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建筑奇观
2547900000026

第26章 中国建筑艺术的不同点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绪论》中说:“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目。”由于我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在黄河中下游及迤南一带,当地盛产木材,遂自然成为主要建材。由此,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其他材料作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在3000多年的历史中,便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流,使中国的建筑艺术迥然有别于埃及、西亚、波斯、希腊和罗马等西方国家,在世界建筑史上风格独具,成就卓越,占有非常突出和十分重要的地位。

具体来说,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西方有下列不同:1材料选用不同。西方古建筑大都取石料为主要建筑材料,而我国则主要选用木材。2结构发展不同。西方多为砖石结构,梁柱粗壮,墙壁厚实,如古希腊、古罗马,均用石料垒砌法。而我国则取构架制结构原则(或称梁柱式建筑构架制),即以柱上架梁,梁上叠梁,梁端架檩的抬梁为主要方式。这种结构有梁柱式、穿斗式、井干式之分,其显著特征是:建筑物上部之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主柱和梁枋,不藉力于高墙厚壁,砖石之墙只作分隔房间用,而非负重部分。由于取此特殊结构原则,木构架建筑有很大弹性,具有良好抗震性能。我国建筑又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作为度量单位。斗拱的使用,不仅可以承托一定距离的出挑重量,而且也是屋顶梁架与柱壁间在结构和外观上的过渡构件。更由于斗拱的标准化,其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藉其结构演变规律,鉴定该建筑物之确切年代。3平面布局处理不同。我国建筑注重群体组合,形成以“院”为单位的组合体,与西方建筑独立空旷者异趣。“院”的尺度、空间形式常常形成变化序列,有主从,有韵律,既有宫殿建筑等严整的绝对对称的平面布局,亦有园林和住宅建筑等自由灵活的非对称布局。4外观和艺术造型不同。西方建筑大都风格粗壮厚实,宏大雄伟,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我国建筑外观玲珑纤巧,群体组合则气度恢宏。阶基崇厚,飞椽脊吻,雕梁画栋,碧瓦粉墙,棂格花窗,凡此构成了中国建筑特异的外部轮廓和鲜明的外部特征,气象庄严,色彩浓丽,雍容华贵,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