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因其母住伊水之滨,便以伊为姓,又因其原名挚,又称伊挚。伊尹长大后很有抱负。他得知有莘国君贤明后,为了施展自己的才能自愿沦为奴隶,到有莘国君身边当了一名厨子。商汤要娶有莘国君的女儿为妻,伊尹便以陪嫁奴隶的身份随有莘氏之女嫁到商。伊尹做菜水平很高,商汤品尝后非常高兴,并召见了他,伊尹趁机游说汤王,汤王发现他很有见地,就免除了他的奴隶身份,并任命他为“尹”,即右相,因此称作伊尹,又称阿衡。
伊尹在商汤建功灭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商汤灭夏建商称王后,仍由伊尹佐政。伊尹在此期间,制订出君臣之间的关系准则。商汤死后,太子太丁还没有正式继位就死了,伊尹就立太丁之弟外丙继位。二年后,外丙死去,外丙之弟中壬即位,在位仅四年也死去。这时,国政已由伊尹左右,于是立太丁的儿子太甲继位。
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阐明商代列祖之德;作《肆命》,陈述政教所当为;作《徂后》,说明成汤之法度,以期引导太甲正确执掌政务。但太甲继位三年,为政不明,且失之暴虐,虽然伊尹多次规劝,太甲仍然不听。无奈之下,伊尹下令将他放逐到桐,囚禁起来,令其悔过自责,并自摄行政当国。太甲被囚禁桐宫三年,终于悔过反善,伊尹大喜,令人将太甲接回,交还了政权。从此,太甲修德勤政,诸侯归服,百姓安乐。约公元前1533年,太甲死,伊尹作《太甲训》三篇,以褒太甲,并尊太甲为“中宗”。伊尹共辅佐商代四位帝王,位高权重而无篡位之心,被后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