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2497900000025

第25章 自我尊敬

——爱因·兰德

为了追求并获得生命所需的价值,进而成功地与真实世界打交道人们需要自我尊敬,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充分的信心。

与自我尊敬相对立的是焦虑和犯罪感,并且是心理疾病的症状,它们使人价值丧失、思维分裂和行动麻木不仁。

只有当一个自我尊敬的人选择了他的价值,确立了他的目标,并且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时,他才会有统一的行动。这就像一座通向未来的桥,生命将在这座由信念支撑的桥上通过,这种信念是一种思维、价值和判断的能力,也是人的价值。

这种信念不是特殊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对真实世界的控制。它不依赖于某种特定的成功或失败。它反映了人与真实世界的基本关系,人们信念的基本能力和价值。它也反映了一种自信,也就是人在本质上或原则上对世界的权利。

自我尊敬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评价,具有传统道德的人是不可能接受它的。他们的自我牺牲和神秘主义信条都不可能使人达到心理健康或自我尊敬。这些信条是心理论和存在论的自我毁灭。维持自我生命和达到自我尊敬,要求人们完全运用理智,而道德传统却要求人们具有完全信赖于一种教条的信仰,而这种信仰是不具备感官事实和理性证据的。

一个人自己判断的标准只有两条,要么是理性,要么是他的感觉。所谓神秘主义者就是以自己的感觉为认识工具的人,在这种人的心目中感觉与知识的方程式等同。

为了达到所谓信仰的“德性”,自我牺牲的信条驱使人们放弃自我的观察和判断,过着无法使自己的生活感受成为他人知识一部分的非理智的生活,并使自己陷入假想之中。由此,人们必须压抑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并把它看成是罪恶的,人们必须限制由此不断产生的任何问题。

所有人类的知识和概念都是一个有等级秩序的结构。人类思维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的感官知觉。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最初的概念,然后通过确认和整理更大范围内的新概念构造知识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