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2504400000045

第45章 同在阳光下

△剧目提要

孟福强

黄梅戏《同在阳光下》由章华荣、陈忠堂编剧,陈精耕作曲,郑志勇导演。剧中人物晓芹由张安岚扮演,晓芹爸由王顺平扮演,李秀枝由李丹扮演,赵有亮由聂志超扮演,兰英由郭芙蓉扮演。

【作者介绍】

章华荣(参见《不倒的门楼》剧目提要)

陈中堂,男,1955年生,进修于湖北省艺术学院(现为武汉音乐学院)。中国戏剧家、中国戏剧文学协会会员、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二胡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创作的新编大型古装戏《李时珍传奇》已在《黄梅戏艺术》海外版上公开发表,大型古装戏《李时珍外传》已经入选《新时期黄梅戏剧本选集》并出版,大型现代戏《同在阳光下》荣获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优秀剧本奖。创作的音乐文学作品《绿色的风》荣获黄冈市“城市之光”金奖,《走进蕲春》荣获黄冈市优秀歌曲创作奖,《鼓浪情》、《跳春光》、《在那美丽的地方》、《采茶曲》、《梦幻梁子湖》、《水乡明珠梁子湖》、《蕲竹情》、《蕲竹舞》、《蕲竹魂》、《赤龙湖欢歌》已入选新世纪优秀歌曲选,在全国数家电台、媒体播放。创作的《深圳青年》、《深圳之春》、《梦回故乡》、《我爱我的家》、《红红的岁月》、《老百姓就是度量衡》、《玉泉情》、《点击》、《竹颂》、《蕲春人民学大寨》、《我们需要高速度》、《蕲春龙船调》、《山里妹子水灵灵的花》、《打桂花》、《乖巧的妹子我心上人》等音乐、文学作品在全国数十家刊物上发表。小品《拜年》、《算命》、《王老哥收费》、《书记下乡》、《王细花告状》等多次获得市、县级奖励。

【剧情梗概】

二十年前,晓芹出生才十天,就被狠心的父亲抛弃在山路口。二十年后,也是在山路口,她拣回了一个女婴——朵朵,并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抚养了她。十年后,新婚之夜,未入洞房,未婚夫突然因公牺牲,留下了生前收养的两个女儿——洋洋和苗苗,晓芹又义无反顾地当上了她们的“妈妈”。由此,错综复杂的矛盾接踵而至:洋洋调皮任性,不认她这个“妈妈”,搅得家里鸡犬不宁;苗苗患上脑干瘤,生命垂危,急需一笔巨款,方能挽救小生命;抚养了十年的朵朵,亲生母亲找来了,更是让人挠肺揪心。面对突发事变,晓芹从容应对,无怨无悔地尽着一个妈妈所有的责任。

【获奖情况】

《同在阳光下》于2007年9月7日首演于武穴市影剧院。

2007年9月,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上,《同在阳光下》获综合奖银奖、编剧三等奖、导演三等奖、作曲三等奖,张安岚获表演金奖,王顺平、李丹获表演二等奖。

△火柴风流亮一瞬,草木寄情绿一春——评黄梅戏《同在阳光下》

孟福强

自古以来,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一直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直至今天,仍然有许多女孩被遗弃,以致得不到良好的培养,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同在阳光下》就是针对这种世俗偏见而创作的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大型黄梅戏。该剧以关爱女孩为主题,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催人泪下,令人深省。

该剧主题鲜明,通过童声合唱,反映了被遗弃女孩的悲惨境遇和渴望回家、渴望母爱的心理,剧中唱道:“同是中国娃,同在阳光下,就因我是女孩儿,抛弃在天涯。谁是我的爸,谁是我的妈,哎呀呀!爸爸妈妈你在哪?女儿想回家!”从而为剧情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关爱女孩。

该剧自始至终充满着浓重的悲剧气氛,通过连续的矛盾冲突,塑造了女主人公晓芹克服重重困难、关爱女孩、无私奉献的“妈妈”形象。

首先,主人公晓芹自己的遭遇充满了悲剧性。出生不久被父亲遗弃,母亲忧愤而亡,从小缺少父爱、母爱,她在年迈姥姥的艰难喂养中长大成人。这种自身的痛苦遭遇造就了晓芹面对被遗弃的朵朵时,尽管面临许多非议流言,但依然决定收养这个同自己有着相同遭遇女孩。该剧通过晓芹的唱词,富有层次地展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首先是见到弃婴时的愤慨:“听婴儿哀哀哭声震,恰似雷霆撼人心!女儿也是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女儿也是爹娘生的一条根,为什么她们没有生的权利,为什么她们没有如花似朵的好前程,亲生女儿弃荒郊生死不问,真叫人气难忍怒难消恨难平。”其次是晓芹决定收养弃婴时的矛盾心理:“姑娘家怎能当母亲!”同时通过幕后伴唱“阴错阳差,大姑娘当了妈,那是个啥滋味,黄连水中泡苦瓜”渲染出晓芹在决定收养弃婴时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在世俗环境下,一个未婚母亲要面临的困难和非议是难以想象的。这样的情景安排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血有肉。

纵观整剧,为了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活、贴近现实,剧本各个场次选择了一些高度典型的事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二场中晓芹父亲为了完成对自己二十年前所犯罪孽的救赎,决定抱走朵朵,打算自己将其抚养长大,但这一行为不幸地勾起了晓芹痛苦的往事,进而激发了她坚决要抚养朵朵的决心。在这一场中,晓芹父亲的出现使戏剧人物的感情纠葛更加扣人心弦,同时为后来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再如第三场,该场是全剧悲剧色彩最浓的一场。从幼年失母到未婚丧夫,晓芹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但面对赵有亮收养的两个遗孤时,她依然决心担负起抚养责任。第四场重点部分是晓芹决定卖器官救苗苗,从而消除了洋洋的误解,同时,面对巨额的医药费用,晓芹的父亲完成了救赎,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第六场是全剧的最后一场,这一场中包括苗苗康复、李秀枝寻女、晓芹还女直到最后和李秀枝两人共同抚养这三个孩子、晓芹与父亲相认以及晓芹捐款等事件,剧情取得完满结局。

该剧是一部饱含生活感悟又充满真情实感、悲大于喜的现代黄梅戏。该剧通过晓芹的遭遇和她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使命感,展现给观众的是理想、信念、情操的升华。全剧以“情”为线索,贯穿一系列事件,通过剧情的发展、连续的矛盾冲突,最后展现出晓芹温柔善良、忍辱负重、刚柔相济、愿做人伦立交桥的性格。晓芹无私奉献的言行,带着个人的身世之痛却又超越了一己的不幸,引起观众的强烈的情感共鸣。剧作者以该剧呼唤社会民众摒弃重男轻女的世俗偏见,关爱女孩,成功地激起观众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悲悯之心,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