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2479100000026

第26章 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

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书法在国际艺术界也特别受重视,与油画差不多。别的国家,像从前希腊、埃及,他们的书法也不能说一点没有,但不能发展成为中国这样一种艺术。这一点是有很多条件的,中国的笔墨,中国的书法的传统,中国字,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础,这一点就有艺术性。原来是象形的,后来中国文字渐渐地越来越抽象,后来就不完全包有“象形”了,而“象形”、“指事”等只是文字的一个阶段了。但是,骨子里头,还保留着这种精神。中国书家研究、发展这种精神,成为世界上独特的艺术,也是值得注意的。并且艺术发展境界非常之高。像王羲之,中国人对他的崇拜,尤其是从前唐太宗对他那么重视,那也是少有的。因为把他的书法看得比任何艺术都高了,所以这一点是值得思考的。

书法艺术,中国周围国家都有,如朝鲜、日本,尤其是日本人,也很考究的。日本人对书法(书道)研究特别注意。中国书法内容也很丰富,有很多书体,境界的发展也是没有一定的止境的,将来还会有新的书体,我们现在不知道,并且,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风格,这一点也是值得研究的。我们中国人对艺术的研究也特别注意建立书法的艺术,因为这是中国的一个特有的方面,如像印度的文字,就还不能成为书法的艺术,所以这也是值得世界好好研究的问题。

书法的性质问题,我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等文章中也涉及到,可以作为参考。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因此,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是走上艺术美的方向,而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这也可说是中国书法的一个特点。中国的画,画与书法,差不多是分不开的,绘画的发展,越到后来越与书法联系起来,画的价值往往与书法的价值结合在一起。其他民族的文字,如拉丁文,是抽象的符号,中国的书法,抽象中间也有象形,有象形文字,这一点是不同的。象形的东西就有了艺术的基础了。中国书法,在抽象的东西中带有象形的成分,也就是成为一个艺术性的基础。中国书法的发展,后来的用笔、结体、章法,一点一画,这方面越来越考究,发展得很高。从前的传统,由王羲之的楷书、行书下来,同时在北方,北魏的隶书,也是承继着古代篆隶下来的,这里面内容也还是很丰富的。这个中国书法的艺术,是最值得中国人作为一个特别的课题来发挥的。并且也很奇怪,在从前当然是日本人对中国书法很重视了,但后来,有多少西洋人,他们本来与中国书法距离很远,但也有人还真研究些东西。我记得在抗战时,西南联大有一个美国人,就是对中国书法特别感兴趣,作研究介绍。

中国书法的理论,如我提到的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等,也是中国传统下来的。书法理论的材料非常丰富,这也是很特别的,在别的国家任何哪国也没有这么回事情。对书法有这么丰富的研究,这么深厚的兴趣,只有中国有,而且特别高,就因为它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

1983年4月于朗润园,丁羲元录音整理。

原载《书法研究》,198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