神宗即位君臣遇合

(一)神宗皇帝

治平四年,英宗皇帝驾崩,20岁的神宗皇帝即位。神宗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帝王。说他杰出,并不是以他的治绩为标准,因为历史证明他也没有扭转北宋王朝每况愈下的统治局势。但与大多数平庸的君主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性格比较强健,思维不拘定式,勇于进取。同时又少年老成,绵里藏针,锋芒内敛,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他的个性、思想也和王安石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这两个人都毅力刚健,富于魄力,看不惯因循苟且;比如他们都不为正统儒家思想所蔽,能够旁窥诸子百家之言,以自己的经验加以取舍。

因为好学深思,虽然即位时刚刚20岁,他对当时的形势已经有了明确的看法。这些看法也与王安石有着不谋而合之处,那就是开国百年,承平日久,人心怠惰,积弊甚深。财政困窘已经直接威胁了政体的运转,政风吏治每况愈下,百官

只求营私,不思振作,行政效率十分低下。百姓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不断的搜刮下,生活越来越艰难,一旦有灾害,就流离失所。同时,北辽西夏就像觊觎在卧榻之侧的恶狼,岁岁攫取大量帛金也无法安心。总之,已经到了非改革不行的地步。

朝中许多大臣也为窘迫的政治局势忧心忡忡,力求寻找解决办法。神宗即位才一个月,一个叫刘述的大臣上前陈述目前的困难。翰林学士承旨张方平也上书极言天下困极,朝廷却不图营救,如果继续因循苟且,一旦出现饥馑或者边患,就没法挽救。

看来关于改革,朝廷上下基本已有共识,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改了。对这一点涉世不深的神宗也心中有数,“庆历新政”已被废除,人们记忆犹新,有范仲淹那样的能臣,阻力还那么巨大,何况现在局势比范仲淹那时更加复杂。因此,选择一个改革的策划执行者,是当务之急。

神宗是个慎重沉稳的人,他要在朝臣中进行广泛考察、比较,最后,才能确定谁可托付大任。进入他视野的有这样一些人:三朝元老富弼、御史中丞司马光、吏部侍郎吴奎等。因此,在半年之内,神宗频频召见这些可能的入选者,不动声色地进行考察。

他最先看好的是做过多年宰相的老臣富弼,此人德高望重,当年也曾积极参与庆历新政,此时为枢密使。然而,庆历新政的失败已经彻底挫伤了他的锐气。

神宗又把眼光转向了司马光,此人名望很高,口碑甚好,而且学识深厚。但神宗听了他的治国之要,只觉得淡而无味,书呆子气十足,他觉得此人有些迂腐。再考察吴奎,又觉得为人过于软弱。举朝上下,或保守,或迂腐,或谨小慎微,竟无一人可以入眼。那么,现在只剩下一个候选人了:王安石。

(二)争议王安石

神宗与王安石,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渊源。原来,神宗的侍读韩维是王安石众多崇拜者中的一个。他视王安石为古今一人,道德文章,皆为天下法。在他的影响下,读书时期的神宗阅读了大量王安石的著作,王安石纵横矫健的文笔本来就容易感染读者,那些惊骇世俗、精辟独到的观点赢得了青少年时期的神宗的由衷敬佩,而王安石又特立独行、行高于众,关于他的种种逸事传说都传到了神宗耳朵里,在这个少年人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几近完美的高大形象。青少年时期是很容易崇拜人的,尤其是崇拜那些卓尔不凡的特殊人物,王安石就是少年神宗心中的偶像之一。那个时候,神宗就想召王安石做自己的侍读官,以便朝夕得到教诲,可惜英宗没有应许。神宗即位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王安石的近况,想一睹这位“伟人”的风采。可惜得到的回馈是王安石正卧病江宁,读书养志。

神宗是一位思想活跃、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形成这样的思想特点,王安石的著作也许功在其中。与此同时,他表现出杰出的政治天赋,做事比较有章法,这可能就来自于遗传了。他深知任用王安石这样的争议性人物,必然会引起各种不同的反应。他想先摸摸王安石有多少民意基础,也借此进一步了解这个人。

他首先问的是副宰相曾公亮,他问为什么以前仁宗、英宗召用王安石时,王安石总是称病,是不愿意出山还是真的有病?

曾公亮从皇帝的言行中揣测出有大用王安石的意思,而他平时对王安石孤高清廉、为政有方也颇为欣赏,遂回答:“安石文才与学识俱佳,而且德行纯粹,应该大用。屡召不应,应该是身体不太好,不过也有可能是先帝用人之诚没有充分表达,陛下宜用恳切言辞召用他,这样他应该会来的。”

神宗又问及吏部侍郎吴奎,没想到这个老好人的回答与副宰相截然相反:“王安石是个典型的书生,做事迂腐,而且固执己见,绝非辅相之才。如果他被重用,肯定会做出大家无法接受的事情,造成朝政混乱,不可收拾。”

神宗大为诧异,说:“你说得也太肯定了吧!”

吴奎回答:“臣曾和王安石共同在群牧司供职,对他了解甚深,所说绝非虚言。”

神宗安排韩琦出京任职,在韩琦辞行时,神宗问他:“你走之后,谁可以继大任,王安石怎么样?”

须发斑白的韩琦立刻回答道:“王安石做个翰林学士绰绰有余,处宰辅之地则器量不足。”通过一系列调查,神宗认识到王安石还没有被重用,就已树立一批潜在的政敌,这当然和王安石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王安石太有个性了,他对人、对事都要求完美,不能容忍含混状态。他坚持独立思考,绝不肯苟同他人意见;他一言一行都要本着自己内心的标准来实行,不肯因他人而违心,甚至不肯因形势的需要而稍作退让;他认准了什么事,就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绝不顾及别人的反对,他的性格太强太硬,他的思维方式太极端。

这样,王安石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制造了大批反对者,这些人反感的就是他那耿介的气质。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代文豪苏轼的父亲苏洵,他瞧不起王安石,在背地里经常称王安石大奸似忠,大伪似信。这个说法在官场中颇有市场。

然而,神宗是王安石坚定的支持者。一连串的调查只是增加了他对王安石执政难度的判断,对王安石的人品却更加坚信了。他同样痛恨这种死气沉沉、到处老好人的局面。他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位敢于排斥众议的人物,只不过他对起用王安石之后的困难预计得更加充分了。

经过反复思考,两个月后,神宗皇帝发出一道诏书,任命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并催促他尽快赴任。

(三)越次入对

此时的王安石,正经历着他一生中最闲适的一个时期。母亲去世已经五年了。这五年他没有政事牵累,没有案头烦劳,只是在绿荫环抱的山居里读书著文,授徒讲学,终日和朋友学生们讲求学问大要,这种优游林下的快乐,是他以前从来没有享受过的。

神宗即位后,从神宗件件举措中,王安石读出了这样的信息:神宗皇帝是个有朝气有魄力的君主,不满现状,力求整治,他敢于打破传统,与自己一样有冒险精神。所以,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当一飞骑送来了召王安石入京的诏书时,王安石没有像以前一样推辞,而是欣然受命。

熙宁元年,也就是公元1068年4月4日,神宗召见王安石。按规定,像王安石这个级别的官员入宫需要繁琐的手续,奏对内容也有具体限制,神宗命一概免去,故史书称这次会面为“越次入对”。

彼此倾慕多时,这对君臣终于见面了。

走到紫宸殿外,望着高大的殿顶,王安石不禁有些紧张。人到中年的他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坐在这座大殿里的年轻人将决定他的命运,进而决定大宋江山的命运,有些紧张是正常的,但他立刻将这种情绪压了下去,调动起自己的全部自信,迈着大步走进殿来。

坐在龙椅上的神宗同样有些紧张,就像小学生将要见到自己的老师一样。他倾慕多年的人马上就要出现在自己面前了,这个人会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吗?听到殿外的脚步声,他坐直了身子。这脚步声显得异常有力、坚决,其他大臣进宫,很少听到这样重的声音。

进来的是一个身材不甚高但十分结实的中年人,皮肤略黑,圆头大耳。相貌说不上英俊,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按照规定,下跪、磕头、平身。神宗命内侍拿来一把椅子,王安石谦让一番坐下。

青年皇帝先问一下王安石何时到京,路上走了多长时间,然后就直切主题:“朕闻卿名已久,知道卿学问深厚。朕登基未久,于治道尚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卿以为治理天下以什么为先?”

神宗说话的时候,王安石注意地看了一下这个年轻人。他和其祖父一样,相貌颇为英俊,气质严肃,神情真诚,很容易博得人的好感。

略略思索了一下,王安石回答:“应该以选择施政方法为先。同样是在圣人之道的指导下,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这句话一下子打动了神宗,王安石果然就是王安石,一开口就不同凡响。其他人谈到治天下,往往一开口就是正人心、端风俗之类不着边际的空话,王安石却一下子接触到了实质问题。

“那么方今天下,以什么施政方法为上?”

“请问陛下,当前困扰朝廷的是什么问题?”“一是财赋问题,财赋不足,国力虚弱,不得不受制于辽夏。再一个是民生问题,民生凋敝,一遇水旱则到处逃亡。这是压在朕心上的两块石头,昼夜难安。”“选择什么方法应以解决什么问题为前提。陛下的看法臣完全同意。臣以为最重要的是理财之法和济民之法。”

神宗越听越觉得兴奋:“卿不妨说得详细一点。”

“正确的理财之道,应该是由官府以国家力量为百姓兴修水利,平整土地,百姓富了,财源就广了,国家就能征收更多的赋税。”

王安石素有辩才,此刻在皇帝面前,更是调动全部精神,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一转眼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君臣都觉得意犹未尽。

“太祖太宗以来,国家百年太平,应该说列祖列宗的治理方针颇有可取之处,卿以为最可取的是哪些呢?”

西斜的日影已经推出窗外,大殿暗下来。王安石觉得该到告退的时候了:“祖宗治法博大精深,非臣数语可以道明,容臣回去之后认真思考一下条理,再奏明皇上可否?”

经王安石这样一说,神宗才注意到天色已晚,他不觉笑了:“好吧,今天就到这里,来日方长,卿今后可以从容地为朕指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