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游漫记
2594800000076

第76章 枫叶之国万里行(4)

“绿山墙屋”不仅是爱德华王子子的名胜,而且成了加拿大文学家们谈论不休的话题。为了让大家了解“绿山墙屋”的来历,我这里顺便简单地介绍一下《清秀佳人》这部引人注目的小说。蒙哥马利出生在这小岛上,父母早丧,由她的祖父抚养成人。她居住在她祖父表兄弟的一个庄园里。庄园很大,其中有一栋叫“绿山墙屋”的小楼。蒙哥马利在这座小楼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她虽然生活在如诗如画的庄园里,但寄人篱下的遭遇,使她饱尝人间冷暖。她每天从“绿山墙屋”走出,在庄园里散步、反思,逐步孕育了《清秀佳人》的主题,讲述她人生体验。于是,她以一个叫安妮的小姑娘为主角,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塑造了清秀佳节人安妮的艺术形象。故事围绕着11岁的孤儿安妮·雪梨(ANNESHIRLEY)的人生际遇而展开。安妮是个梳着红发辫子、机敏过人的女孩,被人从新斯科舍送到王子岛一对老人家中。年老的科伯特兄妹是对孤寡老人。他们本来盼着来一个能干农场杂活的男孩替他们干活,但来的却是一个清秀的女孩,有点失望。但安妮刻苦耐劳,在农场拼命干活,也很乖巧。这样,靠着她的能干和人格魅力,终于赢得了两个老人和每一位相识者的喜爱,达到心灵的相通。小说充满人性美和人情美,展现了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动人艺术世界。小说出版以后,人们已经忘记这是虚构的人物,而把安妮当成了现实中的佳人。人们来到卡文迪什海滩,都想寻找这位清秀佳人安妮。事实上,佳人早已远去,留下的是人们对安妮的思念。

我知道安妮只是小说中的艺术形象,我不寻找安妮,而是循着蒙哥马利的足迹寻找作家产生创作灵感的意境。我们来到卡文迪什海滩,见到一个叫科纳公园村的大门,门楣上挂着“清秀佳人博物馆”的门牌。我走进博物馆,观看了表现蒙哥马利生平的影片和介绍她的创作经历的图片,参观了她的写字台和亲笔签名的初版著作版本以后,沿着今天布局的路线步入了那座美丽的庄园。通过一条镶有鹅卵石的林荫小路来到露西居住过的“绿山墙屋”。这是一座两层小楼,整座房屋涮成绿色,据说当年也是这个样子的。小楼按原貌布置,一层有蒙哥马利的生活设施、厨房、餐厅和很小的客厅。二层则是她的卧室和写作室。写作室狭小,只有一个小窗户,写字台上有一个笔筒,装着西人惯用的鹅毛蘸水笔。她的卧室有衣柜和梳妆镜,甚至还挂着婚纱,显得雅致和温馨。当地的解说员说,这些都是露西的个人遗产。

走出“绿山墙屋”,前面是一个很大的斜坡草滩,在草滩的小溪旁有几头黄牛被栓在一棵大树下面吃草,还有一架马车在通往庄园的路上。我想这些都是为今天的参观者设置的道具。不过,解说员称,当年露西就经常在这个斜坡上散步,从而孕育了那个美丽动人的《清秀佳人》的故事主要情节。我们在这里尽情地观赏北美海岛风光美景,实景体验露西小说中那迷人的故事和动人的描写。艺术和读者的体验融为一体,产生一种特有的艺术境界,让人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作家蒙哥马利走了。她于1908年即34岁时出版这部小说,使其蜚声欧美。1942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无声无息地在多伦多的寓所辞世,那年她67岁。她在多伦多寓所没有留下什么纪念物。只有她的故乡,她创作《清秀佳人》的“绿山墙屋”,在加拿大遥远的一个小岛上给人们,特别是爱好文学的人们留下悠长的思念。

爱德华王子岛令人偏爱,当然不只是露西这位女作家的故乡。还因为这个加拿大面积最小的一个省份,是1000余万平方公里版图大国的国家诞生地。1868年,在岛上一个叶夏洛特敦的古城召开各自治领的首领会议,促进加拿大统一国家的形成,因而这个古城作为国家诞生地而永久载入加拿大的史册。现在留存的古朴的议会厅,则成为到王子岛的游客必看名胜。

八、新不伦瑞克的诡异奇观

我们进入海洋三省后,按照行程路线,先到了新不伦瑞克(又译纽宾士域)省,然后再去新斯科舍和爱德华王子岛省。但路过新不伦瑞克境内时,导游卖了个关子,说新不伦瑞克要看的景点太多,要留着充裕的时间慢慢看,要我们先去新斯科舍省和爱德华王子岛省,然后再返回看新不伦瑞克省。客随主便,也只好如此了。

我们在新斯科舍省的省会哈利法克斯看了佩姬湾那伟岸的灯塔,在爱德华王子岛参观了作家蒙哥马利的故乡美景之后,过海回到新不伦瑞克省。这次过海回大陆,没有再乘巨大的邮轮,而是驱车过号称世界第一跨海长桥的联盟大桥,再度踏上新不伦瑞克省这片土地。当导游滔滔不绝地在讲述这座12公里长的第一长桥多么伟大时,我心里窃笑。我想,导游先生,你的见识落后了。在我们中国,去年已经建成了一座53公里比这桥要长得多的沪杭跨海大桥,其长度为它的四倍。你有什么可夸的?但我没有去纠正他,以免扫他的兴,而且他面对着那么多国家的游客,何必让他尴尬呢!汽车跨过联盟大桥时需要限速慢慢地在大桥上行驶,而且不许乘客打开窗子张望,比起过沪杭跨海大桥时要局促多了。一年多前,也就是沪杭大桥通行的前一天,我和新闻界的朋友,从浙江的慈溪出发,在桥上转了一圈,要比这里惬意得多。但这毕竟在异域,又有一种新的体验。

我们过了联盟跨海大桥,又到了新不伦瑞克省的地界。新不伦瑞克是加拿大东部濒海地区一个小省份,面积73400平方公里。这里的森林、河流、田野构成了独特的景观。阿马拉契山脉横贯圣约翰河河谷的田园牧场。而圣约河则一直延伸到大西洋西岸的芬迪湾。这个濒海省份面积虽小,但活力四射。从旅游的角度来说,这个被称为“龙虾故乡”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圣约翰河水倒流的奇观;有孟敦市难解之迷的磁力山;还有夏格内峡湾多姿多彩的观鲸游览。这看不完的美景奇观,确实引人入胜,难怪导游在此之前卖关子,吊人胃口!

到了新不伦瑞克地界,第一站就在联盟大桥的桥头停车,让我们去参观世界上最大的龙虾铜雕。走近雕像前,我不再怀疑它是“世界之最”了。龙虾雕像用全铜铸成,一只硕大无比的龙虾造型,它粗壮的腿脚比水桶还大。这里塑造一个龙虾雕像,也就告诉人们这是真正的“龙虾故乡”。在爱德华王子岛的龙虾大餐向人们展示了这里作为龙虾原产地的美誉。

与杜立普海湾的鲸鱼相比,龙虾则是小巫见大巫了。在观赏了独具一格的龙虾雕塑之后,我们便登上观鲸船去夏格内海湾观赏大鲸。南部芬迪湾永不停歇的潮起潮落,为这个宁静的省份带来了令人响往的欢乐。观鲸船到了芬迪湾口,人们开始雀跃,因为远处的鲸在骚动了,不停地跳跃,在相对平静的海湾中激起了一排排水柱和一层层波澜。据导游介绍,活跃在这一带的有飞翅鲸、座头鲸和小须鲸。露脊鲸也偶有露面。此外还有鼠海豚和海豚也颇为活跃。虽然出一次海每人要另加70多加元,但这大海中活跃的鲸群,为旅游者们增添了无尽的欢乐。

新不伦瑞克省的省会圣约翰是个港口城市,虽然只有13万人口,但它是个不冻港,这在加拿大是罕见的。因此这里交通繁忙,它的干船坞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坞,也是重要的远洋轮停靠地。造船业很发达,不过是以制造木船为主。城市建设也很有特色。这里有山。山不高,绵延起伏,将海与陆地隔开。因此形成了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格局。有些房子建在石岩上,或建在岩石旁,或者石旁有屋,屋边有树。城中树林密布,洋房交相辉映。圣约翰市河水倒流的奇观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到达河中段的一个山崖上往下看,果然看见河水倒流的奇观。经导游解释,原来是:芬迪湾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海潮,周而复始的潮汐可涨到10米至15米,一日两次。当地的密克迈克族人传说由于巨鲸翻江倒海的威力,而使这里潮涨潮不落。事实上是因为海湾本身的长度、宽度和漏斗形的构造,而形成了这样的海象奇观。

孟敦市的磁力山的奇观也令人难忘,我们曾坐着大巴到磁力山一游,司机让汽车熄火之后,车继续往上攀升。当人们有啧啧称奇时,导游揭开迷底。说这是人们的一种错觉,实际上两端有高低之分。车是往下坡滑动的。关于这一点,我曾在大连有过体验。我国大连也有这种奇观,不知道读者体验过没有?

是啊!芬迪湾永不停歇的潮起潮落,宁静的芬迪群岛,美丽的海岸景致和丰富的历史传承,都使新不伦瑞克成为人们所响往的地方。到此一游,令我难忘。

九、满眼风光的魁北克

我知道“魁北克”这个地名已经很久了,但我意识到,自己一辈子也不可能去魁北克。不过,我对那里发生的事还是常常关心的。一是因为魁北克是第一个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历史遗产的北美城市;二是这里常常闹独立,弄出一点动静,让世界媒体忙得不亦乐乎。想不到,没有“梦”却成了“真”。今年八月,我到加拿大东部五省旅游,几次进入魁北克省地界,还在魁北克市度过了难忘的一天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