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邓刚幽默
2609200000117

第117章 回归心态各异

香港回归的顺利,将决定澳门回归更顺利。

如果说香港是个大哥哥,澳门就是个小妹妹。回归到母亲的怀抱,对这“兄妹俩”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兴奋的、狂欢的、疑惑的、甚至沮丧的,在我们采访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澳门各界人士欣喜和谨慎的复杂心态。但由于有香港这个大哥哥回归在前,再加上到本世纪最后一刻澳门才回归,所以澳门市民对回归的反应远没有香港那么强烈。不过,可以看出,大家都在观望和关注香港回归的每一个细节。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那一天,澳门和香港一样倾城欢腾庆祝,热烈的庆贺形式中,其实融合着澳门市民对顺利回归的深切祈望。我个人感觉,澳门40万人的每一双眼睛,都在密切地注视着香港回归后的每一天进程,香港回归后的繁荣与发展,对澳门“99回归”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澳门与香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差异,就是香港在市政管理包括公安、法律、经济建设等诸多方面,大部分由华人负责和领导,也就是说香港高级官员可以由华人担当,华人参政。但澳门所有的高级管理人员一律是葡人,官方语言和文字为葡语。这就使将来回归时,华人治澳出现高级管理人员空缺。中葡双方签订“99澳门回归”文件后,澳门市政当局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允许中文进入办公公文中,一些部门也允许华人参与管理。应该说事情朝好的方面起步,但从整个市政管理的大结构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也许正因为如此,却又产生了一种动力,在我接触到的大部分高级知识分子和一些群团组织的领导,隐隐感到他们对澳门回归祖国的激动和责任感,从他们正在努力学习普通话,学习各种管理业务和诸多方面的知识来看,他们正胸怀雄心壮志,准备在澳门回归之时大显身手,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做出贡献。总之,从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先生一直到报社主编、记者、作家、企业家及资深的公务员,对“99回归”、“50年不变”都有着相当积极的理解和充满情感的热望。普通市民一般来说反应平静,有些甚至还觉得事情远着哪,反正50年不变,照常过日子呗,有啥想法?我采访了一家小表店的小老板,他说他一贯奉公守法,按时纳税,对“99回归”没有任何异常想法。然而,一些有经济实力的或国外有亲友关系的人,由于种种这样那样的原因,开始时对“99回归”大有恐惧,他们纷纷变卖房产地产,搬到国外。后来,随着形势平稳发展和香港回归顺利过度,他们又老大后悔,纷纷又往回搬家,这么里里外外地折腾,损失不少。对回归反应强烈和惶惑的是前面说过的“土生”,这些满口粤语的金发碧眼们拿不定主意是留下来当中国人,还是去欧洲当葡萄牙人。太多的惶惑使一些“土生”甚至辞去了俸禄颇丰的公务员职务,去海外谋生。但满世界转了一圈后,觉得最好的地方还是澳门,便又思恋万分地回到澳门。可是,失去的职务很难恢复,再加上出国又花了不少钱,只好想方设法打工谋生,一脸的沮丧。在酒店的卡拉OK娱乐厅里,一些青年男女唱歌跳舞。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土生”走上台前唱起他自编的略带忧伤情调的歌曲:澳门/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妈妈妈妈的妈妈是广东人/我爸爸爸爸的爸爸在这里安葬/我吃得最多的是煲仔饭,我说得最熟的是粤语腔/澳门/我的故乡……在场的人全静下来,大家都被这淡淡忧伤但又充满眷恋的思乡之歌感动得热泪盈眶。坦率地说,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人们对“土生”的印象不是太好,但此时此刻,大家全被他真挚的恋乡之情所激动所感慨并热烈鼓掌喝彩。

在澳门的采访中,我深切地感到澳门人对这仅仅二十平方公里小城的炽热情感;更深切地感到香港的平稳过度和繁荣,对澳门至关重要。总之,香港今后越顺利,澳门就会比顺利还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