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2497800000015

第15章 领情是一种奉献

——约翰·维斯特

朋友邀请我参加他的银婚记念会,我因为自己的行动不便推辞了,可是,住在楼上的黛娜和塞勒斯坚持送我去。几天后,伴我度过寒冷长夜的“随身听”坏了,他们的儿子费利又替我把它修好。

我十分感激,于是送他们一盒巧克力,附带一张谢卡。黛娜随即一脸不悦地捧着那盒巧克力来到我门前。“求求你,”她声音发抖地说,“你不能这样,请拿回去。”

“但是你根本不用着谢我们,”他说,“我们是朋友啊!”

虽然我终于说服了她把巧克力收下,但她显然不太高兴。我有点不明白,也有点伤心。为什么他们不肯大方地接受我的礼物呢?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黛娜以为我送礼物是为了还人情债。把她一家人义助朋友的行为贬低了。但我呢?倒还不至于蠢得以为自己可以偿还他们对我的关怀,我只是想回赠一些东西而已。我这才恍然,不能大方地领情的原来是我自己。人在给予的时候,会感到安全和优越。但接受却会使情形倒转,令我们感到自己受惠于人。

也许,我们肯领情的另一个原因是生怕不能做等量齐观的回报。一位家境不大好的邻居常来我们家看电视连续剧,但总在节目播映完之前便离去,一面走一面说:“简直一塌糊涂,幸好我家没有电视机。”可是到了下个星期,他又来看同一个连续剧。他抵受不住电视的乐趣,却又不敢大大方方地享受这乐趣,因为如果他那样做,就等于承认自己欠了别人的人情,而这是他无力回报的。

“上帝喜欢乐意奉献的人。”圣经新约说。但是如果送出的礼物不获赏识,无论施赠的人多么乐意,他仍是不会快乐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上帝同样也爱一个愉快地接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