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建筑奇观
2547900000101

第101章 八达岭长城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军事工程。它东起河北的山海关,横跨山西、内蒙、陕西、宁夏,西到甘肃嘉峪关,全长12000多华里。在万里高空拍摄地球的卫星图片上,它是唯一一个被清楚地看到的人工工程,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远在战国时代,万里长城就开始修建。当时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诸侯国和游牧民族的侵扰而建的防卫性城墙。在秦朝时,秦始皇又发动数十万民工续建,形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是从秦汉以后,经北魏、北周、北齐和隋、宋、元各代不断修筑,直到明代才最终修完。

八达岭是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完整和最有代表性的一段,距北京70余公里。明朝建关城于八达岭口,有东西两个门,西名“北门锁钥”,东称“居庸外镇”,形势险要。八达岭长城就是从“北门锁钥”关门开始,南北延伸,宛如游龙啸天,巨蟒窜洞,盘旋于燕山群岳峻岭之中,不见首尾,其气势之磅礴,令人惊叹不已!

这一段长城,墙身高大坚固,城墙下部用条石,上部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o,城墙顶部路面用方砖铺砌,嵌缝严实。地势陡峭处砌成梯道。城墙平均高78米,有的地段高达14米。墙基宽65米,顶宽58米,可以供五六匹马并行,十个人并行。墙顶上靠外侧一边筑有二米高的齿形垛口,垛口上有嘹望口,下部有射口,射口稍向下倾。墙面设排水沟和吐水嘴。墙内侧有矮墙,一米高,与垛口平行,作栏杆用。每隔不远处,便有一座拱门。称作“券门”,有,阶梯通到城墙顶上,供守卒上下之用。城墙每隔半里到一里,筑有一个高出墙顶的方形城台。城台分墙台、敌台、战台三种。墙台台面齐墙顶,外砌垛口,内筑宇墙,上有简屋,供巡逻放哨之时躲避风雨之用。敌台分上下两层,下层用砖砌小间,可容十多人住宿,上层有射口和嘹望口,并备有燃放烟火的设备。战台一般是修筑在险要处,外形很像近代的碉堡,一共有三层。下层是一个无门窗的高台,中层是空室,储存兵器等物,并有箭窗射口,上层是“楼橹”,四面有垛口,供嘹望之用。有收放绳梯上下。古城墙外每隔一定距离,设有烽火台,是古代传递军情的通讯设施。

长城的修筑,由开始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工程是相当艰巨浩大的,其一石一砖,一土一木,无不凝集着中华民族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才智。万里长城反映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不愧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