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道与人道
2648800000004

第4章 怡然自得者心自安

中国禅宗的第二代祖师慧可,有一天对达摩说:“我的心里很不安,请老师为我安心。”

达摩说:“你把心拿出来,我替你安。”

慧可想了好一会儿说:“我已寻觅过了,可是找不出来。”

达摩说:“好,我已把你的心安好了。”

在这么一个简短的对话中,慧可豁然领悟到自心本来就是安和的,所有的不安是在生活上妄加挑剔、强作追求所造成的啊!唐朝香严智闲禅师,有一次考问弟子说:“有一个悟道的人,他口衔着树枝,脚无所踏,手无攀附,挂在千尺悬崖上。这时,忽然有一位求道者来问佛法大意是什么。如果开口回答,就要跌落深谷,丢掉性命;如果不回答,则违背出家人随时慈悲开示的本分。在这种情形下,他该怎么办?”当时在座的大众,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其中有一位叫招上座的学生便说:“老师,先别问他咬在树上怎么办,我倒想先问他为什么要上树去自寻烦恼?”

在反问的话里,招上座已经点出:人为什么要自讨苦吃,爬到危险的树枝上,用口咬着树枝,惊恐万状,凭空惹来那么多困扰呢?引申开来说就是,人为什么要为了名利地位而赴汤蹈火,惹起那么多的烦恼和不安呢?其实,人类是很会自寻烦恼的。我们明明知道别人不肯认输,却偏偏要别人投降,所以才有了战争;明知别人不一定会赞美自己,但却想尽办法要得到别人的青睐和赞誉,于是使生活陷于失望困顿之中。

招上座能够这样反问他的老师,表示他已经开悟,能从许多烦恼障和所知障中解脱出来,不再陷入虚幻与造作,自寻烦恼了,他懂得去过逍遥单纯的生活。

禅之心语:

香严智闲曾作一首偈子:子碎母啄,子觉母壳。子母俱忘,应缘不错。同道唱和,妙云独脚。

这首偈子是说,人就像小鸡的孵化一样,无需争论是小鸡自己啄破蛋壳,还是母鸡替它啄开,重要的是自己要从既有的防卫意识中解脱出来,醒觉过来。精神生活是不能掺杂挑剔的,更没有必要为自己寻求合理化、充面子、畏首畏尾。只有以平常心去生活,真正回归到纯真的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同道唱和,无人而不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