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化为枳”比喻环境的变化对人和事物的影响。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春秋时代,齐国有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名叫晏婴,字平仲,在齐景公时做宰相。平时生活非常节俭,不吃肉,他的妻子不穿漂亮的衣服。自己一件狐皮衣穿了三十年却不更换。一生为国声名显赫。一次,他出使到楚国去,楚王事先和群臣想出了一个侮辱他的计策。
晏子到达楚国那一天,楚王摆设酒宴。酒过三巡,两个吏役绑了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道:“被绑的是什么人,犯了什么罪呀?”吏役答道:“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这时,楚王以轻薄的眼光看着晏子说:“难道齐国人天生就爱盗窃别人的东西吗?”晏子看出了楚王的心思,于是不慌不忙地答道:“大王,我曾经听人讲过:橘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是橘,生长在淮河以北则是积。这两种植物树叶一样,但果实的味道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完全是水土环境不同的缘故。现在这个人,他在齐国从来不盗窃,一来到楚国,就干起这种勾当来,难道是楚国水土环境让人喜爱盗窃。”楚王被晏子辩驳得无言以对,原本想奚落晏子,占点便宜,没想到却讨了个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