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2501900000131

第131章 歇后郑五

【释义】“歇后郑五”比喻滑稽幽默的人。

【出处】此典出自《旧唐书·郑綮传》:“歇后郑五做宰相,时事可知矣。”

唐代人郑綮,以进士登第,才华横溢,滑稽幽默。唐昭宗(李晔)时期,郑綮历任监察御史、庐州刺史等职,光化初年任宰相。

郑綮擅长写诗。他写的诗,大多数都是嘲讽人物、讥刺时政,有时故意离开诗词的格律。例如,他离开庐州,与当地人告别时,吟诗道:“唯有两行公廨(官署)泪,一时洒向渡头风。”显得那么幽默滑稽。因此,当时人把他的诗称作“郑五歇后体”。所谓“歇后”,即是隐语,如,讥笑人无耻,只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而不明说无“耻”。人们把他称作“歇后郑五”,由此可知,他是非常滑稽幽默的。

光化初年,唐昭宗回到宫内,感到各种政务都不令人满意,郑綮经常撰写诗篇进行嘲讽,宦官时常在皇上面前朗诵他的诗作。唐昭宗看到他能直言不讳地批评时弊,觉得他非常有胆识,就在常见大臣的花名册旁边批注道:“郑綮可任礼部侍郎、行宰相职。”中书省掌管文书的官吏就跑到他家去参拜,郑綮笑着问道:“诸位先生大人误会了,即使天下人都不认字,宰相之职也轮不到我郑五来做。”官吏们说:“这是陛下的旨意,明天就会下达正式任命的诏令。”郑綮把手一拱,说:“如果真是这样,可要笑死人了。”第二天,皇帝的任命果然下达了,亲朋好友都赶来祝贺,郑綮挠着头皮说:“我歇后郑五当了宰相,当前的政事可见一斑了。”他多次上表婉言辞让,都没有得到允许。自从进入宰相府管事之后,郑綮忠心耿耿地遵守为相之道,不再开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