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手羊皮卷,右手塔木德
262900000048

第48章 下篇 生活智慧是幸福的百宝箱(1)

下篇 第十一章生活智慧是幸福的百宝箱 (1)

善待自己,享受生活

要享受自己的生活,这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犹太人有个习惯,就是不在餐桌上谈论工作。犹太人说,人生就是为了吃饭而活着,要好好地享受吃饭的乐趣。在吃饭时,一定要放松心情,慢慢地吃,把人生和工作的烦恼统统抛诸脑后。

岂止吃饭这点时间不谈工作,虔诚的犹太商人每周同样要过那整整24小时不谈工作甚至不想工作的安息日。因为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谙熟“平常心即智慧心”的民族。

每周星期五晚上一直到星期六的傍晚,是犹太人禁烟、禁酒、禁欲的时间。他们将一切杂念都抛到九霄云外,一心一意地休息和祈祷。事实上他们正是运用这段时间养精蓄锐,准备投入下一场生意的搏斗。星期六的晚上,犹太人则开始尽情享受,过一个开心的周末,以一种动态的休息方式来排遣工作压力。这种动静兼顾的适度休息,保证了犹太商人在下一周有充沛的体能和精力投入新一轮的商业拼杀。

有人这样问一个犹太富翁:

“你们工作一小时可赚钱50美元以上,如果每天休息一小时,一月就少赚1500美元,一年少赚18万美元以上,这值得吗?”

犹太人算得更快:

“假如一天工作八小时不休息,一天可赚400美元,那我的寿命将减少五年,按每年收入12万元计算,五年我将减少60万美元收入,假如我每天休息一小时,那我除损失每天1小时50美元外,将得到五年每天七小时工作所赚的钱,现在我60岁,假设我按时休息可活10年,那么我将损失15万美元,15万和60万哪个多呢?”

犹太人确实是很精明的。

不会休息的人是愚蠢的人。连视钱如命的犹太人都愿意放弃钱而休息,那些为钱所束缚的人们为什么不保护一下自己的生命,在工作之余找点时间休息呢?

休息的目的就是缓解工作的疲劳,恢复原有精力。有的人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来工作,这种做法实在是本末倒置。要进行生产和创造性的活动,本来就应该学会养精蓄锐。

如果说犹太人在休息日什么也不干,也不尽然。他们只是在这一天停止一切的商业活动。从另一层意思上讲,休息日也是劳动日。就是说使用大脑的劳动。他们早上8点就出去做礼拜,一直到中午。他们用希伯来语诵读祈祷文,倾听《圣经》的教诲。拉比们会讲述那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深邃思想,让人们心智一片光明。回到家后,犹太人一家其乐融融地吃过午饭,很快就午睡了。4点左右,他们会在自家或是犹太教堂和朋友或是拉比们一起交流,研究《塔木德》和《圣经》。

俗话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那些不重视休闲生活的人,总是以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为由,实在是自欺欺人。实际上这些人总是浪费自己的休息时间,使自己一天到晚在紧张忙碌中度过。而这一切对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个人生活都是有害的。

犹太人认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应该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善待自己。

一位住在芝加哥的犹太人已经七十岁了,却要买一套很豪华的公寓,别人觉得很奇怪,问他:“你年纪这么大,估计也就只有几年的寿命了,还要这么大的房子干什么?”

这位犹太人反问道:“难道只有几年就不可以享受了吗?”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犹太民族是一个很会享受的民族。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注重吃喝的享受,吃得好,身体自然就健康。健康是犹太人最大的本钱。犹太人亡国了2000多年,浪迹天涯,处处遭人歧视和迫害,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灭绝,这不能不归功于他们养身有术——注重健康。还有和饮食一样对健康有相同功效的就是充分的休息,这也是犹太人非常注重的。

善待自己,就要善待自己的身体。

财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犹太人从小就注重财富的教育,尤其对于投资的教育是世界闻名的:他们会给刚满周岁的小孩送股票,这是他们民族的惯例。

小孩3岁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开始教他们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的时候学会由家长陪伴,用钱购买简单的用品;5岁的时候,让他们知道钱币可以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且告诉他们钱是怎样来的;6岁的时候,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学用储钱工具,培养自己的钱意识;7岁的时候能看懂价格的标签,以培养他们“钱能换物”理财观念;8岁的时候,知道他可以通过做额外的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储存在银行的储蓄账户里;10岁时候,懂得每周节省一点钱,以备大笔开支使用;11岁至12岁的时候知道从电视广告里发现事实,制定并执行两周以上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的术语。

犹太人还通常会给孩子这样的一种清单:

“吉米拖地15美分,收拾好自己的床铺10美分,清除花园的杂草20美分。”

“玛丽插花10美分,洗碗10美分,收拾房间30美分。”

而且平时不给孩子们零用钱,如果他们想要得到零用钱就必须自己劳动。在家里干的活越多,那么他们所获得的零用钱就会相应的越多。

从这一个简单的事例中就可以很明显看出犹太家长的用意,他们要孩子们知道天上不会掉下免费的馅饼,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只有勤劳的、不断争取的人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财富。小孩子的思维就像一张空白的纸,你最先给他画上什么样的底色,不管以后上面画些什么具体的东西,他永远和最初的色彩有关联。同样小孩子最先接受到的教育也会影响他后来的生活。

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从小就接受了财富的教育。

洛克菲勒出生于一个典型的犹太家庭。他的父亲经常用犹太人的教育方式教育几个孩子。他的父亲从他四五岁的时候就让他帮助妈妈提水、拿咖啡杯,然后给他一些零花钱。孩子们还把各种劳动都标上了价格:打扫10平方米的室内卫生可以得到半美分,打扫10平方米的室外卫生可以得到一美分,给父母做早餐得到12美分。他们再大点的时候,就被告知如果想花钱,就自己挣!

于是他到了父亲的农场帮父亲干活,帮父亲挤一头奶牛,跑运输,包括拿牛奶桶,都算好账。他把自己给父亲干的活都记录在自己的记账本上,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和父亲结算。每到这个时候,父子两个就对账本上的每一个工作任务开始讨价还价,他们经常会为一项细微的工作而争吵。

6岁的时候,洛克菲勒看到有一只火鸡在不停地走动,也没有人来找。于是他捉住那只火鸡,并把它卖给了附近的邻居。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认为这样是亵渎了神灵,而他父亲认为他有做商人的独特本领,对他大加赞赏。

有了这次的经商经历,洛克菲勒的胆子大了起来,不久他就把从父亲那里赚来的50美元贷给了附近的农民,他们说好利息和归还的日期之后,到了时间他就毫不含糊地收回5375美元的本息。这令当地的农民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一个小孩居然有这么好的商业意识。

到了洛克菲勒成名之后,他也把这套办法交给他的子女。

在家里,他搞了一套完整、虚拟的市场经济。洛克菲勒让自己的妻子做“总经理”,而让自己的孩子们做家务,由妻子根据每个孩子做家务的情况,分配各自的零花钱。他的整个家似乎就是一个公司。

这些都培养了犹太人最早的赚钱本领。要想拥有金钱,不但要学会赚钱,还要学会理财和节俭,即学会“开源”和“节流”两套本领。

洛克菲勒还让他的孩子们学着记账,他要求孩子们在每天睡觉前必须记下当天的每一笔开销,无论是买小汽车还是买铅笔,都要如实地一一记录。而且洛克菲勒每天晚上都要查看孩子们的记录,无论孩子们买什么,他都要询问为什么要这些东西,让孩子们作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孩子们的记录清楚、真实,而且理由很充分,洛克菲勒觉得很满意,他就会奖赏孩子们5美分。如果他觉得不好就警告他们,如果再这样就从下次的劳动报酬中扣除5美分。洛克菲勒的这种询问,是奉行绝对不干涉的政策,让孩子们很高兴,他们都争着把自己记录整齐的账本给父亲看。

要想成为富有的人,最早的人生财富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由于犹太民族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具有丰富的商业经验,而其他的民族则相对缺乏这种财富的教育,这是促使犹太人成为世界商人的重要原因。

金钱流动起来才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