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邓刚幽默
2609200000058

第58章 诀窍

买同样分量的东西,你有时感到吃亏,有时感到合算,这是卖者的诀窍。

由于我是写小说的,所以经常留神观察各种事物与各种人物的表现。我发现各行各业中有不少出色的行家里手,他们对人们的心理揣摸得很透,有着相当的把握,然后针对你的心理状态使用他们的技巧和诀窍。我曾认真而耐心地观察一个卖水果的小贩子,他给顾客称水果时,总是先往秤上少放一些,就是说你买一斤,他就大约地往秤上放七、八两,不够,再往上加一点;不够,再往上加一点。不断地往上加秤,顾客看了心里舒服,似乎多赚了便宜。国营商店粗心大意的售货员就不行了,往往你买一斤,他一下子抓二斤往秤上一扔,秤杆当然高高地撅起来。于是,就往下拿,秤杆还高,再往下拿。这时顾客就深感心疼,就像自己的东西被拿下来,很是吃了大亏。

同样是一斤东西,你从粗心大意的国营售货员手里买,大感吃亏;你从精明灵透的小贩子手里买,却大感合算。这不能不承认技巧和诀窍的力量。

当然,你会说这是玩虚的,是不实在,是一种形式的花招。但我还是劝你学学这个精明灵透的小贩子,否则你就不会生活得太舒服。我并不是说要你卖东西也断断续续加秤,而是学习小贩子把握人们心理的意识和本领。我同这个小贩子深谈过,我说我注意到你这种加秤的技巧,他说你当作家的眼挺尖,一般人还从未发现过呢!他说他过去在国营商店工作时,练过硬的秤盘基本功,能准确无误地秤一斤是一斤,不用麻麻烦烦地来第二下。为此他还得过技术表演赛的大奖,被领导派到各个商店表演。可国营的傻瓜领导根本就不知道这过硬的秤盘技术对卖货没好处,反而有麻烦。小贩子说你注意到没有,凡是你一下子就秤准了顾客所要的重量,十有八九那些顾客会在心下疑惑一一能那么准吗?即使是现在使用电子秤,重量数字显示无误,他们也要歪过头来再多看两眼,一脸的狐疑。总之,只要不断地加秤,人们就百分之百地皆大欢喜。说句实话,有时还不够分量,因为加了好几次秤,顾客也满脸堆笑,拿着就走。

观察市场,你不但会发现许多诀窍,而且还会得到和学到不少诀窍。由于我们一些不健全的管理机制,由于我们一些旧的习惯势力,由于我们一些畸形消费心理,便产生了许多让你哭笑不得的买卖诀窍。有的国产商品,本来质量还挺好,可你怎么叫卖也卖不动,但改头换面打上进口商标,印上ABCD,便立即成了抢手货。一些价钱便宜的服装,你实话实说,卖10元卖20元,顾客往往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可你要是在10和20后面加个0或加两个0,变成100或1000元一件,人们便刮目相看,大加青睐,认定是高档名牌货,出大价钱购买。许多年以来就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我们如此历史悠久地轻商和贬商,所以,技巧与诀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于诚实和情感。

经济大潮滚滚而来,市场首先展示出它的智慧和诡诈,各种各样叫你又恨又气又不得不钦佩的诀窍大显身手,进而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复杂。好的诀窍坏的诀窍,可爱的诀窍可恨的诀窍各种各样说不清是好是坏的诀窍泛滥成灾,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于是,人人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被诀窍弄得昏头昏脑。也许你希望自己能学会诀窍,掌握诀窍,使用诀窍。然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你能警惕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