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262900000033

第33章 下篇 犹太商经教你这样赚钱(2)

下篇 第四章犹太商经教你这样赚钱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辛普洛特获知作战部队需要大量的脱水蔬菜。他认准了这是一个绝好的赚钱机会,于是买下了当时全美最大的一家蔬菜脱水工厂。他买到这家工厂后,专门加工脱水土豆供应军队。从这以后,辛普洛特走上了靠土豆发家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初,一家公司的化学师第一个研制出了冻炸土豆条。有的人说:“土豆水分占3/4还多,假如把它冷冻起来,就会变成软乎乎的东西。”可是辛普洛特却认准了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产品,于是大量生产。果然不出所料,“冻炸土豆条”在市场上很畅销,并成为他赢利的主要来源。

后来,辛普洛特发现,炸土豆条并没有把土豆的潜力彻底地挖掘出来。因为,经过炸土豆条的精选工序一分类、去皮、切条和光传感器去掉斑点,每个土豆大概只有一半得到利用,余下的通常都被扔掉了。为什么不能把土豆的剩余部分再加以利用呢?不久,他把这些土豆的剩余部分掺入谷物用来做牲口饲料,单是用土豆皮就饲养了15万头牛。

辛普洛特利用小小的土豆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他每年销售15亿磅经过加工的土豆,其中有一半供应麦当劳快餐店做炸土豆条。他从土豆的综合利用中,每年获得12亿美元的高额利润。

瞄准嘴巴,就是在给自己淘金。

人类要生存、要繁衍,就需要摄取食物,因此,只要人类不消亡,“嘴巴”生意就永远有市场——犹太人熟练掌握了这条自然法则。一方面,他们以“吃”来维系整个民族的血脉;另一方面,他们又抓住“吃”这个朝阳产业,在上面书写了得意的一笔。为此,他们发明了“嘴巴”生意的说法。所谓“嘴巴”生意,就是“经营用嘴巴的生意”。犹太人认为,这是庸俗的凡人或比凡人更低才能的人都可以做的生意,而且这种生意也必定是最赚钱的。于是犹太人把“嘴巴”列为仅次于女人的“第二商品”。

国籍也是赚大钱的手段

在今天这个商品世界里,时间是商品,知识也是商品,那么国籍当然也可以成为商品,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犹太人眼中,时间可以用钱买,国籍更容易,只要有钱,便可以买到别国的国籍。他们买国籍的目的是为了赚取最大利润,为经商道路扫除障碍。

犹太商人罗恩斯坦就是一个典型的靠国籍致富的人。

罗恩斯坦的国籍是列支敦士登,但他并非生来就是列支敦士登的国民,他的国籍是用钱买来的。

列支敦士登是处于奥地利和瑞士交界处的一个极小的国家,人口只有19000人,面积157平方公里。这个小国与众不同的,就是税金特别低。这一特征对外国商人有极大的吸引力。为了赚钱,该国出售国籍。非本国国民获取该国国籍后,不分贫富,无论有多少收入,只要每年缴纳9万元税款就行了。因而,列支敦士登国便成为世界各国有钱人向往的理想国家。他们极想购买该国的国籍,然而,原来只有19000人的小国容纳不下太多的人,所以想买到该国国籍也并非易事。但是,这难不倒机灵的犹太商人。

罗恩斯坦把总公司设在列支敦士登,办公室却设在纽约,在美国赚钱,却不用交纳美国的名目繁多的税款,只要一年向列支敦士登国交纳9万元就可以了。他靠这个获取了最大利润。

对于一般人来讲,国籍是神圣的,认为这种以国籍为资本做生意的行为是对国籍的亵渎。但是对于犹太人来说国籍是不存在的,犹太人从不看重这个政治概念,在他们看来,如果以它为资本能够给自己带来巨大利润,为什么要选择放弃呢?所以对于生意而言,国籍和政治不是最重要的,它们只是提醒人们做生意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而已。

罗恩斯坦经营的其实是一家“收据公司”,靠收据的买卖可赚取10%的利润。在他的办公室里,只有他和女打字员两人。打字员每天的工作是打好发给世界各地服饰用具厂商的申请书和收据。他的公司实质上是斯瓦罗斯基公司的代销公司,他本人也可以说是一个代销商。

提及斯瓦罗斯基公司,便不能不提罗恩斯坦致富的本钱——美国国籍,下面是罗恩斯坦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斯瓦罗斯基公司实力雄厚。达尼尔·斯瓦罗斯基家是澳洲的名门,他的祖先世世代代都生产玻璃制假钻石的服饰用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瓦罗斯基的公司因为在大战期间曾奉德国**党的命令制造军用的望远镜等军需品,所以将被法军接收。当时是美国人的罗恩斯坦,悉知上情后,立即与达尼尔·斯瓦罗斯基家进行交涉:“我可以和法军交涉,不接收你的公司。不过条件是——交涉成功后,请将你公司的代销权让给我,收取销售额10%的好处,直到我死为止。”

斯瓦罗斯基家对于犹太人如此精明的条件十分反感。但经冷静思考后,为了自身的利益,他只好委曲求全,以保住公司的大利益而全部接受了罗恩斯坦的条件。

对法国军方,罗恩斯坦充分利用美国是个强国的威力,震住了法军。在斯瓦罗斯基家接受他的条件后,他马上前往法军司令部,郑重提出申请:“我是美国人罗恩斯坦。从今天起斯瓦罗斯基的公司已变成我的财产,请法军不要予以接收。”

法军哑然。因为罗恩斯坦已经是斯瓦罗斯基的公司主人,即此公司的财产属于美国人。法军无可奈何,不得不接受罗恩斯坦的申请,放弃了接收的念头。接收美国人的公司是毫无正当理由的,况且美国对于法国来说,是惹不起的。

就这样,罗恩斯坦未花一分钱,便设立了斯瓦罗斯基公司的“代销公司”,轻松地赚取销售额10%的利润。

罗恩斯坦轻松致富,是国籍帮了他的大忙,以美国国籍为发家的本钱,再靠列支敦士登国的国籍逃避大量税收,赚取大钱!

这就是犹太人,国籍也是能赚大钱的手段。

犹太人巧妙用国籍的本领与他们两千多年饱受歧视、屡遭迫害的流浪生活不无关系。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情感和文化意义上的国家。所谓的居住国国籍,也不过是他们借以获取一国公民正常拥有权利的手段之一罢了。因此,国家不过是一个外在化的手段和工具,那么,利用这个工具来为自己谋取更好的生活,来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钞票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因此,在犹太人看来,国籍并无神圣性可言。有的地方犹太人可以被接受,他们便可以在那里生存发展下去;而在另一些地方,当地的政府对犹太人充满了敌视与仇恨。在那里,犹太人备受歧视和迫害,甚至财产也遭掠夺,在这种地方,犹太人只能逃走,另觅他乡;还有一些地方是经商的天堂,还有一些地方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在这些环境和条件各异的地方,选定何处作为立足点,又选定何处作为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犹太人早已有了自己的经验和本能。而作为商人,天生的商业基因使得他们嗅到了任何可以赚钱的途径。利用国籍来赚钱,自然成了犹太人的生意经。

把数字活用到生活当中

犹太人思维缜密,尤其对于数字,更是熟练。他们把这个优点应用在经商上,用数字来思考、来认识社会,让数字为自己服务,这是犹太人的精明之处。

注重数字,习惯数字,这是犹太人几千年流浪得到的经验。首先,让数字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然后从生活惯用的数字中,找出一条经商原则,以此为基础,成为赚钱的根本。  犹太人认为,想赚钱的话,就必须把数字活用到生活中。阿拉伯数字最初是由印度人发明的,但是如果你问阿拉伯人:“阿拉伯数字的1为什么代表1呢?同理,2、3、4……为什么分别表示2、3、4……”  这个时候,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其他民族的人都会哑口无言,即使数学知识渊博的人也很难回答。

但是犹太人会机智地回答:“因为1有1个角,所以表示1、2有2个角,所以表示2;其余以此类推……”

如果再问:“可以证明吗?”

犹太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犹太人的公理,公理是不必证明的,4000年的悠长岁月已经为其证明了!”

由此可见,犹太人比其他民族更注重数字,将对数字几千年的经验应用到经商事业上。

有一次,一位犹太服装商人到中国一家服装加工厂参观。工厂的厂长陪着这位犹太商人,在参观过程中滔滔不绝地介绍本厂的产量和产值。那犹太人在一位女工作业台前停了下来,问厂长:“这些女工每小时平均工资是多少美元?”

厂长一下子被问住了,沉思了半晌后说:“呵,她们月薪平均850元人民币,每个月工作25天,即每天34元人民币。一天工作8小时,即……”

厂长尚未算出每小时的人民币工资数,那犹太商人却说:“呵,每小时050美元,现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850元比1美元。”

我方的人员为他心算的快捷而惊讶。事实上,犹太商人都有这么一套心算本领,有人说他们是心算的天才。这位犹太服装商接着从厂长介绍的总产量、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及每套服装的用料量,很快心算出每套服装的成本。换言之,从工厂的报价中,一下就算出其利润多少,从而定出他对工厂还价的对策。

作为买家,当然首先要从自己的购买意图出发,选择什么样的花色、款式、品种和什么样的价格水平才能适应自己经营的市场需求。但同样需要弄清楚与被采购的产品相关的数量关系,才能有理有据地与卖家进行讨价还价的谈判,从中确保自己的期望利益。

做买卖,一切活动离不开精确的数量计算,满足于“估计”、“大概”、“差不多”,容易产生偏误,甚至会成为一笔糊涂账,导致经营的失败。犹太商人深知这一点,他们在步入商界之前就学会了数量的计算,由于世代相传,心算的技巧就特别好,准确而迅速。

心算能力最能体现犹太人对数字的敏感。在生活中,如果你要是问犹太人78∶22等于多少,22∶78等于多少,他们马上就会报出:3545454和0282051。这种心算的能力最能体现犹太人对于数字的敏感。

牛仔裤创始人李威·施特劳斯是犹太人,因家境不佳,1870年跟随别人从德国到美国西部,加淘金热潮,希望能淘金发财。到了旧金山后,经过几星期的淘金生活,他发现那里人山人海,淘金者中确有人因此赚到了一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