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2643000000003

第3章 家庭背景还有点名堂——满屋的公务员

(一)80后

一阵天风从赤道吹到了太平洋的海面,一路而行飘向北岸的大陆,于是一群出生于20世纪的80后在中华大地上苏醒了。他们很多具有卓越的文学才华,特立独行的韩寒,小资情调的郭敬明,敏感多情的张悦然……他们舞动着漂亮的文字,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

而当这阵风吹进时间的隧道,回吹向一千年前的北宋,公元10世纪的又一位80后也出生了。他同样具有非凡的才华,而且具有很高的人气。但是,他被定格为是当时的非主流。

在这主流与非主流之间,横着一条长达一千年的河流,而如今,我和你都站在河岸的这边,你只能听到柳永的声音,但却想一睹他的尊容。于是,我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辞劳苦,把你背向河流的对岸,让他们去见见这个绝代风流的才子。

(二)年份

可悲,可悲,真是可悲!他的生日居然都不知道。

中国历史上这样一位牛人,在当时已经红得发紫,粉丝遍及天下,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北宋当时的“国家主席”和“总理”都是他的粉丝,寺庙里面的和尚与青楼里的歌女也是他的粉丝。没有谁不知道他的名字,没有谁不熟悉他写的词。

如果有谁敢说:我不知道柳永。那么他是要被人看不起的,甚至连青楼女子都看不起他——“不列为姐妹之列”。

然而,柳永生于何月何日,人们却都搞不清楚。记录历史的人们把一些庸庸碌碌之辈塞满了史书,却留不下他履历的一丝踪迹,使得今天的人们埋身书海绞尽脑汁也找不到他的出生日期。

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们,把这个人的说法怀疑一遍,又把那个人的说法否定几句,而自己却同样是云里雾里,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于是,有人望了望天空,打了个哈欠,他大概出生于公元984年吧!

无论如何,这是理当被记住的一年,因为这年北宋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那个跟着宋太祖赵匡胤南征北战叱咤风云的石守信同学去世了;第二件大事,就是那个才华横溢人气十足的非主流同学柳永出生了。

按照中国的惯例,才子在出生的时候,总得和开国皇帝的出生一样,总是有点奇异的故事。我记得李白的妈妈梦见吞了月亮因而就怀了李白,许仕林出生的时候就有文曲星下凡,钱钟书抓周的时候就紧紧地抱住一本书不放……但是,柳永的出生充满了浓厚的现实主义,好像没有这些个说法。

管他呢,反正我们知道柳永在宋代出生了。

“哇”的一声,一个新生婴儿来大宋王朝报到了,他的哭声在大宋的天空中渐渐弥散,飘向花花绿绿的繁华都市,飘向饱经风霜的红尘古道,飘向那豪门官衙的朱门小缝……最后融进那堆满枯枝的黄土。

二十年后,他将被这个王朝给彻底抛弃;而在一千年后,他将为这个王朝增添无限光彩。

(三)背景

柳永给人们的印象是他的生活十分穷苦,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有时还要到歌女家去混吃混喝,常常受到青楼歌女的接济,让我们觉得他出生于一个穷农民的家庭,是一个寒酸的穷书生。

实际上,他的家庭背景还是有点名堂的,说出来恐怕要吓你一跳——满屋子都是公务员。

在认识他的家庭成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同学,他叫王禹偁。其实,说不好的话也算是老朋友了。是的,就是北宋初期的那个著名诗人王禹偁,就是在《古文观止》里面写《黄冈竹楼记》的那个王禹偁。还记得他那首《村行》吗?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说这首诗要考试啊,所以吓得拼了命地背,现在还记忆犹新。你还记得吗?

柳永的老爸柳宜就和王禹偁是玩得很好的哥们,正因为是铁哥们,所以王禹偁同学还为柳宜的老爸柳崇写过墓志铭。所以,我们就从柳永的爷爷看起,然后一个个地接下去。

柳永的爷爷柳崇,是个知识分子,在一个州里非常有名,人们都说他博学多闻。一个叫王延政的人占据福建时,听说还有这么个人,邀请柳崇加入他的团队,可是他说:我妈妈老了,我要照顾她,没有时间给你政府打工(在今天真是太不可想象了)。可见他即使不是公务员,也是社会上的重量级人物。而更要重要的是他所有的儿子都在中央里面。

柳永的爸爸柳宜,已经说过他和王禹偁是哥们,最初他就是南唐的监察御史,也就是说他是那里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委员。到了宋代,他也是一个省的副省长。到了后来,还混进了中央,当了工部侍郎,也就是中央建设部的副部长。够牛吧!再撑上几年,没准儿还能混到总理的位置呢!

柳永的叔叔柳宣,先在南唐当大理评事。也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团的审判员。到了宋代,也是先在地方上混了几年地方官,最后也混进了中央。

柳永还有四个叔叔:柳寘、柳宏、柳寀、柳察,他们全在政府部门工作,还有两个哥哥,一个柳三接,一个柳三复,都考上了大学进了政府机关。并且他们公务员不是因为关系才抢到的,而是真刀真枪一笔一画从考场上考出来的,而且官都做得很大,差不多都混进了中央。

其实,就连柳永的侄子柳淇和自己的儿子柳涚都考上了大学,全都做了公务员,最后全部混进了中央(当然这是后话)。

所以他家的公务员,虽然不全是中央官员,但至少是省级的地方官员,差不多可以说都算得的上“副厅级”以上干部。

要是他的家庭存在于今天,让那些考公务员的大学生见了,他们一个个都将嫉妒得跳楼自杀。你羡慕吗?

(四)乳娘

在宝宝出生的时候,柳叔叔也是格外地照顾柳阿姨的营养。但是,柳阿姨就是没有奶水,小柳永常常因吃不饱而哭闹不停,惹得一家人苦恼不堪。

于是柳叔叔不得不去请一个乳娘,柳家的孩子当然不能就到街头上随随便便地找一个村姑。

通过一切途径,终于物色到一个奶水充足的女子,她比较年轻,略通诗书,多多少少认识一些字,理化生与政历地是不懂的,当然英语也是一窍不通。

但是这在古代是很难得了,要知道那时的流行口号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想上学都没门儿,更不用说考大学了,你听说过中国古代有女秀才女举人女进士吗?听说过有女县令女太守女宰相吗?

柳叔叔目光远大,不在乎这个乳娘的“缺德”,毅然把她请到家里,让他供应小柳永的奶水,并且要求她教小柳永认字。

乳娘起初有点诚惶诚恐,认为自家学的那几个字说出来也羞人,根本就不配来教育孩子。可是,有时候独自带着小柳永,估计她既找不到人聊天,又没有地方去玩,家里没有电脑,上不了QQ,身上又没有手机,发不了信息。她感觉非常无聊,就在给柳永喂奶时,用手指蘸着奶汁在柳永掌心上写字,并且一边写一边教他读。

虽然每次教他认字的时候,这小家伙不大配合,但是长年累月下来,还是磨熟了不少字。

无论怎样,小柳永的家庭教育从此开始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天才人物,他们的教育都是在三岁左右就已经做出成绩,而且在七岁的时候,就表现出“神童”的特点了(后面还有相关内容)。

教育要趁早啊!(你已经没救了,救救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