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265200000034

第34章 从平凡众生中脱颖而出(3)

释圆大师静静地听完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不一会儿,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些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

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喝温茶?”释圆笑而不语。

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啊。”

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又过了一会儿,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气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释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释圆这样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和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也和沏茶是同一个道理。就像沏茶的水温度不够,就不可能沏出散发诱人香味的茶水一样,你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处处得力、事事顺心自然很难。要想摆脱失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苦练内功,切不可心生浮躁。”

人生如茶,水温够了,时间够了,茶香自然会飘散出来。人生需要慢慢积淀,当时机成熟,风力充足,有了一定的能力才智作为本钱,定能一飞冲天。

正是:“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老老实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修禅应该怎样做呢?

修禅就是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穿衣、吃饭、洗脚、睡觉,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却很懒散。一天,陈蕃的父亲出远门去了。一位名叫薛勤的人来拜访陈蕃的父亲,正巧他父亲外出不在,陈蕃见客人来到,一边和他寒暄,一边随意地走近了陈蕃的书房。薛勤一进书房,吓了一大跳。屋子里不仅肮脏,空气也污浊。杂物、蜘蛛网、灰尘、垃圾到处都有。薛勤看了后,对陈蕃说:“年轻人,你为什么不打扫书房呢?”

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回答:“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的事情,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屋子呢?”陈蕃说得理直气壮,有些得意的神气。听着陈蕃理直气壮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干大事呢?于是薛勤对陈蕃说: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打扫干净,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能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本身就不简单;能把每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最关键的在于你是否甘心情愿地从小事做起,而不是空怀壮志凌云。大凡成功者都真正深有体会:成功是需要水滴石穿的精神的,而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千条大河归大海,各种小事都能结出硕果,其实,只要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就胜过一手遮天的青云直上。

有一位名叫光藏的青年,一心想成为佛教雕刻家,所以特地去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一些与佛像有关的常识,以便使自己的雕刻技艺更上一层楼。东云禅师见了他以后,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替自己到井边汲桶水。过了一会儿,东云禅师突然冲着光藏开口大骂,并要赶他出门。这时已时近黄昏,其他弟子很同情光藏,就请求师父留光藏在寺中住一宿,让他明天再走。

三更时分,光藏被叫醒去见东云禅师。禅师温和的对光藏说:“你也许不知道白天是我为什么骂你。我现在告诉你,佛像是被人膜拜的,雕刻的人需要有虔诚的心,才能雕刻出庄严的佛像。白天我看你汲水的时候,水溢出了桶外,虽然溢出的只是几滴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予的,而你却毫不在乎。像你这样不知惜福、轻易浪费的人,又怎能雕出传神的佛像呢?”光藏对禅师的训示颇为感动,虔敬不已。在一番反省之后,光藏决定做一名佛门弟子。若干年后,光藏终于成为一位雕刻技艺独树一帜的一代宗师。

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雕刻技术?禅师说,你要有一丝不苟的禅心才行,这其实正也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先将人做好了,才能讲修禅。佛其实是“人”的升华,如果,生活中的你还在幻想成佛,那就赶快行动,好好地做一个人吧。

做人难,难做人。是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做人,还是在人生的舞台上做出一个个高难度的杂耍技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世事怎样变化,多少沧海变为桑田,生活会将正确答案告诉你,时间能证明一切。做人、做事的道理虽然长篇累牍,并且都有其屹立不倒的理由和根据,但褪尽浮华,你会发现,做人之道其实只有四个字:规规矩矩。

修禅之道就在于,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做到了这两点,才算迈进了禅的门槛。

我们自己导演了人生的平庸

有些植物,种子种下去,发出的芽非常好,应该前途无量,但结果却长不大,枝叶并不茂盛,这是“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是虽然花叶扶疏,但没有结出果实来。

如果以这两句话来看自己的人生,大多可以说是“秀而不实”的。年轻时,想如何如何,最后得了结论,觉得自己是没办法做到的。个中原因,在于自己,无关他人。

自己的结果如何由自己决定。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参访行脚禅师。 

路上,宗圆因为不能忍受跋山涉水的疲劳困顿,所以几次三番地闹着要回去。 

道谦禅师于是安慰他说:“我们已经决心出来参学,而且也已经走出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半途放弃回去,实在是可惜啊。这样吧,从现在起,路上如果有我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为你代劳,但只有五件事我帮不上你的忙。” 

宗圆问:“哪五件事呢?” 

道谦禅师泰然自若地说:“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

道谦禅师的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宗圆终于有所领悟,从此再也不提行路辛苦之事了。 

人生中的成功都是由自己主动去做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念引导自己,总是被动地做事,那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个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个人实力并不如你。结果,这个运动员轻松地跑了个第一名。

后来,教练又让他参加了另外一个10人组的比赛,教练把其他人平时的成绩拿给他看,他发现别人的成绩并不如自己,他又轻松跑了个第一名。

再后来,这个运动员又参加了20人组的比赛,教练说,你只要战胜其中的一个人,你就会胜利。结果,比赛中,他紧跟着教练说的那个运动员,并在最后冲刺时,又取得了第一名。

后来他又一次参加比赛,赛前,关于其他运动员的情况,教练并没和他沟通过。在5人组的比赛中,他勉强拿了一个第一名;后来在10人组的比赛中,他滑到了第2名;20人小组的比赛中,他仅仅拿了一个第5名。

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次各个组的其他参赛运动员与他第一次参赛时队员的水平完全相同。

人与人之间能力与水平的差别不在于别人比你强多少,而是你自己认为自己应该处于什么位置,苗而不秀或秀而不实的结局都是自己造成的。

人生中不会永远有人告诉我们其他人的实力和能力,于是面对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我们要么开始茫然无措、妄自菲薄,主动地把自己“安排”到一个较低的位置上;要么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成为“儿时了了,大未必佳”之人。这也许是前进的路上许多人要走的一条路。即便自己曾经是一块金子,也会因为自己的原因逐渐黯然褪色为一块铁,甚至甘心堕落为一粒沙。

可以平凡但不要平庸,平庸是人生的悲剧,而我们自己往往是悲剧的导演。因此,千万不要走入苗而不秀与秀而不实的境地。

时不我待,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 一切事物都是迁逝不已的,有如川流。正如两千多年前,先圣孔子在河边说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水是不会有重归的,时间也不会重返,所以要珍惜时间。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对于这个谜,众说纷纭,一时之间很多人都捉摸不透。

直到有一天,一名叫查第格的智者猜中了。他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抠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那么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时间是生命;对于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时间是资本;对于无聊的人来说,时间是债务;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财富,是资本,是命运,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

一年春天的某个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喜鹊就来到了猫头鹰先生的家门口,欢快地叫着:“猫头鹰先生,快起来,借着早晨明媚的阳光,练习我们的捕食本领,不要再睡懒觉了。”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身体一动不动地蜷屈在窝里,懒懒地说了声:“是谁呀?这么早就上这儿来瞎叫,我还没有睡醒呢!啥时练不行,我还得再睡一会儿。”喜鹊听了这话,只好独自锻炼去了。

到中午,喜鹊又来了,一看猫头鹰虽然醒了,但还是在床上躺着,喜鹊刚要说话,猫头鹰抢着说:“天还长着呢,练什么呢,赶趟,趁早还是休息的好。”喜鹊说:“已经不早了,都到中午了,你该捕食锻炼了。”可是猫头鹰还是不动。

太阳落山之前,喜鹊又飞到猫头鹰家,看见猫头鹰刚刚起床洗脸,就对他说:“天要黑了,我要休息了,你怎么才洗脸啊。”猫头鹰说:“我就这习惯,晚上饿了我才开始捕食。”喜鹊说:“这么晚了你还能捕到什么食。”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了,猫头鹰拍打着翅膀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累得筋疲力尽,什么食物也没捕到,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也哇哇地乱叫,声音非常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