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建筑奇观
2547900000090

第90章 开元寺

开元寺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寺。唐玄宗二十六年,下诏改为开元寺。寺内大殿屡次毁于火,相传在建筑之初,常有“紫云盖地”之瑞,故称“紫云大殿”。大殿建筑宏伟,面阔九间,进深八间,高约五丈,有将近百根石柱,所以民间又有“百柱殿”的称呼。殿内斗拱附饰飞天伎乐,是国内少见的木构建筑。宋代朱熹为推崇开元寺而写道:“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可见当年开元寺的盛况。大殿前宽敞平坦,石拜庭正中放着焚帛炉一座,两旁分别立着宋、元、明、清的石塔、经幢,雕刻精美。寺内还有东、西两座石塔,俗称紫云双塔,矗立在开元寺两侧,两塔相距约200米。

东塔名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初为木构,宋代改为砖材,后又改用石料,到公元1250年竣工,高达48米多。西塔叫仁寿塔,最初建于五代,是木塔,多次被焚毁,宋代改建为石塔,公元1237年竣工,高44米多。双塔都仿照木结构,雄伟壮丽,雕刻精美,是石塔建筑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