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道与人道
2648800000028

第28章 打破惯性,开发头脑创造力

思考决定着实践,意识是行为的基础。没有创新的思维意识,就不可能产生创新的任何作为。创新者往往是根据人生发展的需要,首先产生创造以前不曾有的事物或思想的动机,并在创造中表现出自己的意向、愿望和设想。这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产生的前提。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起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具有创新意识,实际上是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便是拥有了最新的知识,也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在新的时代,由于新旧事物更替速度倍增,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必须顺应形势的需要,对各种事物多用另一种眼光审视它,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

爱因斯坦曾经分析创造的机制:由于知识的继承性,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容易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概念世界,而当某一经验与这一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惊奇就会产生,问题也开始出现。而人们摆脱“惊奇”和消除疑问的愿望便构成了创新的最初冲动,因此,“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

这个“提出问题”的环节,对我们来说可能非常困难。也许你认为个人的观念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容易随各种环境、形势、条件等变化而变化,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相反,一旦某种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要改变或是放弃这种观念将是异常艰难的。因此在现今时代,新事物、新观点、新概念的出现是如此之多,更新又是如此之快,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受到“更新”的剧烈冲击。我们要接受别人的更新,就必须更新自己原有的东西;我们要挑战,要竞争,要胜利,就更需要更新自己原有的东西。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仅仅是在科学上,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项事业中获得成功,都必须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学会用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地培养。我们在接触事物、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敢于打破常规,从别人认为是荒诞的、离奇的、不可思议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大胆引进新的东西。

人生之禅:

只要我们有意识地积极锻炼自己多角度、多维度、多种类地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地扎根于我们的头脑之中,我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创新的眼光安排、设计人生的一切。

一个凭借习惯书写人生的人,永远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