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道与人道
2648800000026

第26章 以思考拯救自己的命运

禅之道认为,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倾向: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

积极思考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也是一种主观的选择,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标志。百年哈佛有句大家熟悉的谚语:“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蛮干。”积极思考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使我们在面临弱势情形时仍能寻求最好的、最有利的结果。换句话说,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即使举步维艰,仍有所指望。事实也证明,当你往好的一面想时,你便有可能获得成大事的能力。

为什么积极的思考会产生如此大的力量呢?其实,积极的思考并不是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无中生有,而是使人在思考中让一切都有迹可循,最终的成功还得靠我们自己的行动。

一个普通人,由平庸变成伟大一点也不出人意料。他只不过是在别人尚不觉察时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思考角度,改变了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方式,而且实事求是地及时采取了行动而已。

因此,积极思考指的是,在看待事物时,应考虑其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强调好的方面,就会产生良好的愿望与结果。积极思考是一种对任何人、情况或环境所持的正确、诚恳而且具有建设性的人生态度,同时也符合积极进取的思想、行为或反应。积极思考允许你扩展你的思维,并克服所有消极思考。它给你实现欲望的精神力量和信心。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一生中就碰到过许多困难与挫折,每当这些时候,我也读过不少具积极思考力量的书,可是仍解决不了成大事的具体问题。”也许还有人会说:“是的,我也认为那一套没用。当我的事业正陷入低潮,也试过积极思考这一招,但生意依旧毫无起色。积极思考无法改变事实,如果你不承认这一点,那你就像鸵鸟一样,只顾把头埋在沙堆里,不肯面对现实罢了。”如果你也如此认为,如果你也对积极思考的力量持一种否定与排斥的想法,那说明,你并没有真正了解积极思考力量的本质。一个积极思考的人并不会否认消极因素的存在,他只是懂得不让自己沉溺于自我的弱势中。积极思考要求你在生活的一时一事中学会积极地进取。

对一个成大事的人来说,思考真可谓太重要了。如果你保持积极的思考,掌握了自己的思考,并引导它为你明确的成大事的目标服务的话,就能享受到良好的结果。一位名叫威廉·丹佛斯的人,曾是一家名为布瑞纳公司的老总。威廉·丹佛斯小时候很瘦弱,他告诉朋友,他没有远大的志向,对自己的感觉很差,再加上瘦弱的身体,更加深了这种不安全感。

但是,后来一切都改变了。他在学校里遇到一位好老师。有一天,这位老师私下把他叫到一旁说:“威廉,你的想法错了!如果你认为你很软弱,就真会变成这样一个人。但事实并非一定会这样,我敢保证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

“你是什么意思?”这个小男孩问,“你能吹牛使自己强壮吗?”

“当然可以!你站到我面前来。”

小丹佛斯站到老师的面前去。“现在,就以你的姿势为例,它说明你正想着自己弱的一面,我希望你做的是多想想自己强的一面,现在,照我所说的做,收腹挺胸!想象自己很强壮,相信自己会做得到。然后,真正去做,敢于去做,活得像个真正的男子汉。”

小丹佛斯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了。人们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已经85岁,仍然精力充沛、健康、有活力。他对人们讲的最后一句话是:“记住,要站得直挺挺的,像个大丈夫!”在心中为自己勾画出一幅清晰的蓝图十分重要,因为预定蓝图的好坏、强弱及你自己预想的成功或失败将会变成现实。

对世界最有贡献、最有价值的人,就是那些目光远大,且有先见之明的思考者。他们能运用智力和知识来为人类造福,把那些目光短浅、深受束缚和陷于迷信的人解救出来。

实际上,有很多想改变自己弱势的人,除了太多的唉声叹气以外,没有积极的思考的能力,不能为自己规划一幅思考的蓝图,并在这幅图画中增添新的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色彩,找到自己真正的成大事的力量。人只有具有了积极思考的能力,才可能有远大的希望,才会激发他们内在的智能,从而拥有光明的前途。

但是我们必须告诉那些试图成大事的人:仅有思考还是不够的,有了思考,同时还须有实现思考的坚强毅力和决心行动。如果徒有思考,而不能拿出力量来实现愿望,这也是不足取的。只有在实际的思考的同时辅之以艰苦的劳作、不断的努力,这样的思考才有巨大的价值。

像其他能力一样,思考的能力也可以被滥用或误用。如果一个人整天除了思考以外不做别的事情,他们把全部的精力花费在建造他们那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上,那就会弊害无穷。那些思考不仅劳人心思,而且耗费了那些不切实际思考者固有的天赋与才能。

“思考能够拯救一个人的命运。”当你处于消极状态的时候,用积极思考转换感觉、调整方向,是自我解脱的唯一方法。人生之禅:

一个人如果能靠积极的思考征服消极心态,对自我的成长将是大有益处的。成大事者的习惯是:宁肯在思考上费尽力气,也不能不加思考地去随意行事。

要把思考变成事实,全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有了思考以后,只要付以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将思考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