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医护理学
2654000000023

第23章 药物内服法的护理

中药内服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途径,护理人员作为临床一线的工作人员,除应做好一般护理工作外,还应与患者交谈,耐心向患者介绍有关用药知识,包括所用药物性能、剂量、适应证、禁忌证、服药反应等,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一、解表类药

(1)解表类药药物宜温服,服后再喝热开水、热稀粥以助药力。

(2)服后立即卧床休息,并根据季节如冬天加盖厚棉被或用热水袋保温,夏天加盖毛巾被或添加衣服。夏季应注意空气流通,以防室内闷热,避开对流风;冬季服热粥或葱白、姜汤等以助药力。

(3)应取患者遍体微汗为佳,用干毛巾擦干汗液,更换衬衣,但应谨防当风受凉。若汗出不止,可用温粉(骨、煅牡蛎、生黄芪各9g,粳米30g,共研细末布包)扑之。发汗后应注意避风防止复感,对年老体弱患者应慎用,严防汗过而致虚脱、厥逆等证。

(4)服药期间详细观察患者有无汗出、汗出多少、汗液性质及其面色、肢温、脉象的变化,了解症候是否减轻及有无伴随症状等,并做好记录。

二、清热类药

(1)病室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可根据病情选用物理降温等方法配合药物使用。

(2)清热类药宜凉服用或微温服,大多属苦寒,易伤阳气,脾胃虚寒者及孕妇禁用或慎用。中病即止,以免久服损伤脾胃。

(3)服药期间宜采用清补之类膳食,忌用辛辣、油腻之品。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热程度、汗出情况、有无神志改变等方面。

三、和解类药

(1)因高热、寒热往来,应随时调节病室温度,患者发冷时加盖衣被,发热时降低室温。

(2)服调和肝脾药期间,要加强情志护理。

(3)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及辛辣之品。

四、泻下类药

(1)此类药宜白天空腹服用。服药前向患者解释服峻下药后,可能出现剧烈腹痛、腹泻或恶心呕吐等反应,以解除其顾虑。

(2)服药后应卧床休息,观察脉象、呼吸、血压及神色等变化,有无腹痛、恶心呕吐、出汗、心悸气促等症状,并对大便的性状做记录。

(3)若患者服药后腹痛剧烈,泻泄不止或腹泻不多但呕吐频繁、大汗淋漓,心慌气短,面色苍白,脉微细小或结或代,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即采取应急措施。

(4)因其苦寒,易伤胃气,故应以邪去为度。饮食上,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给予糯米粥、小米粥等以养胃止泻。

五、温里类药

(1)温里类药多辛温香燥,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2)温中祛寒药一般药力缓,见效时间长,应嘱咐病人要坚持服药;温经散寒药服药后,应注意防寒保暖,尤以四肢及腹部切忌受凉;回阳救逆药可通过鼻饲法给药,同时密切观察汗液、神志、面色、脉象等变化。

(3)服药中若出现咽喉肿痛、舌红、咽干等证时,为虚火上炎,应及时停药。

(4)服药期间,宜进温热饮食,忌食生冷寒凉、厚腻硬固之物。

六、补益类药的服法及护理

(1)补益药宜饭前空腹服用,以利药物吸收。

(2)补益药易使胃气壅滞,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3)服药期间,如遇外感,则当停服补益之品,先解表而后再服补益。

(4)补益类药见效缓慢,应鼓励病人坚持用药。

(5)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之品。

七、安神类药

(1)病室宜安静,消除紧张、激动情绪,睡前半小时服用安神类药。

(2)安神类药多为金石之品、治标之剂,质重而碍胃,故只宜暂用,不可久服。

(3)观察患者睡眠情况及时间,饮食以清淡、平和为宜,忌食辛辣、肥甘、酒、茶等刺激品。

八、涌吐类药

(1)本类药物药性峻烈且有毒性,副作用较大,应严格掌握剂量,多用于体质较壮的患者,而对年老、体弱、幼儿、孕妇不宜使用。使用时,当注意用量,一般可采用小量渐增的方法。

(2)服药前可让患者用宽布条或长毛巾紧束脘腹,服药后10~20min不吐时,可用清洁毛刷或手指轻轻触及咽喉部或多饮温水以助药力。吐后松解束带。如引起呕恶不止者,根据所用药物进行处理:如若用藜芦呕吐不止者,以葱白汤解之。

(3)药后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肢温、脉象、血压情况以及脘腹伴随症状,同时要注意呕吐物的性质、量、色、味并做记录,必要时留取标本送验。

(4)吐后当休息,不宜马上进食。禁忌油腻、煎炸及质硬不易消化之食物,宜饮米粥或红枣汤等流食,以养胃气。

九、驱虫类药

(1)此类部分药物具有相当大的毒性,应用时必须注意剂量,以免损伤正气,而剂量不足时又达不到驱虫目的,因此小儿用药时应根据其体重、年龄而遣药;在发热或腹痛较剧时,暂时不宜使用。孕妇、老弱患者均应慎用。

(2)宜空腹服用,使药力较易作用于虫体;适量服用一些泻下药物,以助排除虫体。

(3)服药后观察病情变化,如患者有右上腹疼痛甚则绞痛,大汗、恶心呕吐,或吐出虫等情况应高度重视胆道蛔虫症的发生。如患者恶心呕吐、腹痛、口有粪味,但无排便时应注意肠梗阻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酌情处理。观察大便内有无虫体排出,并于服药二三十日之后,连续三日留便检查虫卵。若仍有虫卵者,一个月后再服驱虫药,直至无虫卵。若为绦虫症应检查大便内有无头节;若为绦虫症,应检查大便内有无头节;若头节未排出来,需再次服用。

(4)本类药物易损伤脾胃,可服人参健脾丸、保和丸之类调理脾胃。饮食宜清淡而营养,应少量多次温服。