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2626300000012

第12章 坐在白纸堆上,招摇过市

苏青拿着信上楼,尽量把脚步放得轻轻的,不要惊动亲戚。亲戚是一个远房亲戚,她称姑婆,平日里很少来往,一年也见不着一面。但是因为离婚,一时走投无路,苏青过来恳求到他们这里暂住几天。两个老人对她还算好,让她住在亭子间。这便是寄人篱下,肯定是住不长的,她口袋里也没几个钱,心焦火燎地到处托人找工作,几份工作都说办妥了,最后又不了了之。她病急乱投医,越急越不行,这时候突然出现的陈公博,几乎就成了她的救命稻草。

那天晚上苏青一夜没睡,那张支票不知道放哪儿好。放枕头下,又怕压皱了。放床边,又怕老鼠叼走了。放桌上,又怕亲戚进来看到了。同时又担心,下午是一个穿制服的人开车过来找到她并递上支票的,并没有多说一句话。开着汽车,又穿着制服,不知道亲戚是否看见。若看见了,他们又怎么想?苏青想得头痛。第二天早晨一大早就开了灯,拿着支票看了又看。后来她这样写道:“我惶惑了,按照目前的物价来计算,个人生活费每月至多四五百元光景,这十万元钱加上利息足足可以维持二三十年的生活,我从此可以不必再找什么事做了,就安心写文章。租一个清洁的公寓房间住,我要买吃食玩具给我的孩子,我要寄钱给母亲,我要一一购买自己生活所必需的东西——唉,钱的用处实在大,它真是太好了,太诱惑人了,然而,然而假使那是不义之财呢?”转念她又这样想:“我不要,我凭什么可以拿这十万元钱?我对他毫无贡献,他同情我,是的,我也感激他。但是,其间倘使有了钱的授受关系存在,同情反类侮辱,感激也仿佛不是出于至诚,而是带些利用性质了。我绝对不能拿他的钱,我要设法退还给他,让他知道我乃一个清白的女儿。”

是收下,还是退给他,苏青经过漫长的犹豫,最后决定还是退还给陈公博。她当即起身,喝了点薄粥,梳妆打扮了一番就带着支票来到市政府,没想到陈公博却去了南京。她决定第二天再来,但是第二天早上发生的事让她受到了刺激。

可能是头天晚上多喝了一点茶,她突然想小便,一刻也控制不了。卫生间在姑婆房间后面,要想上卫生间,非得从姑婆房间经过。联想到上午姑婆对她板着一张冷冰冰的脸,似乎已经知道她这些天的诡秘行踪,她有点为难,不想打扰她的早觉。但是小便一刻不能忍,越想越忍不住,难不成要尿了裤子不成?她起床守在楼梯口,预备姑婆一开门她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冲进去小便再说。但是姑婆房间一点动静也没有,苏青急得要哭了,想尿到洗脸盆中然后倒掉,又觉得太难堪。正好女佣起床,发现她站在黑暗中吓了一跳,她说要急着小便,女佣马上拿来尿盆。苏青掌握不好,尿得盆里盆外到处都是。回到房间苏青觉得实在不能在这里住下去,现在能拯救自己的,就是这十万元。什么都靠不住,包括那个给她钱的男人。但是手中这笔钱是靠得住的,只有这十万元才可以救她出苦海,明天去银行兑现了吧?悄悄地,连鬼都不知道,她这样告慰自己。

苏青最终改变念头,收下了这笔钱。陈公博很高兴,又为她顶下一套房子和全套家具,苏青就这样安顿下来。但是她做市府专员只有三个月,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创业,拿陈公博给她的十万元创办一份杂志。苏青片刻不想等待,立马行动,注册了天地出版社和《天地》杂志社。这时候上海沦陷成为孤岛,物资非常紧张。陈公博是市长,市长出面,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最后陈公博还是通过手下,替苏青搞到了一车皮白纸,让她印书印杂志。整整一车皮的白纸让苏青喜出望外,当时上海搞出版办报刊的缺的不是钱,而是纸,去哪里能弄到白纸?书稿编好了送到印刷厂根本没有白纸来印刷,连张爱玲都想办法囤了一点白纸放在家中用于印书。小说写得再好,没有纸,印刷厂开不了工。苏青竟然整整弄了一车皮的白纸,真令人眼红。去运纸的那天,她起了个大早,跟着卡车司机亲自去押运。满满一卡车白纸,苏青就坐在纸堆上,车子开得飞快,大风将她的头发吹起来,纸堆有弹性,摇摇晃晃地,她招摇过市,扬扬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