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正视青春期的危机(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2618600000011

第11章 网络中的危机(3)

5缺乏信仰。青少年之所以精神空虚,行为轻率,大都是没有信仰的表现。信仰理想,是人性格刚强、勇敢、不屈不挠、充实生活和真正拥有幸福的最深的根源。一旦缺乏,必会有人生无味之思想。

青少年应该如何摆脱空虚思想的煎熬

1参加户外活动。青少年应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除了可以对人的大脑、小脑做综合锻炼外,还能提高青少年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其刺激、愉悦的过程丝毫不亚于游戏。活动中所强调的合作性也能让自闭的青少年能和其他一起作战的朋友很快打成一片。除此外,运动还能增强青少年的体质,改善自我评价和提高毅力。具体的运动项目可以有:慢跑、健美操、球类运动等,每次维持在半小时以上却可。

2摆正自己的位置。青少年的不自信心理大都是由学习方面引起的,在学习方面青少年可以向其他优秀的同学请教下学习的方法技巧;在生活中也可以适当地做些家务,帮母亲去买菜或是试着做些有难度的事,找准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优点,若是学习方面的成绩不突出,那在其他方面肯定有他人所没有的优势所在,主要还在于自己的心态,要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

3在网络中找些健康的乐趣。利用网络来查询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还可以学习用一些软件,制作幻灯片、动画片贺卡等,体会网络带来的健康乐趣,也有助于自己电脑操作的水平提高。

4多替他人着想。青少年们大都是一心想着自己的幸福,自己的生活,就像是干涸的土地那样贪婪地吮吸着水滴,不会为了使周围人欢乐而放射出一丝光芒来,一心只计较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心是自私而空虚的。青少年应该有一种崇高的激情和志向,凡事多想如何为他人创造幸福和快乐,就会理解民族和祖国的尊严为何物,也会体验到个人与神圣的东西相辅相成的美好感觉。在帮助他的过程中体会自身的价值所在,才是最快乐的。

5给自己制定计划。青少年一定要制定一个可行的学习计划,否则,就不是你控制网络,而是网络控制你,你就会变为网络的奴隶。每天漫无目的地玩下去,生活就很容易由于没有目标而放纵,导致心理也会越来越自闭,在疲惫、麻木、厌倦的心情中学习和生活,只会一事无成。一个毫无目标的青少年说:“每天放学后都只是上网玩游戏,过着醉生梦死的懒汉生活,连自己都觉得难受,也不想与人讲话,感觉他们都不理解我的想法。虽然知道有一天还是要面对现实的,但心里却有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心里没谱儿。”

所以,订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计划,青少年自己就知道每天要做什么,并且,这个计划一定要有可操作性,目标要切合实际才行。不要放纵自己,每天按计划生活,时间久了,当计划变成习惯后,生活也会充实而快乐起来,自然就会远离网络所带来的自我封闭了。

6上网,需要清醒的大脑

上网,作为一种发挥网络资源作用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作为祖国的未来,能够及早地树立电子商务意识,利用电脑网络,这是全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网络资源一旦使用不当,后果就会很严重。

21世纪是一个网络世纪,如今,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文盲已不光是看这个人有没有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还要看你会不会电脑。所以,会用电脑、会上网已经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了。如今,网上冲浪也已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尤其是在菁菁校园里,它更是一道颇为亮丽的风景。同学互相见面,第一句问候语常常是“今天你上网了吗?”好像没有上网就不算是一名新世纪真正的青少年一样。

青少年正处于求学的重要时期,平时除了看书学习外,偶尔上上网,看看最新消息,找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料,稍微放松一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你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轻轻用鼠标点击一下远程教育网或相关学习网站,你就可以得到全国各地名校名师的精心指导,从而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心情烦躁时,点击“榕树下”或其他中文网站,你便可以遨游于广阔的文学天空,享受到另一种全新的生活乐趣。

没错,网上的资讯可谓包罗万象,只要你轻轻一点,就能找出自己想要的资料,快捷方便,又省下了许多翻书的时间,也算是好事一件。同时,网上也有很多有益的娱乐网站,空闲时下载几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轻松一下,也挺享受。总之,你学会了上网,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

但是,很多人上网只是为了玩游戏,短时间玩一下放松心情也没关系,但长时间地沉迷于游戏的话就会对人体有害了。由于长时间地保持着一个姿势会使体内血液循环不良,使人感到四肢麻痹,站起来时双眼发黑等不良症状。在游戏的过程中会随着角色所在的不同环境对人的心情也会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和别人比赛的时候心情会特别的激动,情绪大起大落,承受能力差点的人或许当场就会晕过去,甚至是死亡。另外玩游戏时屏幕上的色彩闪烁不定,就会对人的眼睛造成极大的伤害。尤其是那些通宵达旦玩游戏的人,他们受到的伤害则更大。

上网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沉迷于网恋不能自拔了。有些人就是因为上网跟陌生人聊天,认为自己似乎找到了“新的感觉”,想寻找到“新的刺激”,于是迷恋上了网吧;更有甚者在夜间的时候翻墙出去,通宵达旦地玩游戏、看电影。第二天干脆连课都不上,直接回宿舍睡觉了,结果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当然,学习成绩下降不一定都是上网造成的,但上网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绝对是有影响的。

正是因为在网络的“自由”,以至于不少中学生太过沉迷于网络之中,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网虫”,在他们看来,这世上仿佛除了上网就无事可做,这种思想是千万要不得的。而青少年上网恐怕也已是当今最令家长和老师们头痛的问题了。在烟雾缭绕、空气浑浊的网吧里,时常会撞进一些伤心而焦急的家长,他们在寻找因沉溺上网而整夜未归或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的孩子。这些孩子显然已不能自拔,迷失了方向。其原因何在?自制力不够。

青少年能否正确地对待上网,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自制力,而这也决定了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俗话说,“自制力是人生的方向盘”,人生会面临很多十字路口,也有很多因素决定命运将会走向哪个方向。而在年轻气盛的时候,自制力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青春年少的中学生们自制力一般都很差,而各种不良的诱惑又无处不在,恶搞的、丑化的、腐朽的东西诸如红色网站的屡禁不绝,一些垃圾评论的盛行等等,而这些都易对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很多人就很容易误入歧途。可以说,这些感染比肺结核、肝炎、非典、艾滋病、癌症等更难治愈。

其实网络本来是为了方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而产生的,但现在却逐渐发展到多方面了。暴力、色情、迷信等等不良的信息在不断地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使得人们的素质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现象。这就需要你树立正确的上网态度,全面理智地对待上网了。

7警剔网络暴力

当“老鹰抓小鸡”、“捉迷藏”等传统游戏离青少年学生越来越远,现代科技凭着自身的优势赋予了更刺激的网络游戏。然而,这种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游戏早已超出了它所能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它正在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从课堂拉向游戏的“深渊”,而且无法自拔。

小案例

爱好不多的小强对网络游戏情有独钟,经常沉迷在虚拟世界的江湖较量中不能自拔,当他在网络游戏中形成的心理惯性实施到现实生活中时,悲剧便发生了。因为去上网问妈妈要钱,妈妈没给,反而把小强给数落了一番,这便让小强产生了为了拿到钱不择手段的心理。小强用绳子勒死了自己的妈妈,然后拿光家里所有的钱去上网。

16岁的小聪在网吧里玩“用刀捅人”的游戏,由于刚玩没掌握好技巧,小聪每次都捅不中别人,反而老被别人捅中。坐在邻边的一同龄少年忍不住对小聪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捅红了眼的小聪当即怒发冲冠,去商店买了把水果刀,回来将刀捅向嘲讽自己的少年,致使少年当场死亡。而事后,小聪依旧深迷于游戏中。

当上网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游戏也成为青少年手中的新宠。网络游戏令青少年沉迷其中,这不但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游戏中的暴力行为也让青少年在模仿和冲动下导致犯罪或有暴力倾向,网络中监控不力的网络游戏直接成为一些不良心理品质青少年的犯罪工具和犯罪对象,成为网络中的犯罪行为人,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势必会从虚拟的网络中转到现实生活中来。

有一种专门教孩子在公路上开车撞人取乐的网络游戏,该网站提示:本游戏以调刺的意味告诉大家在开车时一定不要分心,以免发生交通事故。但游戏在介绍中却充满了戏谑的意味:“空旷的公路上发生了连环的杀人案件,知道凶手是谁吗?……嘿嘿,就是你啦,你看,你开车那么不小心,老是撞到人……”

游戏规则,一辆亮着灯的车,在公路到每撞死一个人,就会在虚拟的路面上留下一摊刺眼的血迹,游戏者的积分就会随着撞死的人数而逐渐增加。该游戏把开车连环撞死人的这种极端残暴的行为称为“做掉”,这不能不让玩游戏者产生暴力倾向。

这并非小说中的情节,而是网络游戏中的故事。在网络游戏中的历史传奇、英雄情结、神话元素与暴力在游戏中结合得天衣无缝。然而暴力却依然在娱乐之中存在,所谓的“做掉”与其说是罪恶的象征,倒不如说是一个符号,作者所营造的娱乐气氛无非是为暴力行为做铺垫,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吸引青少年而获得暴利。为了达到吸引游戏者的目的,游戏设计者不仅把暴力主题发挥到了极致,而且还复活了与现代行为观相反的等级主义。

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的同时,操作的动作只发生在网络上,展现在电脑屏幕中,但相应的动作却会在青少年的精神系统中被重现和复制。站在这个角度看,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绝不是置身于游戏之外的,而是真正的参与者。经常玩暴力游戏的青少年,其精神活动也都会以暴力为主题,一个人的行为是受精神控制的,因此,当青少年的精神以暴力为主题时,其行动出现暴力倾向也是必然的。

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情绪和行为在许多方面都会表现出偏极性。而青春期又是一个变化不定、爆发性和冲动性都很容易走极端的特殊时期。其情绪会容易兴奋、意志容易动摇,他们内在的不满情绪让他们对周围的人总想反抗,总有一种胡闹的欲望。在行动方面,虽比小学生有目的性和自觉性,但由于其心理和经验以及意志力等品质方面的不成熟,仍会表现出有头无尾、心无定性等不良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欠缺。

1成功的快感体验。现今的网络游戏多半以暴力为主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除了少数情感类或益智类的类型外,大多数游戏都是枪声、砍声不绝于耳,甚者震耳欲聋。大多数青少年热衷于网络游戏,喜欢沉溺在虚幻的世界里打打杀杀,尽情地挥霍暴力,多是因为对此感觉有趣又好奇,网络游戏新鲜刺激,其中的暴力场面和个人英雄主义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位青少年说,在游戏中,想方设法战胜无数的对手取得胜利,看着敌人一个个在我的枪口躺下,看到我挣的分越来越多,那份成功的感觉真痛快。

2暴力的渲染。青少年由于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暴力的渲染下,其心理和精神也会发生严重的扭曲,逐渐倾向于用网络中惯用的暴力手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他们的愿望一旦受到打击时,潜移默化受到暴力影响的成分就会爆发出来,做出让人惊诧的举动。随着网络游戏的受欢迎程度,青少年犯罪的趋势也在上升。

3新鲜、刺激。寻求刺激是人的一种本能,刺激性的活动可以让人忘乎所以、沉迷不已,也可以让人失去理智。网络游戏的新鲜与刺激就是在虚拟世界里可以任意的取他人和动物的性命,事实上也是在修炼一个人打击其他生命的技能,这是所有网络游戏者都知道的最基本的事实。

青少年正处于精力旺盛时期,其学习能力和接受亲事物的能力都很强,好奇心和表现欲是青少年共有的特征。鼠标一点就有生命死于自己手中,可谓是网络游戏的刺激之处,也是沉溺于游戏中的青少年喜欢玩的最直接的原因。网络是虚伪的,取了他人的性命也是假的,是不用付法律责任的,但现实中若是如此,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虽然在游戏中消灭的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但对其思想的毒害是不能小看的。

4情绪的易激性。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让青少年产生激情。当激情爆发时,其往往会不顾后果放纵自己。如青少年在斗殴时,他们的虚荣、逞强、英雄心理让其动刀动枪,疯狂不已,不把对方打败或打死决不停手。一旦激情过后冷静下来,一般都会对当时的行为感到后悔,如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会产生恐惧心理。

5情绪的外露性。青少年的情绪极不稳定,常会表现出喜怒无常,高兴时会手舞足蹈、得意洋洋;愤怒时则十分残暴。如果有人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反面评论或是做出制止行为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轻者顶嘴打骂,重则要人性命。

6青少年的冒险性。例如,有青少年说:“我知道偷窃是犯罪行为,但要享受快乐,就不能怕担风险。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为了弄到钱,冒点风险还是值得的。惊险过后的快感是很爽的。”在青少年谈到自己的违法行为时,都会提到冒险心理。他们认为,在冒险前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忧,但为了享受,便会下狠心,没什么大不了的,豁出去了,摆不定就听天由命。青少年的冒险心理,虽然有时会得逞一时,但最终还是逃不出法律的制裁。

青少年要意识到网络游戏带来的影响和伤害

1时间的浪费:游戏开发者和网吧经营者为了吸引人们长时间的留在网络,会在游戏中设置许多的陷阱和关口,这让游戏者一步步沉迷于其中,有时甚至会通宵达旦,为此而浪费许多宝贵时间。

2金钱的浪费:所有的网吧都是要收费的,而作为一名没有经济收入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之中,这无疑于会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