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262900000026

第26章 下篇 金钱是上帝派来人间的特使(1)

下篇《塔木德》

第一章金钱是上帝派来人间的特使 (1)

金钱是犹太人现实的上帝

犹太人对金钱几乎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在两千多年的流浪生活中,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自己的国家,他们只能在异国他乡寄居生存。他们唯一能掌握的便是通过商业经营而赚来的钱,金钱在这个世界上无疑成了万能的“上帝”,它不但给犹太人生存的机会,而且能为犹太人争得权力和地位。

他们流浪到各地,可以说没有权力、没有地位、没有尊严,但是他们有钱。有了钱,他们就获得了统治者眼里的价值,也就获得了自己生存的条件。只有金钱可以给他们提供一点保护,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当他们遭到各地统治者驱逐的时候,金钱就可以换取别人的收留和保护;当当地人发起反犹暴乱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用金钱贿赂而求得一条生路;他们外出做生意的时候遭到土匪的抢劫,钱可以赎回他们的性命。

金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金钱对于犹太人来说,是他们能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上帝”,是可以永远保护自己,让自己平安的“上帝”。金钱,让世间的权势们都匍匐在它们的脚下,让犹太人真正地能够站立起来,重新获得世人对他们的尊敬。

一位银行家的儿子获得博士学位后,改信了基督教。这件事深深地伤了这位犹太教徒的心,尽管两个孙子经常来看他,他仍然闷闷不乐。

一天,银行家看到两个孙子在玩纸牌,便问他们在玩什么游戏。

“我们在玩银行家的钱。”孙子不假思索地说。

银行家一听,喜形于色:“孙子身上仍然是我的血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自己的发展,有些犹太人改信了基督教,但是犹太人喜欢金钱、崇尚金钱的习惯却丝毫没有改变。

犹太人认为金钱是上帝给人的美好人生的祝福。他们对金钱的热爱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生存的需要,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更是美好人生的必需的手段和工具。

简言之,金钱成为犹太人现实的上帝。

众所周知,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精明的犹太商人早已参透了金钱与权力之间的玄妙,他们以金钱为饵,换来了政治上的发言权,又靠着政治资本,在商场上肆意驰骋。

“国会山之王”是美国政治活动家保罗·芬德利在其所著的《美国亲以色列势力内幕》一书第一章的标题,也是他对美国犹太人院外活动组织“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简称美以委员会)的称呼,从这一称呼,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犹太人对美国政府的最高决策层的决定性影响。用该书中的话来说:“美以委员会实际上已有效地控制了国会所有的中东政策行动,这绝非夸大之词。参众两院的议员,几乎无一例外地遵照其旨意行事,因为多数人把美以委员会视为一股政治势力在国会的直接代表。一位议员能否连任,这股势力可以说是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毫无疑问,这股力量就是美国犹太人的力量。说得更明确些,就是由美国犹太商人的经济权力衍生出来的“政治权力”。美国犹太人虽然占全世界犹太人的40%,但以其600万人口的数量,只占美国总人口的3%,投票人的4%,凭什么“予夺”议员的连任资格?他们凭的就是手中掌握的大量金钱。

在犹太人的历史上,金钱一直都是他们赖以存活的根本。金钱可以在他们被异族追杀时买通别人以得到收留;金钱可以在他们被人看不起时买回自己的尊严,得到尊敬……金钱对于犹太人来说是如此的重要。犹太人将其视为现实生活中的上帝也就不难理解了。

“钞票不问出处”:金钱无高低贵贱之分

有一位演讲者在一个公众场合演讲。他拿起了50美元,高举过头顶:“看,这是50美元,崭新的50美元。有谁想要吗?”结果所有的人都举起了手。然后,他把这张纸币在手里揉了揉,纸币变得皱巴巴的了,然后又问观众:“现在有人想要这50美元吗?”所有的人举起了手。

他又把这张纸币放在地下,用脚狠狠地踩了几下。钱币已经变得又脏又烂了。他拿起钱,又问:“现在还有人想要吗?”结果所有的人还是举起了手。于是他说:“朋友们,钱在任何时候都是钱,它不会因为你揉了它,你把它踩烂,它的价值就会有任何的变化。它依然可以在商店里花出去。”

为什么那张钞票在那个演讲者的手里揉皱了,又被他踩脏、弄破了,还是有人想要它呢?

因为钞票就是钞票,钞票是没有高低贵贱的。它不会因为受到了什么“待遇”就有所差别。它还是具有以前一样的价值,和其他等面值钞票的价值是一样的。只要它们的价值一样,钞票就是平等的。

犹太人就是这样的观念。他们从不以自己做的生意小而自卑,在他们看来所有的生意都是由小做大的。那些成天只想干一番大事业,对一些小生意提不起兴趣的人,到头来一事无成。因而在他们的经商历史中,他们从不会喜“大”厌“小”。他们喜欢把“钞票不问出处”这句话挂在嘴上,实际上是在教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必须处心积虑,必须巧捕商机,必须妙用手腕。

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有时候更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它本身不存在贵贱问题。犹太人的赚钱观念和我们的传统观念不一样,他们丝毫不认为拉三轮、扛麻袋就低贱,而当老板、做经理就高贵。钱在谁的口袋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就不是钱了。

因此,犹太人在赚钱的时候,不会觉得钱是低贱或高贵的。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目前所从事的职业不好而感到自愧不如。他们在从事所谓的低贱职业的时候,心态也十分平和。更主要的是由于犹太人对金钱不问出处,这样保证了他们的思想丝毫不受世俗观念的拘束。在他们眼里,什么生意都可以做,什么钱都可以赚,即使“卖棺材的也可以赚钱”。 

正是因为犹太人认识到金钱的性质,所以,犹太商人在做生意时,对于所借助的东西,是不存在一点感情的,只要有利可图,且不违法的事情,拿来用就是了,完全不必过多考虑。

犹太人认为“金钱无姓氏,更无履历表”。他们不像有些国家和民族那样,把钱分为“干净的钱”或“不干净的钱”。他们自信,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只要是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合法赚来的钱,都是心安理得的。因此,他们通过千方百计的经营,尽量赚取更多的钱。不管这些钱是农夫出卖了产品得来的,或是赌徒赢来的,还是知识分子脑力劳动得来的,都是收之无愧,泰然处之。

现金至上:手头没钱就是穷人

有一位犹太人,临终之际,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叫到了床前,对他们嘱托后事,说道:“请将我的财产全部换成现金,用这些钱去买一床最高档的毛毯和一张最昂贵的床,然后把余下的钱放在我的枕头底下。等我死了,再把这些钱放进我的坟墓,我要带着这些钱到那个世界去。”

亲友们按照他的意思,买来了毛毯和床。这位富翁躺在豪华的床上,盖着柔和的毛毯,摸着枕边的现金,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遵照富翁的遗嘱,死者留下的那一笔现金和他的遗体一起被放进了棺材。

这时,死者的一位老朋友前来向他的遗体告别。当他听说死者的财产都换成了现金并已随死者的遗体一块被放入了棺材时,立即从衣袋里掏出了支票和笔,飞快地签上金额,撕下支票,放入棺材。同时,又从棺材中取出现金,并轻轻地拍着死者的脑门,说道:“老朋友,金额与现金相同,你会满意的。”

这则笑话说明了犹太人对现金的偏爱。

犹太人之所以奉行彻底的现金主义,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大流散中可以随身携带现金逃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任何人都不放心,一旦将商品赊出去,拿不回钱来怎么办?如果马上要逃跑,岂不要白白损失?所以,唯有现金是安全、可靠和永恒的。

动荡的生活环境,决定了犹太人在财产选择上与众不同。他们通常是持有现金,或把钱换成黄金或钻石,固定财产几乎为零。

聪明的犹太人不会去购买土地建造价值连城的别墅,尤其在战乱时期,一看政治风向不对,他们就马上席卷家产而逃,只有随身携带的财产是他们逃难时的生活依靠。有了它们,任何天灾人祸他们都不会担心。现金就是犹太人生活的保障,因此他们对现金的偏爱程度是无以复加的。

彻底采取现金主义,是犹太人的商法之一。这在日常生活及交往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他们在与他国商人打交道时,他们心中想的是:“那个人今天究竟带了多少现款?”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对公司的评价:“今天那个公司,换成现款,究竟值多少?”总的来说,他们关心的是现金,脑子里除了现金,没有其他的货币形式,他们力求把一切东西都“现金化”。

银行存款,短期内的确可以获得一大笔利息,但是物价在存款生息期间不断上涨,货币价值随之下降,尤其是存款者本人死亡时,还须向国家缴纳继承税。所以,无论多么巨大的财产,存放在银行,相传三代,将会变成零。这就是税法上的原则,世界各国概莫能外。

现款确实不增值,但物价上涨对其影响不大,而且最关键的是手持现款,避免了在银行的财产登记,在财产继承时,不需要向国家缴纳遗产继承税。所以,手持现款时,财产既不增多,也不减少。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犹太人不把现款存入银行,那么家缠万贯的犹太人到底怎样保护现款,他们难道不担心它们的安全吗?如果每天都把现款携带在身上,当然不可能,也是不安全的。他们已经为现款找到安全之处——银行,不是存入银行,而是把现款放在银行的保险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