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2490300000005

第5章 耶稣(5)

同时,一纸耶稣“寻衅”的密报,也呈送到罗马总督彼拉多的那张橡木公案上。

旭日初临,当耶稣再登圣殿当众传道的时候,一名大祭司亲率文士、长老们,来到跟前。

“回答我!”这大祭司说,“谁给你如此行事的权柄,啊?”

“我也正要问你。”耶稣神色不动,说,“你答我,我必答给——你说,施洗者约翰行事的权柄,是上天给的,还是世人给的?”

大祭司语塞了。若说那是上天给的,任何人,也包括祭司们,都无公干预,因为天意至高无上;若说那是世人给的,在场信众就会大怒,因为他们早已笃信施洗者约翰是上天派下的先知。经过同随从们一番商讨,大祭司只得说:“我们不得而知。”

围拢来的信众里,有人嗤笑起来。

“听着!”耶稣肃然地说,“税吏和娼妇,都信从施洗者约翰,他们将比你们先上天国!”

大祭司铁青着脸,领了属下人等,慌忙离去。信众立刻随之一阵吹呼。

午后,大祭司得知希律·安提帕候爷到了圣城,就派出若干名祭司,联络他的宫廷密探,一同掺杂到听耶稣传道的信众之间,以见机行事。

“夫子,”人群中有个声音,趁讲道间隙,忽而插言说,“你说我们该不该向恺撒纳税?”

这问语极其凶险。众所周知,“恺撒”的名字是罗马王权的象征。若说应该纳税,势必激怒饱受罗马帝国压榨的在场信众;若说不该纳税,又势必导致所谓“惑众抗税”的叛逆罪名。耶稣听了,依然不动声色,只说:“拿一枚银币来。”

一个祭司摸出一枚银币,交到耶稣的掌心上。

“你们看,”耶稣问,“这币面上的人像是谁?”

“是恺撒。”

“这就是了,”耶稣掷还了银币,说,“恺撒之物,当还恺撒;神之物,应归神!”

众人听了,一时都目瞪口呆。信众惊叹耶稣的智勇;祭司们却觉得腰间的钱袋里装着妖魔。

一次次围攻都败阵了。有个文士听了这番论辩,心中对耶稣又赞叹,又恐惧,却不甘退走。

傍晚,耶稣坐在圣殿银库门前休息。见那些投钱入库,敬献给神的人们中间,有个富翁;将金币银币当众倾入库内,就大模大样离去;又见一个身着黑衣的穷寡妇,乘着人少的空隙,悄悄投入两个小钱,随即低头走开。

“这两个人所供奉的,主会珍惜谁的呢?”耶稣问彼得等人,却又不等回答,说,“那富人投入的,仅是他所有的一小部分;这贫妇献上的,却是尽她之所有,那是她赖以维生的啊!……还记得么,我曾说过的,‘让富人进天国,比让骆驼穿针眼更难’……”

接连几天,耶稣对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的抨击与揭露,使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下降。这些气极败坏的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恨不得立刻下手把耶稣置于死地,但他们知道支持耶稣的人很多,如果公开逮捕耶稣,不但毫无理由,而且肯定会引起骚乱,这是罗马当局绝对不能容许的。大祭司该亚法派出了几名精干的人到耶稣周围去见机行事,务必在耶稣的亲信门徒中找到一个可以利用的人。

十二门徒中的加略人犹大原是一个激进的犹大民族主义者,他跟从耶稣的动机是相信耶稣就是犹大人历来期望的弥赛亚。但是,在“增饼奇迹”以后,耶稣拒绝了奋锐党人拥立他作王的要求,犹大的心情就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他崇拜耶稣,也拥护耶稣的天国运动,但他始终摆脱不开传统的弥赛亚观念,他想离开耶稣,可是又下不了决心。后来,耶稣再三明确地向他们指出自己不是传统的弥赛亚,而是担当世人罪债的“受苦的弥赛亚”,犹大的心情就越来越矛盾了。在来耶路撒冷的路上,雅各、约翰曾公开地向耶稣提出要求耶稣作王以后要分别坐在他的左右,虽然耶稣为此事责备了他们,但这种赤裸裸的权力要求在犹大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进城以后,犹大接连遇到了些过去的朋友,他们都是匕首党人,都想拥护耶稣作犹太王,他们委托犹大去了解耶稣的态度。于是犹大和耶稣进行了几次单独的谈话,向耶稣转达了匕首党人的动向与要求。耶稣严词拒绝了匕首党人的建议,并指出他们的做法将把犹太民族引向毁灭,希望他们切勿轻举妄动。

犹大的矛盾心情自然表现得心事重重,经常独自向隅。这种情况被大祭司派来的人看在眼里,就马上想办法接近犹大,试探口气。犹大是个聪明人,也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不过他认为这是一个置耶稣于绝境,逼他行“神迹”自救的好机会。双方各怀鬼胎,接触了几次之后,就达成协议:犹大向大祭司提供耶稣夜间活动的情况,但要求大祭司绝对保证耶稣的人身安全。大祭司让人交给犹大三十块银币作为代价。大祭司还要求犹大在逾越节以前办成这件事以保证逾越节的正常秩序,其他事情等过节后再从长计议。

犹大的活动,耶稣全都看在眼里。起先,耶稣只知道犹大与匕首党人之间的接触,而且犹大也向耶稣汇报过这些活动。后来,耶稣发现自从他拒绝了匕首党人的建议以后,犹大的行动就逐渐反常了,他不仅心事重重,而且老是低着头不敢正视耶稣的目光。这种变化引起了耶稣的警惕。

形势急转直下,对耶稣越来越不利。因为撒都该派掌握着犹大宗教大权,与罗马政府、希律政权都有密切关系,而法利赛派在犹太人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十分受罗马当局的重视。联系到犹大近一两天来的反常行动,耶稣预感到他们正在策划一个大的阴谋活动,这个阴谋很可能是一次收买与叛卖。对于这个阴谋,耶稣并不感到害怕与意外。他既然选定了受难的道路,用自己的生命来拯救民族、拯救人类,那么,这个阴谋不正好是一次可以利用的机会吗!他要因势利导,利用他们的阴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4月6日上午,耶稣没有带门徒到圣殿去。他有一个忠诚的拥护者住在耶路撒冷城内西南角,耶稣决定到他家里去与门徒们共进一次最后的晚餐。为此,耶稣做了周密的安排。

4月6日下午,耶稣在橄揽山上的客西马尼园中把十二门徒召集在一起,宣布说:

“我们进城去吃晚饭,饭后回这园子里来过夜。”

耶稣说这话的时候故意看了犹太一眼,正巧和犹大的眼光相遇,犹大马上低下头躲开了耶稣的目光。

傍晚以前,耶稣带着门徒来到那位朋友家里,他已经在楼上为他们准备好了晚饭。

耶稣对门徒说:

“后天逾越节,我们今天提前吃逾越节的宴席,因为我不能和你们一同过节,也不能再吃逾越节的宴席了。”

门徒们也发觉事态似乎很严重,大家心情沉重,谁也不想说话。

耶稣等大家坐下以后,就脱下外袍,拿手巾束上腰,倒了一盆水来准备给门徒们洗脚。按照犹太人的规矩,宴会前仆人要给客人洗脚表示尊敬。门徒们见耶稣要给他们洗脚,都十分惊讶。这个意外的举动使他们既吃惊又感动。

彼得手足无措地推辞说:

“主啊,我怎能让你给我洗脚呢!”

耶稣对他们说:

“我所做的事,你们现在不明白,以后会明白的。你们称呼我为‘老师’,称呼我为‘主’。不错,我是你们的老师,是你们的主,我尚且像仆人一样给你们洗脚,你们也应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做个榜样,好叫你们照我的样子做。”

于是,门徒们都默默地接受了。

耶稣给门徒洗完脚,收拾完毕,穿上外袍,就坐下来和他们一起用餐。大家心事重重默默地吃饭。快吃完饭的时候,耶稣对犹太说:

“你去做你要做的事吧!”

犹大一愣,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他马上联想到耶稣可能已经知道了他的活动,甚至可能默许了他的活动,于是站起来走了。其他门徒并没有十分注意这件事,因为犹大掌管钱袋,他们以为是耶稣差他去买什么东西或者是去周济穷人去了。

犹大走后,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掰成十一块,分给门徒每人一块,对他们说:

“吃吧,这是我的身体,是为你们舍的。你们以后也要这样做,为的是纪念我!”

然后,耶稣又举起盛着葡萄汁的杯子,祝谢了,递给门徒让他们轮流喝,他们喝了。

耶稣严肃而又有点悲伤地说:

“这是我立约的血,是为许多人流出来的。你们也要这样做,为的是纪念我!”

门徒们默默地听着,都不明白这话的意思。

耶稣接着说:

“现在。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要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人们就能够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如果爱我,就要遵行我这条命令。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上帝那里去。你们如果认识了我,也就认识了我的父。”

“你们要记住:不久,你们将不再看见我;再过不久,你们还要看见我!

“时候到了,我们走吧!”

耶稣嘱咐完了,便和门徒一起唱诗、祷告,然后出城,向东过汲沦溪、上橄榄山、进客西马尼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