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2486000000036

第36章 怀素

怀素(725—785,一作737—799),唐书法家。僧人。字藏真,本姓钱,长沙(今属湖南)人。素勤学书,以善“狂草”出名。好饮酒,兴到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虽多变化,而法度具备。晚年趋于平淡。

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而有所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很大。存世书迹有《自叙帖》、《苦笋帖》、《论书帖》等。

怀素学习写字,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因为没有钱,买不起纸,就在院子里种了一大片芭蕉树,采下芭蕉叶,当纸练习写字。因此给他的居所取名为“绿天庵”。芭蕉树叶用完了,就做了一个大盘和一块木板,刷上漆,在上面练字。久而久之,把木盘和木板都写穿了。他写字用过的废笔,都扔在院子里的空地上。久而久之,废笔聚积了一大堆,他在上面盖上土,埋起来,取名叫“笔冢”(冢zhǒnɡ,就是坟堆)。

怀素年轻的时候,跟一个叫邬彤(wūtónɡ)的书法家学习书法。怀素向邬彤学了一年多时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只是草书的竖划,写出来总不能让自己满意。当他要辞别老师到别处去,临别之时邬彤对怀素说:“现在是分别的时候,我有一件宝贝想送给你。”怀素早就听说邬彤珍藏了王羲之的三份真迹,是稀世之宝。怀素以为邬彤要把这件宝贝送给他,心中万分高兴。没想到上路的时候,邬彤只送了他一句话:“草书的竖划,要写得像古钗(chāi)脚。”钗是古代妇女戴在头上首饰。怀素仔细想这句话,觉得有所领悟,可以解决竖划写不好的问题。他才体会到老师送的这件宝贝,比王羲之的真迹还好。

晚年的时候,怀素从长沙跋涉来到长安,向大书法家颜真卿求教。颜真卿对他说:“学习书法,除老师传授的以外,还应该有自己的独创。你的老师邬彤可有什么独到之处?”怀素回答:“邬彤老师教我,草书的竖划要写得像古钗脚。”颜真卿听了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当怀素向颜真卿告辞回乡的时候,颜真卿对他说:“你说竖划要像古钗脚,哪里比得上屋漏痕呢?”

屋顶上漏雨,雨水顺着墙壁往下流,流到不平坦的地方就会改道,从一旁继续流下去。于是墙壁上留下了一道曲折的痕迹。这个比喻是说,写竖划的时候,不可笔直落下,手腕要时左时右、顿挫运笔,就像屋漏痕曲折而下,这样的笔法才圆活生动,顿挫生姿。怀素听了,高兴得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不住地发出“啧啧”的声音。颜真卿又问他:“你自己有什么心得吗?”怀素回答说:“我作草书,就像夏天的云彩,奇形怪状,没有固定的姿态,等风一吹来,那云彩就变化无穷,形成各种自然的姿态。”颜真卿听了,高兴地赞叹说:“噫!草书的渊源奇妙,都被你掌握了。”

怀素晚年,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大诗人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赞扬怀素的草书,其中有几句写道:“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怀素刻苦练字,一直都在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终于成为了和张旭一样的大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