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有着高高的个头和黑黑的皮肤,他为人正直,十分严肃。他额头上有十分英武的簇状白发,小时候,我常常弄一些白灰抹在头上去模仿他。
——曼德拉自传《漫漫自由路》
因为失去了土地和牲畜,家里的处境变得较为艰难,但姆帕卡尼斯瓦并未因此放松对儿子的教育,加上曼德拉母亲法妮的基督徒身份,所以曼德拉在7岁时进入了一所教会学校学习,成为家里第一个去读书的人。虽然这所学校只有一间教室,但曼德拉在这里收获了一个后来享誉世界的名字——纳尔逊,和一份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精神。
“纳尔逊”这个名字是曼德拉的小学老师穆丁佳妮女士为他取的英文名,巧合的是,多年之后西方管理学兴起了一个著名的“纳尔逊原则”,恰好是曼德拉一生行事作风的写照。纳尔逊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点滴成江海,步步至天涯,每个细节都踏实诚恳地付出,才能造就企业经营和人生旅途上的大成功。然而,早于这个原则提出的几十年前,在遥远的非洲南部,这个更加著名的“纳尔逊”就已将它践行到了极致。
如果说现代商业版的“小事不应小看,细节决定成败”并不那么适合于形容曼德拉高尚而纯粹的精神品质,那中国古代的处世修身智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也许更加契合“纳尔逊”这个名字赋予曼德拉的一切。年仅7岁的曼德拉就已经懂得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了,他的姐姐梅布尔回忆道,有一次曼德拉还因为帮助一位白人青年修理摩托车而受到奖励——虽然这并非曼德拉的初衷。而那些家庭地位比他高,年龄比他大的女孩也因为他的阳光懂事而乐于和他在一起玩耍。性格乐观、待人温和的人总是拥有最突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也是为什么几十年后,整个国家、不同民族的人都自然而然地围绕在这个和蔼的黑人身边。
除了名字,教会学校也给了曼德拉一个机会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这是从小求知欲就十分旺盛的曼德拉所欣喜的。由于没有合适的衣服作为校服,曼德拉只好穿着用父亲的旧衣服改成的“新衣服”去上学。当曼德拉的小伙伴都嘲笑他穿得像个“稻草人”时,他却不以为意,坚持要去上学。这种与生俱来的求知精神贯穿了曼德拉的一生。虽然后来在回忆这段学习生涯时他将这种教育定义为“一种把英国思想和制度想当然地设定为最优越的教育”,书里只有白人英雄,没有黑人英豪,很多真实而残酷的殖民历史也没有收录其中,但这并不妨碍曼德拉从中了解比原始山林更广袤的大千世界,比湖泊牛羊更生动的世间百态。
然而,这种充实而笃定的生活只过了2年,9岁时,曼德拉迎来一次重大的人生变故。
一天晚上,曼德拉莫名地感到心神不宁,仿佛要出什么乱子一样。那天,父亲并没有按惯常的时间回来——他通常在4位妻子的家里轮流居住一个星期。曼德拉看见父亲仰面躺在母亲的房间里,时不时大声地咳嗽几下——父亲病了!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得的病,甚至连这病是什么都无法确诊,因为他从来不去看医生。
父亲在屋里连续躺了好几天,既不动弹,也不说话,这让曼德拉和母亲十分焦急。一天夜里,父亲的病情突然加重,他呼喊道:“给我拿烟来!”虽然大家都觉得这种时候抽烟实在是太危险了,但父亲十分坚持。最后,大家拗不过他,只好给他装好烟袋,点上交给他。父亲终于安静了。一个小时后,他永远地安静了下来。曼德拉清楚地记得,父亲走的时候,那烟袋还缓缓地冒着烟,仿佛渐渐飘逝、通往天堂的灵魂……
父亲的逝去在曼德拉心中造成了巨大的伤痛,虽然母亲法妮才是他生活里的核心,但作为精神支柱和人生榜样,曼德拉又怎能离得开他的父亲呢?不管是充满魔力的“罗利赫拉赫拉”,还是受人尊敬的“马迪巴”,还是象征温和善良的“纳尔逊”,都无法代替曼德拉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那个身份:姆帕卡尼斯瓦·曼德拉的儿子!然而,给了他这个身份的那个人,给了他生命和方向的那个人,现在却永远地离开了他!在亲人离去的打击下,任何人都是脆弱不堪的,圣人也不例外。虽然年仅9岁的曼德拉还不知道生死之间的巨大鸿沟有多么可怕,但他依然真切地感受到了切肤的悲痛。
父亲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对曼德拉的爱和守护并没有完结。准确地说,父亲的离去给曼德拉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别有洞天的大门。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时,姆帕卡尼斯瓦开始担忧儿子的前途,于是向摄政王荣欣塔巴请求道:“陛下,我的儿子就拜托您了!我知道他有着远大的理想,而且一直在进步,希望您能多多教导他。”由于当初正是姆帕卡尼斯瓦的支持使得荣欣塔巴能够担任摄政王,所以荣欣塔巴爽快地答应了姆帕卡尼斯瓦的请求。
就这样,怀着对原始乡土的眷恋和对父亲去世的悲痛,还有那三个在未来深刻改变南非黑人命运的名字,曼德拉离开库努村,去向了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泰姆布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