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2486200000025

第25章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代南朝科学家。字文远,范阳遒(qiú,今河北涞水县)人,一作蓟(今北京)人。南朝宋时主持华林学省,后任南徐州(今镇江)迎从事。南齐,官至长水校尉。他推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提出其率355/113,此两者领先世界约一千年。他编制的《大明历》,其日月运行周期的数据比其他历法更为准确。撰《驳议》,坚持真理,反对“虚推古人”。又曾改造指南车,作水碓磨、千里船等,都很机巧。其子祖暅(gèng),也是数学家,与他共同求出球体积的准确公式,提出租氏原理。数学著作有《缀术》和《九章术义》,都已失传。

祖冲之在小时候就十分爱好天文学。他研究天文,最有成就的是准确测出冬至出现的时刻。祖冲之在古法基础上加以改进,他观测冬至前后近一个月的日影长度之后再取它们的平均值,以求出冬至始发的时期和时刻。他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冬至日,算出了“回归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1周称为1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81481日,这个数据与现代科学所测量的结果相差不到一天。

当时国家的历法使用的是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祖冲之发现里面有很多错误,因此,他很想编制一套新历法。当时祖冲之还很年轻,他认为人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讲究方法,就一定会成功。此后祖冲之夜以继日地研究计算,借鉴古代历法,用了五六年的时间,编出了一部新历法,称为《大明历》。他把这部历法交给皇帝,希望皇帝能改用新历法,但皇帝不懂历法,权臣戴法兴又极力反对,使得这部历法在当时没有得到颁布实行。直到48年后由祖冲之的儿子祖暅向梁武帝萧衍上书三次,才得以实行。

祖冲之最大的成就是对圆周率的研究。前代许多数学家都推算过圆周率,但却不够精确。刘微算出的圆周率是3.14,祖冲之接着刘徵的路子继续研究,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才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之后7位。祖冲之的这个结论值得我们自豪,因为它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直到15世纪,阿拉伯人才把圆周率推算到17位有效数字,超过了祖冲之。

后来祖冲之把他的这些研究成果汇编成一部书,叫做《缀术》。这本书在我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祖冲之不仅在天文、数学方面成绩突出,而且还发明创造了许多工具。当他在娄县当县令时,发明了利用水灌溉的工具“水碓子”,当试验成功后.老百姓都欢呼雀跃起来,说“县老爷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祖冲之还利用齿轮转动的原理,把船上的桨改成了“桨轮”,又参照用脚踏动水车,造成了“桨轮船”,又称车船。祖冲之的这些发明创造,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

祖冲之的一生在天文、数学等多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他的许多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