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邓刚幽默
2609200000077

第77章 洋节

不仅仅是市场竞争,连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也在竞争。

四月的一天,一个经常来我家的文学青年打来电话——我在你家门口转了好几个小时啦,就是找不到你的家!我听后大吃一惊,这个青年是我家的常客,即使是闭着眼睛也能摸到我家的。正当我吃惊和纳闷时,对方在电话里哈哈大笑,说你难道不知道今天是愚人节吗?我只好惭愧而尴尬地笑起来。我隐约知道外国有个说谎的节日,但不知道确切的日子。去年靠近元旦的前几天,一些大学生给我打来电话——祝你圣诞快乐!今晚是平安夜,不出来玩玩吗?……我愣怔了一下,不用说平安夜,就连圣诞节我也弄不清是哪一天。

这些年改革开放,外国的服装进来了,外国的产品进来了,外国的影视歌曲进来了,外国的节日也进来了。什么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狂欢节母亲节等等闻所未闻的洋节,滚滚而来。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节日,似乎像圆口布鞋对襟小褂那样不时兴了。都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悠久而顽固,都说中国人含蓄而稳重,谁知国门刚刚开了个缝,就一个个激动得忘乎所以。这些年,连庆祝生日的形式也彻底洋化,到处是生日蛋糕生日蜡烛生日卡。中国人最忌讳吹灯拔蜡,因为那是死了的意思。但现今举国上下小皇帝小公主们过生日,全都是吹灯拔蜡的洋式过法。谁说我们传统保守,全世界也找不出我们这种彻底改变自己学习他人的精神了。当然,也有一些人摇头悲叹甚至就愤怒起来,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你不能不意识到,现在不仅仅是市场竞争,连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也在竞争。我们也有诸多节日,问题是那些可恨的洋人并不怎么学我们。也许我们穷惯了,庆祝节日只剩下吃喝内容,而绝少浪漫的形式;也许我们的节日太古老,和鬼神纠缠得太亲密了,缺少年青人所喜欢的现代气息。春节我们用鞭炮吓鬼神,蒸馒头来敬鬼神;正月十五闹花灯,更多的是闹鬼神,漫山遍野的坟场上全是闪闪烁烁鬼火般的灯火;这还不够,我们还有专门的鬼节。大好的初春清明时节,外国人都携情人踏青呼吸新鲜空气,而我们却烧香烧纸烽烟四起,火葬厂完全成了放火场。据统计仅一般的一个中等城市,清明一天就烧掉一千多吨香纸,逼得消防队和有关部门全都一级战备,如临大敌,哪有心思过节!再细细数点下去,我们除了政治性节日(这些节日外国也同样有)外,其他节日也所剩无几了。一些本来有点历史意义的节日,也退化成只是吃吃粽子吃吃月饼和元宵什么的。一些本来是民间的庆祝方式如赛龙舟、灯会等也得靠官方组织和企业赞助来搞。不客气地说,多年不重视经济发展的恶果,已使人们对节日的概念淡化成只不过是放几天假而已。我们其实也有美好浪漫的节日,喜鹊搭桥,牛郎织女天河相会之日,也许是更有特色的东方情人节,但种种原因吓得我们自己都不敢袒露情感,哪顾得上牛郎织女。

我们不得不谦虚和痛苦地承认我们的节日及节日形式缺乏吸引力与竞争力。坐在炕头灌酒肉,捂着耳朵听鞭炮不行了,当代青年更喜欢新鲜的有人情味的自身能愉快参与的节日。另外,外国的节日大部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至少在市场经济中浸泡了千百年,所以节日的经济效益很明显。而我们的节日更多的是导致所有部门放假。在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就更加不受欢迎。人家的圣诞节,酒店饭店张灯结彩,市场商场大发其财;情人节花店忙得不亦乐乎,商店的情人卡和糖果礼品大赚其钱。为此,一到了过洋节的时候,我们商店饭店酒店就发了疯般地大肆宣传,大张旗鼓地给洋节推波助澜。这也是洋节在我们中国迅速发展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庆幸的是我们随着改革开放也开始创造出不少新的节日。不过,要是没有经济意识,只是为了某种宣传,某种运动,甚至只是为了某种活动,那大概兴一阵就照样没啥意思,还是很难竞争得过洋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