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邓刚幽默
2609200000030

第30章 涵养

涵养与虚伪有时很难分开,弄不好我们是在尊敬胆小鬼。

如果你自己不小心跌了一交,哪怕跌得破皮流血疼得不行,你也只能歇默地忍受,虽然心下暗暗恨自己太笨,但更多的是尽力安慰自己,没啥了不起的,而且你很快就会忘记跌交的事。如果你是被别人推倒和撞倒,情况就不一样了,你恐怕会怒气冲天,无论对方是有意无意,你都会感到吃了大亏受了大委屈,你甚至怀疑身体内部是否也受了伤,你哎呀喊痛,你恼恨万分,你去医院照相透视检查,你也许同对方大打出手。你大半辈子忘不掉你那次跌倒的屈辱,若干年过去之后重新提起,你也会忿忿然后悔当时太便宜对方了。

在俄罗斯中国劳务公司挂职期间,我们经常打交道的一个俄方经理,人高马大满嘴粗话,即使是在工程谈判的严肃场合,也不断吐出肮脏的带有污辱性的下流词儿,我方经理严正抗议,要他说话文明些。他瞪着鸡蛋大的眼珠子,摇头耸肩地辩白,说这是他的性格和习惯。可是当他的顶头上司来到他跟前,他立即呆若木鸡,说话声一下子变得细细柔柔吞吞吐吐,像犯了错误似地谦恭怯懦。

其实我们周围也有不少这种类型的人,对他的下级骄横跋扈,对他的上级唯唯诺诺。看起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当的涵养忍耐,只不过因对方的尊卑和级别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就像一个家庭中的父亲和丈夫,对妻子儿女说话往往随随便便居高临下嬉笑怒骂。但对父母及长辈们未免腰骨弯曲恭恭敬敬礼节周到。这种上下的反差表现已不是提前准备和故意做作,更应该说是情不自禁和条件反射。一个人要是能跳出这种情不自禁和反射,对所有的上下高低尊卑长幼,全都微笑恭敬彬彬有礼,大家便会说这个人极有涵养。在单位里,下级人员因发生矛盾而吵行起来,领导撞见时并不斥责和并不表态谁是谁非,大家往往会赞扬这样的领导有涵养;一个人本来没错,却老老实实地承受着领导和长辈的斥责而不反驳一句,大家往往会赞扬他有涵养;开会的时候,讲话的人即使是有真知灼见,也要谦虚地说讲得不好,希望大家多批评多提宝贵意见;听报告的人即使是听了一大堆废话,也要感激地表示有很大的收获学了不少知识,这似乎已是法定式的涵养谦虚。反之,如果领导当场旗帜鲜明地指出纠纷双方谁是谁非,如果下级人员敢于同领导据理相争,如果在公众场合下不顾情面地讲几句真话,恐怕有悖于人们公认的涵养。

把涵养只视为一种礼节的形式,必然与真实拉开距离。长此以往,只能造出一大批和和气气圆圆乎乎的卵石而已。在下面体验生活时,我见到无数个生龙活虎的人物,他们或在机床前灵巧地操作,或在谈判桌上妙语连珠,或在艰难困苦中顽强不屈,或在关键决策时大刀阔斧。他们的动作,眼神,劲头,无不显示出生命力的光彩。但一旦他们走上讲台,便口口声声说他获得的成绩是这个帮助那个支持这个关心那个培养的结果,自己心中的锐气虎气全都谦虚得千干净净。这样讲惯了顺口,这样听惯了顺耳,然而这样顺溜惯了,便失去了人心深处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