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实用手册(生活必备丛书)
2487200000013

第13章 循环系统疾病(2)

多数病人有不规则的轻度和中度发热,伴大量出汗,疲乏无力;典型者为游走性多关节炎,常累及肩、腕、髂、膝、踝等大关节。关节呈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可出现心前区不适,心悸,心动过速,心率常在100~140次/分之间,与体温不成比例。心脏增大,第一心音减弱,常伴有舒张期奔马律,甚至出现心力衰竭;皮肤受损时可出现环形红斑,多见于四肢内侧和躯干,时隐时现,或出现皮下结节(如豌豆大小、质硬、不痛,多附着于筋膜或腱鞘);舞蹈症多见于5~12岁儿童,尤以女童多见。表现为肢体和躯干不自主无目的不协调的动作,常伴有肌肉软弱和行为异常。

风湿热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无心肌炎者卧床2~3周;有心肌炎者,应卧床4~6周;有心衰者应绝对卧床至心力衰竭完全纠正,然后逐渐起床活动。

治疗本病可选用如下药物:

(1)阿斯匹林:用于无心脏受累或心脏轻度受累者。每日100毫克/千克体重,分4次饭后服。4~6周后逐渐减量,每月递减05克,直到05克每日3次服。总疗程不少于一年。

(2)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心肌炎者。强的松初始1~15毫克/千克体重/日(每日量<60毫克),清晨1次顿服。2~3周治疗有效后,渐减量,每3天减25毫克,直至每日10毫克维持,总疗程8~12周。停药前2周内加服阿斯匹林,剂量及疗程同前。

(3)青霉素:一般用80万单位,每日2~3次肌注,重者给400~800万单位静滴,每日1次,2周后改用苄星青霉素120万单位,每月肌注1次,长期维持。青霉素过敏者改红霉素口服,12岁以上每次025克,每日4次服,12岁以下,每日20毫克/千克体重,分4次服。2周后渐减至每次025克,每日2次长期维持。

冠心病

全身的血液循环,依靠心脏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周而复始,心脏所以能不停地运动,主要依靠冠状动脉输送足量的新鲜血液,不断地供应氧气与养料,使心肌不断地得到能量补充。如果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粥样斑块使冠状动脉的管腔变得狭窄、血流减少,心肌供血则发生障碍,心肌因而缺血甚或坏死,从而可直接影响心脏的功能,病人可有胸闷或发作性心绞痛、心律失常等表现,经心电图检查、运动负荷试验或冠状动脉造影,都可能发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有关征象。这就是所谓的冠心病,也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冠心病可依据以下标准: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死,经医学检查并不是由于心肌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炎所引起的;平静时的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的表现,或经心脏负荷试验为阳性,这一切无其他原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其他心脏病、显著贫血、阻塞性肺气肿、电解质紊乱或应用洋地黄等)可查,病人或有高血压,或有糖尿病,或有高脂血症者;病人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或乳头肌功能失调,尚有平静时心电图的明显心肌缺血表现,而不能用心肌病或其他原因解释者;病人或有高血压,或有糖尿病,或有高脂血症,如果病人有可疑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均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平静或运动后心电图有可疑处。

随着心脏负荷运动试验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诊断冠心病的辅助方法日渐增多,如活动平板试验、双嘧达莫(潘生丁)试验等。近几年,尚有应用载脂蛋白AL和单克隆抗体检测冠心病。应用时相分析方法检测冠心病和心肌缺血,诊断灵敏而准确。时相分析是心脏功能显像的一种方法,当病人接受静脉注射的放射性同位素后,将照相探头对准病人心脏有关部位,由探测器将有关信息输送到计算机内,产生相位显像和振幅显像,并以多种方式显示心室收缩的顺序和振幅,根据这些定位和定量的数据,即可判断心室功能和传导异常的细微改变。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症状,其典型表现是: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剧烈疼痛,痛如针刺、刀绞状,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常伴有压迫感、沉重感、紧束感、堵塞感,甚至出现压榨感与窒息感;疼痛与呼吸无关,但是,常有诱因可查,体力负荷或情绪紧张、激动时可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亦有在卧床或休息时发作,呈阵发性,持续时间多在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或其他扩张冠状动脉的药以后,疼痛立即缓解。在疼痛发作时或发作后的即刻,可能伴有出汗、或胸闷、或出现心律失常,亦可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心绞痛常伴有血压下降。在心绞痛时作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明显的心肌缺血性改变。

冠心病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包括适当地进行体育活动,合理安排饮食,积极治疗与冠心病有关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对于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病人,应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选用适当的药物,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但是,必须提醒病人,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很多,药物也很复杂,病人不可什么方法都想用,什么药物都想试,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具体治疗方法应接受专科医生指导。然而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求助于几种特效药或采取特殊的治疗方法,在短期内可以根治。冠心病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措施,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减轻病人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控制心律失常是主要的治疗目的。

首先,要正确宣传冠心病的卫生防病知识,稳定病人情绪,使病人认识到冠心病是中年人的常见病,要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心,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对情绪紧张的病人,要适当应用安定、镇静药。当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就地休息,避免搬动。同时立即含化硝酸甘油03~06毫克(半片到1片),一般给药后l~2分钟,即可以奏效,可以维持20~30分钟,如果用药后15分钟不缓解,可再含1片。条件允许时,可以同时给氧。

心绞痛发作停止后,为防止复发,可继续服用长效血管扩张剂,如长效硝酸甘油10~20毫克,每日3次;消心痛5~10毫克,每日3次;也可以用心得安、心痛定、冠心苏合丸、丽珠欣乐、长效心痛治等治疗。

对于频繁发作、进行性加重的心绞痛,一般治疗不能缓解时,应由医生进一步诊治,作心电图检查,并注意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中止心绞痛发作的药物越来越多,除了含化硝酸甘油外,选用硝酸异山梨醇(消心痛)、单硝基异山梨醇酯制剂(鲁南新康、丽珠欣乐、长效心痛治等)、硝苯地平(心痛定)等药物的片剂、贴片、胶囊、缓释片,还有苏合香丸、地奥心血康等,或用救心丸、速效救心丹,亦有用麝香酮气雾剂、延痛心气雾剂等吸入,都是有效的。为了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可根据病人的病情特点,选用长效硝酸甘油、复方硝酸甘油、消心痛、心痛定、异搏定、双嘧达莫(潘生丁)等药物。如变异性心绞痛、多因冠状动脉痉挛所致,选用心痛定、异搏定较合适;心绞痛伴有心率偏快者,可选用心得安。对冠心病的治疗,也可应用高压氧舱,在2个绝对大气压下,吸入含80%氧的混合气体;选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也有一定的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了很多新的药剂,包括不少中草药制剂,在抗心绞痛,救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方面成效显著。心导管及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冠心病的血液动力学、血液生化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完善与发展,为及时抢救重症冠心病病人创造了条件,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由于新技术、新器械的发明,如支架、定向旋切、抽吸旋切、旋磨、激光血管成形等,使治疗的适应证增宽,合并减少,再发率下降。目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迅猛发展,很多医院开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在有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或进行冠状动脉架桥术,或对冠状动脉内的粥样斑块实施旋切术等,这些新技术,为重症冠心病病人带来喜讯;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可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并发症,提高冠心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和机械性治疗(包括PTCA和支架术)是现代积极性疗法,已使其死亡率明显下降;对冠心病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也有了很多治疗的新方法。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病人的危重急症之一,如果能早期识别,及时予以纠正,是延长心脏病病人寿命的关键所在。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的工作负担过重,心肌工作能力下降,不能将返流回心脏的血液充分排出,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循环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有急性、慢性之别,急性又分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两种。左心衰竭的早期表现有:在做一般活动时易疲劳、倦怠感;夜间睡眠常要垫高枕头,甚或突然气急,不能平卧;在登梯、爬山坡或小跑步运动时,感到呼吸困难较前明显加重,休息后可以明显好转;不明原因的咳嗽也常常是左心衰竭的早期表现;心脏病人出现痰中带鲜血或粉红色泡沫痰时,多半为心力衰竭先兆。左心衰竭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风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病。正常心脏的人,进入高原缺氧环境,接触了过敏原或化学药剂中毒时,在大量输液、精神与体力过于劳累、手术或有快速心律失常发作时,均可能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右心衰竭较为少见,早期表现有:上腹饱胀不适、食欲下降、易疲倦、颈静脉膨胀、体重增加、下肢浮肿、尿量减少等,急性右心衰竭常见于右心室心肌梗死或肺动脉梗塞病人。

一旦发生急性心力衰竭,要迅速送到条件较好的医院急诊,但在发病时也要因地、因时制宜,争分夺秒地紧急治疗,忙于转运、送诊也常常耽误了抢救机会。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可取坐位、半卧位,两腿下垂,可减少静脉回流,这是在家庭中就可以做到的。

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凶险,病情紧急,如果不及时抢救,常有生命危险。应该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条件许可时,氧气可通过20%~30%乙醇(酒精)溶液后再吸入。昏迷病人,应该取面罩加压给氧,用高压氧舱抢治治疗更为理想。在一般的家庭中,应该首先让病人坐位或半卧位休息,两足垂放在床边。如果能明确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病人伴有烦躁时,要优先选用小量吗啡或杜冷丁注射(高龄老人慎用)。选用快速强心药(毒毛旋花子甙K或西地兰)、血管扩张药(酚妥拉明、硝普钠或哌唑嗪、消心痛等)、利尿药(速尿、利尿酸钠或双氢克尿塞等),都是紧急抢救措施。对于心力衰竭的病因(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也不可忽视,同样要给予积极治疗。紧急抢救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尽可能给予应急治疗。病情稍稳定,尽可能安全转送条件较好的医疗单位。但是,病情不稳定时,力争请附近医疗单位的医生出诊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设法减轻心脏负担,增强心肌的工作能力。家庭中要有很好的休息条件,需要高枕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合理的饮食配合治疗。有效地治疗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有风湿性病变者,要控制风湿活动;过高的血压波动,要进行降压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和贫血病人,也要有相应的治疗。

这样,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才能有保证。具体治疗时,通常应用强心药、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洋地黄类药,一般采用小剂量地高辛口服的方法,血管扩张药中,哌唑嗪常被首选。另外,还要积极预防情绪激动、劳累、各种感染和心律失常等加重心力衰竭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