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医护理学
2654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中医护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传统中医学医护界定并不明确,但其理论和方法都蕴藏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之中。近年来,由于医学发展趋势的需要和护理工作独立性的自身要求,使得护理学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此形势下,中医护理的概念或轮廓日益突出。护理学专业学生也迫切需要学习一些中医护理学的理论知识,以丰富其知识结构并在护理工作中能够运用简、便、验、廉的中医护理技术。

本教材使用对象为高级护理专业学生,所以力求传达更多的中医护理信息,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该教材按中医护理学基本理论、中医护理评估和方法技能、中医临床护理三篇设计。护理理论和护理技能方法力求简明扼要、实用,注重“三基”,如一般护理、情志护理、针灸护理、推拿护理、用药护理等。药物护理方面侧重于中成药的使用,并对药物外用的护理结合临床做了一些介绍。临床护理部分结合中医优势病种选择了一些常见病,目的在于通过这些疾病的讲解,使学生熟悉中医护理的特点并掌握一些中医护理技能。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编者也融合了一些现代护理理念,更利于学生参考性理解。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教材在一些知识点编写了相关的知识链接作为尝试,但愿得到读者认可。

本书由黄涛、朱宏建担任主编,王利群、章涵担任副主编。第一章由黄涛编写,绪论、第四章第五节、第六章、第十一章和附录由朱宏建编写,第二章、第三章由牛琳编写,第四章第一节至第四节由郭晓娜编写,第五章、第十二章由章涵编写,第七章第一节至第五节由张静编写,第七章第六节至第八节、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由王利群编写,第八章、第九章由杨娟编写,全书由主编统稿。

《中医护理学》教材的编写还处于尝试和不断完善的阶段,本教材参编人员虽努力工作,但因水平有限,仍难免有不足甚或错误之处,真诚期冀各院校师生多提宝贵意见。为了适应医学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医学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我国护理学专业人才,郑州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了医学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妇产科护理学》由全国12所高等院校的专业人员共同编写完成,可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护理专业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及临床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

本教材以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大纲》为基准,以整体护理为导论,护理程序为框架,以够用、实用、好用为原则,以简明、新颖、清晰、严谨为风格进行编写。编者在总结历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高职高专护理教学实际出发,广泛参考有关资料,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订。编写过程体现了“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力求使此教材为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专业技能方面起促进作用。

本教材共分24章。按照绪论,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正常妊娠及分娩妇女的护理,异常妊娠及分娩妇女的护理,妇科病人的护理,妇女保健及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及妇产科诊疗手术病人的护理之顺序组织内容,内容编排力求重点突出,语言精炼,贴近教学实际,可操作性强。

本教材以护理程序贯穿于始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其编写体例采用每章开头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便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章节结构以“疾病概述”和“疾病护理”为模块,简化医疗知识,加大有关疾病护理的内容,突出护理特色;难点内容图例丰富,对较复杂的概念、过程进行生动图解;将相关法律知识融入护理学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章节中间穿插具有小专题性质的“知识小贴士”、“相关链接”栏目,以关注学科中某些热门进展、已经具有临床价值的新技术及新理论,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新知识;章末附有思考与练习,以巩固学习内容。

本书由刘延锦、单伟颖担任主编,陈晓珍、任太芬、崔英华、张连琴担任副主编。第一章由刘延锦、张连琴编写,第二章由徐芳编写,第三章由靳晶编写,第四章、第五章由陈晓珍编写,第六章、第七章、第十章由曹卫红编写,第八章由史艳萍编写,第九章由余安汇编写,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由钟琳编写,第十三章由谈玲芳编写,第十四章由郭灿芳编写,第十五章由崔英华编写,第十六章、第十八章由单伟颖、李秀英编写,第十七章由缪雪阳编写,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由任太芬编写,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由崔英华编写,第二十四章由胡云霞编写。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护理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参考借鉴了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有关教材及专著,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鉴于护理学发展较快,本教材虽经多次修改和审校,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书中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恳切希望使用本教材的师生、读者和同仁谅察并惠正。

黄涛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