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社会底蕴
2500600000043

第43章 不自由则勿宁死

——[美国]佩特瑞克·亨利

假若借鉴过去可以知道未来,那么我很想知道,过去十年来,英政府的所做所为有哪一桩哪一件,足以使我们各位先生与全体议员能够乐观和稍感安慰?是最近我们递交请愿书时接受人的那副狞笑吗?不可相信它啊,先生!那只会是使我们堕入陷阱的圈套。不可因为人家给了你假惺惺的一吻,便被人出卖。请各位好好想想,一方面是我们请愿书的蒙获恩准,一方面却是人家大批武装的肃杀登陆,这两者也是相称的吗?难道战舰与军队也是仁爱与修好所必需的吗?难道这是因为我们存心不肯和好,所以不得不派来武力,以便重新赢得我们的爱戴吗?先生们,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这些乃是战争与奴役的工具;是帝王们骗人不过时的贯用伎俩。请让我向先生们提一个问题,如果这些阵容武备不是为了迫我们屈从,那么它的目的又在哪里?各位先生还能另给它寻个什么别的答案吗?难道大不列颠在这片土地上还另有什么可攻之敌,因而不得不向这里广集军队、大派舰船吗?不是吧,先生?英国在此地并没有其他敌人。这一切都是为着我们而来,而不是为着别人。这一切都是英政府长期以来便已打制好的种种镣铐,以便把我们重重束缚起来。那么面对军舰大炮,我们又能用什么来抵御他们呢?靠辩论吗?先生们,辩论我们已经用过十年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提不出新的东西了,因为把这个问题从各个可能想到的方面都提出过,但却一概无效。靠殷殷恳请和哀哀祈求吗?一切要说的话不是早已说尽了吗?因此我郑重敦请各位,我们再不能欺骗自己了。先生们,为了避免这场行将到来的风暴,我们确实已经竭尽了我们的最大力量。我们递过申请;提过抗辩;作过祈求;我们匍匐跪伏在国会阶前,哀告过圣上,制止政府与议会的暴行。但是我们的申请却只遭到了轻蔑;我们的抗辩招来了更多的暴行与侮辱;我们的祈求根本没有得到人家的理睬;我们所得到的不过是在遭人百般奚落之后,一脚踢开了事。在经过了这一切之后,如果我们仍不能从那委曲求全的迷梦当中清醒过来,那真是太不实际了,因为一切幻想都破灭了。如果我们仍然渴望得到自由——如果我们还想使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奋斗谋求的那些重大权利不遭侵犯——如果我们还不准备使我们久久以来便辛苦从事并且矢志进行到底的这场伟大的斗争半途而废——那么我们就必须战斗!我再重复一遍,先生们,我们必须战斗!我们要诉诸武力,诉诸那万军之主!这才是留给我们的惟一前途。

有人可能认为,我们的力量太弱,不足以抵御这样一支强敌。那么请问,要等到何时才能变强?等到下月还是下年?等到我们全军一齐解甲,家家户户都由英军来驻守吗?难道迟疑不决、因循守旧便能蓄集力量、转弱为强吗?难道一枕高卧、满脑幻想、坐失良机、束手就擒,便是最好的却敌之策吗?先生们,我们的实力并不软弱,如果我们能将上帝赋予我们手中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三百万军民能够武装起来,为着自由这个神圣事业而进行战斗,而且转战于我们这辽阔的国土之上,那么敌人派来的军队再大再强也必将无法取胜。再有,先生们,我们绝非是孤军奋战。主宰着国家命运的公正上帝必将为我作主,他必将召来友邦,助我作战。而战争的胜利,先生们,并不一定属于强者;它终将属于那主持正义、英勇善战的人们。更何况,先生们,我们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即使我们不想去战斗,不想去争取,现在也已为时过晚。除屈服与奴役之外,我们再也没有别的退路!我们的枷锁已经制成!镣铐的叮当声已经响彻波士顿的郊原!一场杀伐已经无可避免——既然事已至此,那就让它来吧!我们只有蓄势以待!

先生们,一切缓和事态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很多人可能寄希望于和平——但现在已经没有和平了。战火实际上已经燃遍了大不列颠!兵器的轰鸣即将随着阵阵的北风震动着我们的耳朵!我们的兄弟们此刻已经开赴战场!我们岂可在这里袖手旁观,坐视不动?请问,一些先生们到底心怀什么目的?他们到底希望得到什么?难道为了换取生命的苟且、屈辱的求和,就应该以镣铐和奴役作代价吗?全能的上帝啊,但愿你能阻止他们!我不知道其他人在这件事上有何高策,但是在我自己来说,不自由则勿宁死!

人的能力是如此的不同,你的善生活可以像他的善生活那样善,甚至还要超乎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